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染》2019,(20)
采用离子液体BmimCl/DMSO混合体系对羊毛进行整理,以改善其亲水性能。通过SEM观察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羊毛纤维结晶度的变化,采用MIT测试了处理前后羊毛的机械性能损伤。结果表明:经过BmimCl/DMSO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部分鳞片层被剥除,纤维内部致密的二硫键交联网络和氢键结构被破坏,羊毛纤维的亲水性有较大提升,羊毛纱线的断裂延伸率明显提高。此外,用新诺伦中性红和酸性普拉红对处理前后的羊毛分别进行恒温染色。结果显示,由于经BmimCl/DMSO处理后羊毛纤维鳞片层被破坏,促进了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使羊毛染色性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对羊毛织物进行辐射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微波辐射处理后采用兰纳素活性染料和派拉丁1:1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在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的染色吸附和扩散性能后,发现处理后纤维上染速率和染色扩散系数提高.微波处理破坏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使羊毛的初始染色壁障被打破,染料容易从染浴向纤维内扩散.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辐射处理的羊毛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紫外线辐射处理羊毛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的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处理使羊毛纤维鳞片表层的胱氨酸氧化 ,二硫键断裂。未处理和经紫外线处理 6 0min的羊毛 ,分别在不同温度 4 5℃ ,5 0℃ ,5 5℃和 6 0℃染色。实验显示 ,处理后的纤维上染速率提高 ,染色K S值增加 ,表明紫外线辐射处理改善了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此外 ,在研究了处理前后纤维的染色吸附和扩散性能后 ,发现处理后纤维染色扩散系数提高 ,染色吸附性能不变。紫外线处理破坏了羊毛纤维鳞片表层二硫键形成的致密的网状结构 ,使羊毛的初始染色壁障被打破 ,染料容易从染浴向纤维内扩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拉伸率羊毛(0,30%,50%)及甲酸处理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测试其染色性能,发现其上染率大小依次为:甲酸处理羊毛拉伸率50%羊毛拉伸率30%羊毛未处理羊毛。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羊毛纤维的细胞间质(CMC)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拉伸后羊毛纤维鳞片层中细胞间质的总厚度变窄,细胞间质中δ层的染色深度下降,整个细胞间质的完整性被破坏,甲酸处理后有些鳞片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随着鳞片的脱落已基本不存在,皮质细胞间质中δ层出现间断。经实验验证:上染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为羊毛纤维表面类脂阻碍层的减少;羊毛纤维细胞间质结构的改变促使染料向内部渗透的有效表面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声波和双氧水处理改善羊毛染色性能的可行性。采用双氧水、超声波及二者联合作用处理羊毛织物,对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形貌,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及其染色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过双氧水或超声波的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被破坏,羊毛纤维表面接触角降低。对处理前后的羊毛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面不管是酸性染料还是活性染料,处理织物的上染速率增加,最终得色量也明显增加,尤其是双氧水和超声波先后联合处理过的织物可明显提高得色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处理羊毛纤维,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测试技术,以及通过对羊毛纤维断裂强度和毛效的测试,分析超声波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羊毛纤维后,羊毛表面发生刻蚀反应,鳞片层中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受到损伤,断裂强度降低不甚明显,同时润湿性能明显提高,并且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对角蛋白具有溶解能力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通过研究不同时间预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及其弱酸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可以发现:羊毛纤维经过离子液体处理后,表层鳞片遭到破坏,染色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鳞片破坏程度加深,上染率及上染速率都得到提高,可以实现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对羊毛纤维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对角蛋白具有溶解能力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通过研究不同时间预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及其弱酸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可以发现:羊毛纤维经过离子液体处理后,表层鳞片遭到破坏,染色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鳞片破坏程度加深,上染率及上染速率都得到提高,可以实现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9.
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染色压力对羊毛结构和亲水性能的影响,分别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对单纤线密度为7.4 tex的毛条进行处理,测量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表观形貌、结晶度和亲水性能,分析引起羊毛亲水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染色压力的增大,羊毛纤维的鳞片层破坏程度加剧,结晶度降低。当染色压力为0.52 MPa时,其亲水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和壳聚糖联合整理羊毛织物,测定整理前后羊毛织物的接触角、表观色深K/S值及上染率,分析联合整理对羊毛润湿性和染色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整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与其他不同组合的整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羊毛表面鳞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使纤维表面粗糙;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增加,使更多的壳聚糖沉积在纤维表面;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壳聚糖联合整理大大改善了羊毛织物的润湿性能和染色性能.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的中等分子质量壳聚糖整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羊毛纤维去鳞片层后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的结晶度、纤维表面摩擦因数与力学性能,并与未经脱鳞片层处理羊毛纤维对比,分析羊毛纤维去鳞片层后纤维的物理性能。研究表明,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的分子结构保持不变,而纤维的结晶度、纤维表面摩擦因数与断裂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断裂伸长率却有所上升。测试结果表明:脱鳞片层后的羊毛纤维不仅保持了较好的可纺性性能,且在纤维间抱和力方面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毛织物毡缩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处理前后毛织物毡缩性能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声波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通过接触角测试,研究了处理前后织物润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可明显改善毛织物的毡缩性能,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剥落,织物润湿性能稍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羊毛纤维的润湿性能,实现羊毛纤维功能化的需要,讨论水浴超声波、超声波与渗透剂共浴、渗透剂浸渍3种预处理对羊毛纤维润湿性的影响。运用单纤维动态接触角张力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润湿性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种方式预处理后精纺呢绒的润湿性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采用超声波与渗透剂共浴处理的精纺呢绒,润湿性改善最为明显;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羊毛纤维,在其鳞片层表面产生了刻蚀效果或鳞片层局部出现了剥离。  相似文献   

14.
