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N,N-亚甲基双丙締酰胺和二乙浠三胺为原料,制备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将NH2-HBP应用在绵羊服装革复鞣工艺中,研究NH2-HBP作为复鞣剂对复鞣后的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其对染色工序中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2-HBP作为复鞣剂被应用到绵羊服装革复鞣工艺中,坯革的增厚率提髙了0.85%,收缩温度提高了4.5℃,抗张强度提高了35.54%,撕裂强度提高了47.31%,同时皮革上染率提高了5.06%。  相似文献   

2.
就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 3.5~3.6、HET用量3%、铬鞣剂用量4%,所得坯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部位差小,收缩温度达95℃。HET的加入可改善坯革粒面细致性,提高初鞣pH。在该结合鞣工艺中,铬鞣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50%,废鞣液铬含量降低至130 mg/L,较常规铬鞣减少84%,坯革中六价铬含量仅为0.45 mg/kg;经复鞣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满足鞋面革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改性淀粉与杨梅栲胶配伍复鞣绵羊蓝湿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复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改性淀粉用量为1.0%,杨梅栲胶鞣制起始pH为4.5,杨梅栲胶鞣制结束pH为4.0,杨梅栲胶用量为5%,鞣制时间为8h.复鞣后坯革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淀粉与杨梅栲胶配伍复鞣对坯革的柔软性没有明显贡献,坯革的强度和韧性与其他复鞣剂复鞣坯革相当.  相似文献   

4.
将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用于少铬鞣制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铬铝结合鞣制、鞣剂的用量及鞣革工艺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从坯革的收缩温度、废鞣液铬含量和坯革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铬铝结合鞣的影响。结果表明:HET的用量对废鞣液铬含量影响效果明显;采用最佳铬铝结合鞣工艺可节约铬鞣剂44%,废鞣液中铬含量在500mg/L以下。鞣制的革坯柔软丰满,经复鞣加脂后,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满足鞋面革要求;成革中六价铬小于3.0mg/kg。  相似文献   

5.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备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将NH_2—HBP应用在绵羊服装革染色工艺中,研究其用量对皮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皮革黑色染料的用量为2%的工艺条件下,将用量为0.6%的NH_2—HBP在甲酸固色之后加入,染料的上染率提高了5.41%,达到99.97%,皮样的耐干、湿擦牢度分别提高0.5级和1级,皮样的粒面颜色明显变深,同时NH_2—HBP的加入可以改善坯革的增厚率和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T112)在山羊皮无盐小浸酸铬鞣工序中的应用,以蓝湿革的收缩温度、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了鞣制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鞣制工艺为T112用量2.0%,T112鞣制结束pH值为3.5,铬粉用量3.0%。采用最佳鞣制工艺鞣制后蓝湿革收缩温度达到106.0℃,废液中Cr2O3含量降至176.2mg/L,复鞣后,坯革的抗张强度达15.8N/mm2,撕裂强度为59.3N/mm,断裂伸长率为76.5%,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山羊服装用革行业标准,并且坯革的柔软度可达4.4m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T112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的分散性能,同时未破坏胶原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阻燃性铬鞣黄牛家具革的研发中,选用2种常见的磷系阻燃剂CU003与TX01,分别在复鞣、加脂工序中加入,研究这2种阻燃剂加入的最佳工序设置、最佳工艺条件及最佳用量,并对各工艺方案所得坯革进行物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加脂工序中加入阻燃剂的坯革的阻燃效果,远优于复鞣工序中加入阻燃剂的效果。随着阻燃剂CU003用量的增加,皮革的阻燃效果会随之增强,尤其能大大缩短有焰燃烧时间,但用量达到一定量后,其阻燃效果没有明显改善。阻燃剂TX01用量的增加对有焰燃烧时间影响不大,但可显著缩短无焰燃烧时间,同样地,当用量达到一定量以后,无焰燃烧时间也不会继续降低。在6种复配用量及用量比中,当CU003∶TX01=10%∶20%时,阻燃效率最高,且对皮革的基本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坯革表面静态接触角大小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新型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防水剂(PCFBA)整理山羊蓝湿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坯革纤维分散状况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是PCFBA用量为6%,防水处理时间为60 min,浴液温度为30℃。处理后坯革粒面和肉面静态接触角分别为131°和138°,并具有良好的耐干洗性能。SEM分析及物性检测也表明PCFBA处理后坯革纤维分散及柔软性更好,且对坯革物理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端氨基PAMAM树枝状化合物捕获皮革中游离甲醛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二乙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发散法合成了外围为4个和8个氨基的两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化合物(dendri-PAMAM(NH2)4和dendri-PAMAM(NH2)8),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这种树枝状化合物作为一种游离甲醛捕获剂应用于皮革和生产工序中,试验结果表明:当该甲醛捕获剂加入量为2%时,可将革样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减少50%以上,而且在后续染色加油处理中,可改善坯革对染料和加脂剂的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阴、阳离子型铬鞣剂结合鞣制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一种两步法无盐浸酸的铬鞣工艺。先用2%(以灰皮质量计)的不浸酸铬鞣剂SF-1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及酸液处理,再用4%的AB铬粉对坯革进行常规铬鞣。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在总铬粉用量均为6%的条件下,两步法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为1 020.3mg/L,低于常规浸酸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3 160.2mg/L,且鞣制后坯革中铬的分布更加均匀。两步法铬鞣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并优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两步铬鞣的坯革粒面平细,纤维分散程度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1.
选用改性戊二醛GTW45、脂肪醛PF、双氰胺RS以及三聚氰胺AR对绵羊蓝湿革进行复鞣,通过考察复鞣后革坯的收缩温度、填充增厚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游离甲醛含量,对复鞣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上复鞣剂的补充鞣制作用不明显,收缩温度提升有限;三聚氰胺AR有很好的填充增厚作用,增厚率为69.64%;改性戊二醛GTW45有很好的增强作用,经其复鞣后革坯的撕裂强度可达57.37 N/mm,抗张强度可达9.10 N/mm2;以上复鞣剂复鞣后革坯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均较高(100 mg/kg),脂肪醛PF复鞣后的甲醛含量最高,达228.99 mg/kg。要安全使用以上复鞣剂,需注意甲醛的控制和去除。  相似文献   

