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热作模具钢H13的性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本试验将表面机械研磨(SMA)处理与等离子渗硼相结合。通过显微金相技术、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技术(SEM)、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以及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技术(GDOS)分别对H13钢渗硼后的渗层厚度、表面相组成以及元素逐层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650℃×3h等离子渗硼处理后,纳米化表面便有F02B相出现,次表面为扩散层,总渗入深度为30μm左右;在700℃×3h条件下,出现了F02B和FeB的双相组织。而对于原始表面,在650℃×3h处理后表面没有任何硼化物出现,只产生了一定的扩散层。最终提出了表面纳米化之后实施低温渗硼的新型工艺。  相似文献   

2.
H13钢渗硼层热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ddeholm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及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研究了H13钢渗硼层在3000周次的热疲劳试验后,渗层形貌和相组成的变化,以及0-3000周次的热循环过程中,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并与未渗硼试样进行对比.分析了渗硼层热疲劳裂纹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渗硼层所具有的高强度和好的热稳定性,改变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的方式和热疲劳裂纹的形貌,提高了H13钢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喷丸预处理的H13钢低温等离子体渗硼试样的耐铝合金热熔损的性能.结果表明,经喷丸预处理的H13钢试样在590℃等离子渗硼2 h后,表面获得高硬度的硼化物层,其硬度值达10 GPa,厚度约为2 μm.通过动态热熔损实验,发现低温渗硼试样耐铝合金热熔损性能明显优于原始试样,并且当熔损时间较短时其耐热熔损效果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渗硼层形成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纳米化处理后的热作模具钢H13和低碳钢在600 ℃分别进行4 h、6 h、8 h的等离子渗硼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分别对试样的表面相组成和截面变形层硼化物形貌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00 ℃离子渗硼过程中形成铁硼化合物的气压临界值约为400 Pa,渗硼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硼化物层的形成,但硼化物的生成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热作模具钢H13的性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本试验将表面机械研磨(SMA)处理与等离子渗硼相结合.通过显微金相技术、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技术(SEM)、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以及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技术(GDOS)分别对H13钢渗硼后的渗层厚度、表面相组成以及元素逐层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650℃×3h等离子渗硼处理后,纳米化表面便有Fe2B相出现,次表面为扩散层,总渗入深度为30μm左右;在700℃×3h条件下,出现了Fe2B和FeB的双相组织.而对于原始表面,在650℃×3h处理后表面没有任何硼化物出现,只产生了一定的扩散层.最终提出了表面纳米化之后实施低温渗硼的新型工艺.  相似文献   

6.
钢的低温稀土渗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出了能实现低温稀土渗硼膏剂;探讨了45钢低温硼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低温渗硼层仍呈梳齿状,在渗硼层前沿没有如高温渗硼那样的晶粒粗大的伪共析或过共析组织的过渡区,而只有一个相对较窄的富碳区;低温渗硼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较高温渗硼层有所提高,而其脆性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强化H13钢铸铝压铸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H13钢铸铝压铸模普遍存在的抗热腐蚀能力差、强度低等问题,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H13钢基体上制备了Al2O3和Al2O3-TiO2两种硬质涂层。以喷涂电流、喷涂电压、喷涂距离为试验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采用MH-6型显微硬度仪和HSR-2M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质量,通过对显微硬度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涂层显微硬度的主次因素和显著因素,优化了喷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Al2O3-TiO2涂层的硬度982.0 HV,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41~0.45,磨损量平均为0.89~0.93 mg;Al2O3涂层的硬度1446.2 HV,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32~0.35,磨损量平均为0.58~0.62 mg。Al2O3涂层的性能较好,优化工艺参数为:电流为600 A,电压为65 V,喷涂距离为110 mm,预热温度为200℃。  相似文献   

8.
45钢低温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45钢低温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氏温渗硼层通常呈针状,在渗硼层前沿没有如高温渗硼那样的晶粒粗大的伪共析或过共析组织的过渡区,而只有一个相对较窄的富碳区,低温渗硼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较高温渗硼层有所提高,而其脆性却有所降低。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块粒状硼化物层,其耐磨性低于针状渗硼层,而其耐蚀性却优于针状渗硼层。  相似文献   

