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改变了区域的自然状况,并且对城市水文效应、水资源需求及城市水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显著。因此,开展城市水资源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60年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祁连山区的大通河上游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均显著增加,同时在冰川消融50%、冻土退化、源头797km2沼泽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年径流深以6.0mm/(10a)趋势增长;基流分割表明,径流突变以来基流总量和占比均增加,8月基流量由谷值转变为峰值,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增加;采用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对径流增量进行驱动因素定量分析,径流突变之后相对于基准期而言,年径流深变化+33.6mm,其中降水影响+18.3mm,潜在蒸散发变化影响-3.0mm,冰川融化对径流增量的影响至多为+10.0mm,剩余项+8.3mm为冻土退化和误差项的综合影响。由于各要素影响机制、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未来水文情势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黄河流域划发为唐乃亥以上、唐乃亥-兰州、兰州以上、兰州-头道拐、头道拐以上、头道拐-龙门、龙门三门峡、三门峡-花园口、花园口以上、花园口以下及全流域共11个区域,分析了黄河流域1950年以来降雨径流关系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十分复杂,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表现在不同区域甚至同一区域降水量、径流量数峰谷值出现不同步以及变化幅度不大相同等方面。而且197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黄河流域降雨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黄河中游表现在同样降雨条件下径流量偏少,例如花园口以上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分别减少7.6%和4.1%。  相似文献   

4.
文中根据蓄满产流模型,从降雨径流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了寒冷地区降雨径流的转换式系和计算方法,分析发现,寒冷地区受冻土蓄水调节影响,降雨径流滞后作用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田河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江苏水利》2013,(9):34-35
以溧阳市丘陵山区中田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该流域2007~2011年降雨径流实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月降雨径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月降雨径流关系为非线性关系,且降雨径流相关关系良好,相关关系为0.90。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流域降雨产流模型,分析降雨强度及相关因素与径流、洪水的关系,从而确定洪峰流量及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省江淮山丘区观测系列较长且具有代表性的31处水文测站(包括水库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和测站以上流域同期降水量资料,对各单站次降雨径流关系特性及影响降雨径流关系的几个要素进行了分析,为便于应用,对单站分析成果作了地区综合,并据此提出了我省江淮山丘区汛期,非汛期次降雨径流关系。  相似文献   

8.
降雨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雨径流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即不同时期降雨径流关系有无显著差异是一个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西省榆社县云簇水库降雨径流系列为例,进行了降雨径流特性的分析,内容包括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的特性分析、年径流系数的变化过程分析、秩和检验、回归方程的差异分析等。得出云簇水库在1979年以前与以后,虽年径流深、年径流系数有差异,但降雨径流关系并无明显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忻州市不同水文下垫面降雨径流关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川径流是降水与水文下垫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同量级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下,不同的水文下垫面条件,其产流机理是截然不同的,甚至会差异很大。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各类水文下垫面代表站降雨径流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其产流机理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雷 《吉林水利》2011,(1):45-47
河川径流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综合影响的产物,降雨与径流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流域内水资源量的多寡.根据克里雅河流域基本控制站50多年的降雨、径流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统计相关方法[1],分析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得出克里雅河流域受全球气温升高因素影响,冰川融水加速,冰川厚度减少,降雨量变化趋势在加强.径流补给源发生变化,径流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SWMM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剖析,证明其对城市雨洪形成过程的描述是符合迄今为止人们对城市产汇流规律的认知的。采用的产流分析方法以水文学为基础,汇流分析方法以水力学为基础,其物理概念清晰。包含的参数大多具有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但有些参数之间存在互补性或相依性,这就要求在率定这些参数时应设法减少"异参同效"的影响。汇水区出口的雨洪过程的复合采用同时刻叠加的方法,表明来自不同部分洪水的相互干扰是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水电开发活动对河流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建立分期展布的河道径流可变区间核算方法,其中河道径流包括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最大洪流,并以西藏拉萨河为例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拉萨河河道最小生态需水和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分别为29.5~328.3 m3/s和95.1~1 673.4 m3/s。