12.
针对锆-铝-钛配合鞣剂在黄牛鞋面革制备过程中的浸酸及不浸酸鞣制工艺进行研究,先对不同预处理材料进行筛选,然后设计正交试验对鞣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佳不浸酸鞣制工艺为酚类合成鞣剂预处理用量为2%,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12%,提碱终点p H值为4.3-4.5,提碱后升高温度至45℃,转动时间为3 h;最佳浸酸鞣制工艺为戊二醛预处理用量为2%,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10%,初始液比为90%,提碱后升温至40℃,提碱终点p H为4.2-4.3。两种最佳鞣制工艺所得坯革革身柔软丰满,颜色均匀,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接近铬鞣革,并且鞣制废液不含铬,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鞣制废液中COD和色度等污染物含量都大幅度降低,具有显著的清洁优势。其中不浸酸鞣制工艺的清洁性能最优,所得鞣制废液中氯离子含量降低98%,仅为270 mg/L;浸酸鞣制工艺的鞣革性能更优,所得坯革可达91℃,耐撕裂性能还稍优于铬鞣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BA栲胶与ZE噁唑烷结合鞣制技术,通过对山羊酸皮鞣制的研究,单因素试验确定结合鞣的最适宜用量为:5%BA和3%ZE。ZE补充鞣制的工艺条件为:鞣制结束后pH值提至7.0,鞣制温度为40℃,鞣制后的坯革收缩温度达到90℃。针对噁唑烷鞣剂在鞣制过程中释放甲醛的特点,在ZE鞣制结束后增加氧化工序,再加入1.5%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做甲醛捕获剂,降低皮革中甲醛的含量,可将游离甲醛含量从133.99mg/kg降至36.18mg/kg,游离甲醛去除率达到73%。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鞣的乙醛酸助鞣工艺进行研究,先确定乙醛酸的加入时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坯革的收缩温度、感官性能和鞣制废液中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浸酸终点pH、乙醛酸用量、鞣剂用量及提碱终点pH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乙醛酸助鞣工艺。结果表明:乙醛酸具有良好的助鞣作用,可以提高白湿革的收缩温度,改善白湿革的感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浸酸终点pH为2.6~2.8,乙醛酸用量为0.5%,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25%,提碱终点pH为3.9~4.1。该工艺所制备的白湿革的收缩温度超过87℃,并且白湿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与铬鞣革不相上下。此外,鞣制废液中COD含量相较于常规铬鞣工艺降低了40%,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锆-铝-钛鞣黄牛鞋面革湿态染整工艺,首先研究了锆-铝-钛配合鞣剂的复鞣用量,然后以增厚率、得革率及柔软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填充及加脂材料的种类、用量及配伍方案进行优化,最后对各个优化方案进行组装,综合考察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感官性能,得出最佳的锆-铝-钛鞣黄牛鞋面革湿态染整工艺。研究表明,复鞣时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2%,填充时氨基树脂鞣剂用量为2%、丙烯酸聚合物鞣剂用量为6%、植物鞣剂用量为7%、合成鞣剂用量为6%,加脂时卵磷脂加脂剂用量为2%、羊毛脂加脂剂用量为2%、合成油加脂剂用量为3%、蓖麻油加脂剂用量为3%,该工艺所得坯革得革率高、增厚率大、柔软度好,收缩温度超过93℃,感官性能良好,坯革物理机械性能满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将3%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4结合不同用量的回收铬液应用于牛皮二层鞋面革大生产复鞣工序,对鞣后废液Cr2O3含量、CODCr、BOD5,坯革的收缩温度、柔软度、力学性能和综合手感进行检测与评价,对中和染色加脂后坯革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KR-T114分别结合12%回收铬液、20%回收铬液对二层蓝湿皮进行复鞣后,坯革收缩温度均达到100℃以上,抗张强度提高且柔软度与常规铬鞣革相当;3%KR-T114结合12%回收铬液复鞣后废液中的Cr2O3含量可降至640.7 mg/L,且CODCr、BOD5值均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KR-T114有利于皮纤维的分散。  相似文献   