9.
预渗处理对H13钢盐浴多元共渗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H13钢为基材,通过对比含预渗处理和不含预渗处理的稀土-N-C-S-V-Nb多元共渗复合表面强化工艺的处理结果,发现即使预渗温度和时间不同,也是经过预渗处理的渗层样品表层所含的碳、氮化物比未预渗的渗层样品多,其渗层厚度达100~120μm,组织致密且呈弥散分布,硬度比未预渗样品高,而且与基体的结合程度也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H13钢低温化学热处理渗层热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Thesiliconnitride(Si3N4)issuitableforapplicationsasprotectivecoatingsduetoitshighhardness,superiorchemicalstabilityandmechanicalpropertiesathightemperature,suchasresistanceagainsthotshockandhotfatigue.TheSi3N4filmsweremainlyproducedb…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在自约束条件下,表面脱碳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脱碳层试样表面开裂严重,表层硬度急剧下降,热疲劳损伤因子大大高于半脱碳和无脱碳的试样.说明脱碳造成材料表层含碳量减少,强度降低,使热疲劳时产生的交变热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引起往复塑性变形,逐渐造成损伤累积,从而导致钢的热疲劳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对WH530钢进行焊接试验并着重于埋弧焊试验,其接头的力学、弯曲、-50℃冲击性能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不添加中间层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激光熔覆工艺在低碳钢表面获得均匀、无裂纹、Ti含量超过99%的镀Ti层,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分析了镀Ti层内的温度场和应变场.结合实验和模拟结果、相图和EDS分析,发现熔覆过程中镀Ti层和基体间形成可能由TiFe、共晶金属间化合物(TiFe+β-Ti)和少量α-Ti组成的界面层,该界面层具有本征脆性,极易形成裂纹,且此裂纹无法消除;镀Ti层内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脆性温度区内产生的拉伸应变超过了金属的临界塑形.可通过减少线能量而减少裂纹驱动力,从而消除镀Ti层内的裂纹,获得均匀、无裂纹的镀Ti层.  相似文献   

15.
回火温度对Mn系低碳贝氏体钢的低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Mn系低碳贝氏体钢(LCMB)组织及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显微组织分析表明,LCMB钢的轧态组织以贝氏体板条为主,经460℃回火2 h后,部分贝氏体板条开始粗化,经600℃回火2 h后,出现准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并观察到少量铁素体再结晶现象.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LCMB钢板经460℃回火2 h后达到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屈服强度保持在725 MPa,-40℃Charpy冲击功A_(KV)为146 J.冲击断口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形貌,韧脆转变温度由轧态的-18℃降低至-48℃.EBSD和TEM分析表明,低温韧性的改善是由于在同火过程中贝氏体板条的同复引起的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及有效晶粒尺寸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不锈钢氧化皮常温快速清洗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林 《腐蚀与防护》2006,27(6):297-298,319
研制了一种用于不锈钢表面氧化皮常温快速清洗的新型除锈液,使用该清洗液清洗工艺流程简单、效果显著、污染少,适用于快速作业。配方由磷酸、氧化剂、氢氟酸、柠檬酸、硝酸、乙醇等组成。  相似文献   

17.
碳钢渗硅层组织中孔隙的形成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碳钢渗硅组织中孔隙形成原因的有关理论;采用金相、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探针和离子质谱分析等方法,测定渗硅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并探讨孔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实验证明,渗硅层中孔的形成,除了铁硅互扩散的柯肯达尔效应之外;是渗硅时催渗剂-卤化物对钢腐蚀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低碳钢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发生的温度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Gleebloe15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低碳钢不同温度下变形后自动落入水中的淬火实验,组织分析表明铁素体的组织形态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变形后冷却过程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确定实验条件下应变诱导相变发生的上限温度为830℃左右,利用喷水淬火法试样冷却速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确定低碳钢变形后抑制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为400℃/s,并采用此方法确定了应变诱导相变的上限温度,结合实验结果对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机制及发生的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45钢上等离子喷焊Co-Cr结合层的组织结构SCIE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等离子喷焊Co-Cr合金与45钢间结合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结合层由异相复合和单相(脱碳)两个亚层组成。异相复合亚层很薄,只有几个微米,它由非晶和微晶以及少量分布不均的Cr-Fe复合碳化物组成,硬度较高(HV>500);脱碳亚层-单相薄层是由于基材次表层中碳向液态金属扩散所致;喷焊特征层包括铸造技晶亚层(较厚)和细晶粒亚层。  相似文献   

20.
在Incoloy825/16MnR复合板焊接过程中,选用HlCr24Nil3作为过渡层焊丝,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拉伸强度、主要化学元素在焊缝中的扩散程度及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过渡层焊缝焊接性能优良,焊缝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