与河道最小生态需水约束相比,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使得拉萨河年调节型水电开发的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从60.2%下降到18.7%。指出对于径流丰枯特征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在平衡径流季节分布的过程中,应该受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尤其是枯水期最大洪流约束下河道径流量的可增加空间。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降雨径流对城市内涝和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原因,提出了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分别从控源截污、暴雨径流污染控制、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和完善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了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对策,为区域洪灾预防和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高原的降水量微弱减少与蒸发量持续上升,使若尔盖高原径流量与储水量逐年降低,直接减少了若尔盖高原的湿地面积和对黄河上游径流量的补给。基于红原、若尔盖和玛曲站的气象数据和7个水文站的径流量数据(1981-2011年),并对数据序列进行插补与计算,获得若尔盖高原的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而计算储水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向黄河年均补水(67. 08±14. 90)×108m3,并以0. 48×108m3/a速率持续减少。降水量每减少1 mm将导致黑河与白河的年径流量分别减少0. 02×108和0. 05×108m3。蒸发量每增加1 mm将导致黑河与白河的年径流量分别减少0. 12×108和0. 27×108m3。1981-2011年若尔盖高原的年均储水量为(59. 30±18. 69)×108m3,其年均递减速率为0. 49×108m3/a。本研究有助于认识若尔盖高原对于黄河上游水资源保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多场次降雨条件下覆沙坡面的径流产沙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控坡面进行多场次降雨试验,对覆沙坡面的产流产沙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揭示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风水复合侵蚀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覆沙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远大于裸坡,相对延迟了5.3~11.2倍,多场次降雨条件下,产流时间显著提前。首场降雨下,覆沙厚度为1cm,当雨强由1mm/min增加到1.5mm/min,覆沙坡面径流量、产沙量分别增加了0.87倍、0.85倍;雨强为1.5mm/min时,当覆沙厚度由0.5cm增加到1cm,首场降雨的径流量、产沙量分别减小了9.6%、12%。相对于裸坡,覆沙坡面产沙量较大,产沙过程较剧烈,首场降雨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0%以上,是裸坡的8.9~10.8倍,但在多场次降雨条件下,产沙量显著减小,并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坡面覆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侵蚀,可为揭示风蚀沉积物对水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吐鲁番及周边地区6个典型气象站和煤窑沟、阿拉沟2个流域水文站的1960-2012年实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法和Pettitt变点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0-2012年,吐鲁番及周边地区的年降水量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阿拉沟出山径流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煤窑沟出山径流量上升趋势不明显;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均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日照时数与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樱桃河畔具代表性的滨岸带地域,在模拟降雨过程中,设置不同坡度,不同坡长及植被条件下的对比实验。得出最优方案:坡度约为8°±0.5°,被冬青覆盖的河滨带在宽度为4~5 m时,对降雨径流的污染削减效果最佳。此时模拟地表径流平均入水质状况为,进水水质:ρ(COD)=154.7 mg/L、ρ(TP)=0.55 mg/L、ρ(NH3-N)=1.19 mg/L,出水水质:ρ(COD)=77.38 mg/L、ρ(TP)=0.29 mg/L、ρ(NH3-N)=0.69 mg/L;削减率分别为49.98%,47.27%,41.61%。试验结果为提高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城市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和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特别是流域分布式暴雨—径流模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该模型模拟水文过程的峰现时间普遍存在滞后现象,如何提高分布式暴雨—径流模型模拟峰现时间精度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雨强落至不同坡度下垫面上的单元坡面汇流过程曲线,在霍顿汇流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水面线方程,改进了霍顿汇流模型,从而为修正流域分布式暴雨—径流模型,进一步模拟水文过程并为比较准确预报峰现时间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松华坝水源地径流与泥沙变化规律分析。利用松华坝水源保护区1982-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采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估算出该流域多年水土保持林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按不同坡度进行分类。通过双方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径流含沙量与水土保持林覆盖度呈指数关系,水土保持林覆盖度越高,径流含沙量越低。本文采用扣除负功能法对水土保持林计算森林实际贮水能力,由此得出松华坝地区水土保持林平均年实际贮水量为1.1344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