17.
就改性戊二醛鞣前预处理对锆-铝-钛配合鞣剂鞣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改性戊二醛用量、浸酸p H对鞣剂吸收率、坯革收缩温度及物理感官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组织学方法观察改性戊二醛预处理对鞣后坯革胶原纤维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戊二醛预处理可提升鞣剂鞣革性能,并且促进鞣剂的吸收。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浸酸p H值2.5、改性戊二醛用量1.5%、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20%。该工艺所得坯革收缩温度可达94℃,鞣剂吸收率为88%,经湿态染整及干态整饰后,坯革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铁-锆-铝鞣黄牛鞋面革的复鞣工艺进行研究,以坯革收缩温度、增厚率及得革率为评价指标,对复鞣剂的种类、用量及配伍方案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铁-锆-铝配合鞣剂用量为4%,丙烯酸聚合物鞣剂用量为6%,氨基树脂鞣剂用量为4%,植物鞣剂用量为7%,该复鞣工艺所得坯革得革率高、增厚率大,收缩温度超过92℃,坯革感官性能良好,并且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葛菁萍  王莉丽  平文祥 《食品科学》2009,30(22):290-29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硫菌发酵液中2- 羟基联苯(2-HBP)的含量。以Delta-PakTM C18 (300A,3.9mm× 1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7:3,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用紫外检测器在260nm 处检测2-HBP。结果显示2-HBP 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为2.6min,线性范围为0~80mg/L,利用该方法测得HDBRS-1 菌株发酵液中,2-HBP 的生成量为6.11m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环保无铬鞣剂F-90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并对预鞣的坯革进行无盐浸酸试验,使浴液的p H值降至2.5~3.0,然后加入铬鞣剂进行结合鞣制,并与铬鞣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F-90用量≥4%时,预鞣的坯革不发生膨胀;在F-90用量为4%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随着铬鞣剂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与铬鞣制相比,当铬鞣剂用量相同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提高,鞣制废液、水洗废液和中和废液中Cr_2O_3含量均降低,纤维分散程度增大,粒面细致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能提高。这种基于F-90预鞣的无盐浸酸铬鞣制技术思路是一种清洁化的少铬鞣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无盐浸酸鞣制、降低了废液中铬含量,而且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蓝湿革,该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