氦气/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氦气和氧气分别为载体和反应气体,对羊毛织物进行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测定处理前后羊毛织物的润湿时间和表观色深K/S值,利用SEM和FTIR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粗糙度增加,纤维表面羟基等极性基团有所增加,从而使织物吸湿性和染色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6%KOH正丁醇溶液处理羊毛纤维,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时间羊毛纤维的鳞片形态变化情况,测试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细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研究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羊毛表面鳞片腐蚀效果明显,处理8.5h的羊毛纤维鳞片出现剥落现象;纤维的力学性能无明显破坏;纤维平均细度减小趋势显著.因此用KOH正丁醇溶液细化羊毛纤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羊毛纤维结构的影响,分别测试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碱溶解度、表面组成、结晶度以及处理液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纤维表面及内部结构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处理后羊毛纤维的损伤程度整体提高。FTIR测试表明,其表面鳞片层中的胱氨酸被进一步氧化成为磺基丙氨酸;XRD测试则显示,纤维结晶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处理液氨基酸分析则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的细胞间质也有破坏作用,导致溶液中的高硫蛋白和高酪氨酸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去除羊毛鳞片,以消除羊毛织物对人体的刺痒感,采用高锰酸钾-蛋白酶法对羊毛粗纱进行改性处理,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与羊毛的鳞片层发生氧化反应,使鳞片得到适度降解,再加上蛋白酶的协同作用,加快了鳞片层的蛋白质肽键的水解,从而达到良好的剥鳞效果,降低了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及纤维的细度,同时也减少了染色壁障,使低温染色成为可能。选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羊毛纤维进行了表观形态、力学性能、红外性能和热重测试等客观表征分析,确定了最佳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碱性蛋白酶法羊毛改性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减量剥鳞的加工新手段,改性后羊毛粗纱的线密度由15.2 tex减小到14.7 tex,提高了粗纱羊毛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羊毛织物在穿着时受外力摩擦作用易起毛起球的现象,采用可产生单分散小尺寸微粒的电雾化技术整理羊毛织物。实验选用常见的环保型整理剂过氧化氢和壳聚糖溶液,探究整理剂类型、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雾化整理前后羊毛织物和纤维表面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电雾化处理壳聚糖溶液产生的微粒对羊毛纤维表面起到了包裹作用,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最高提升1级以上;电雾化处理过氧化氢溶液对羊毛纤维表面鳞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可提升0.5级以上;电雾化处理过氧化氢和壳聚糖溶液对羊毛织物协同整理较长时间(如240 min),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人发及羊毛等角蛋白纤维经拉伸细化处理后,其表面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其他理化性能等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文中通过溴阿尔瓦登(Herbig)反应现象系统的研究了拉伸细化处理后人发纤维鳞片层的完整性和未定形回缩后鳞片层的回复状态,比较了拉伸细化处理对人发纤维改性作用的不同,从而探讨人发纤维拉伸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拉伸细化对人发纤维的鳞片表层有较大的改性,拉伸率越高,对纤维改性越大,拉伸并定形后,人发纤维鳞片层改性程度更大;同时还发现鳞片表层和表层以下的鳞片层部分对拉伸处理的反应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拉伸不定形回缩后纤维鳞片层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曹红梅  胡志良 《印染》2021,(11):34-37+40
采用柠檬酸钠和乙醇钠复配成稀碱,并将其用于羊毛织物的预处理。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稀碱质量浓度0.6 g/L,在45℃处理40 min。对稀碱预处理前后的羊毛进行表征,发现处理后羊毛鳞片层边缘有轻微钝化现象,但结晶结构基本没有改变。氨基酸分析显示水解反应主要发生在羊毛的鳞片层。与高温直接染色相比,稀碱预处理后再低温染色的羊毛,织物表面得色量有明显提升,断裂强力损伤变大,但总体强力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耐皂洗色牢度提高了0.5级,耐光色牢度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