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的窗框材料,分析了材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应用现状,利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准住宅模型,经过反复的调整模型参数,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针对木框、铝合金窗框、断热型铝合金框、PVC塑钢这四种窗框材料,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筛选出节能效果最优的窗框材料。以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单层Low-e玻璃、双层Low-e玻璃6种不同的的玻璃材料为研究对象,当窗户的朝向与窗墙比的大小不同时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好;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差,为以后住宅建筑窗户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地区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建筑空调能耗模拟的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建筑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包括朝向、窗墙比、外窗类型、外墙外保温及外窗外遮阳,最终发现外窗使用镀反射膜双层中空玻璃,外墙使用70mm EPS保温板的节能措施较难实现成都住宅建筑节能65%目标,需辅以其他节能手段。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筑的窗墙面积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近年来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窗墙面积比超过4.0.5条的规定值是允许的,但当窗墙面积比超过规定值时,应首先考虑减小窗户(含阳台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其次可考虑减小外墙的传热系数。本文基于此,对民用住宅建筑施工中窗墙面积比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4.
曹青  冀兆良 《制冷》2007,26(4):74-77
本文利用居住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分析了窗墙面积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通过对一典型实际住宅的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朝向夏季日照情况、窗墙比以及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DeST-h软件对兰州地区一栋住宅楼进行了全年采暖能耗逐时模拟,研究外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窗墙比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朝向房间的全年累计负荷指标随窗墙比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外窗传热系数的相对节能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DeST软件对广州某普通办公楼8种类型外窗在不同遮阳措施条件下的空调冷负荷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增加浅色窗帘遮阳,并更换原建筑外窗普通6mm单层玻璃为镀Low-e膜中空玻璃(低透型)或中空玻璃后,节能率可分别达到13.9%和10.4%,节能效果显著。这对广州地区普通办公楼外窗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地区建筑气候特点,指出重庆地区使用低辐射Low-e玻璃的合理性.以普通5mm白玻璃为基准,利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分析了重庆地区住宅建筑采用不同低透Low-e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节能方案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传热系数K和遮阳系数SC对空调全年负荷的影响,并从25个节能防案中得出较理想的K值和SC值组合的低透Low-e玻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深圳地区居住建筑的外窗(包括构造形式、外遮阳设施、窗墙比、外窗可开启面积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值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根据调研的结果,采用WINDOWS5.2对几种常用外窗和节能外窗的性能参数(包括传热系数U-值、太阳辐射得热系数SHGC、可见光透过率VT等)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上述模拟结果利用DOE-2对实际调研建筑进行能耗分析.最后根据能耗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深圳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外窗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玻璃形式与规格、窗框型材、开启方式与密封形式对单层隔声窗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形式对平开窗的计权隔声量影响较小,但低频共振现象存在显著差异;单层窗在低频段隔声效果基本相近,对200Hz~2 000 Hz频段,真空玻璃、夹胶中空玻璃形式窗隔声性能相对最好;塑钢窗的隔声性能稍好于断桥铝型材窗,且二者皆显著优于普通铝合金窗;增大窗框型材厚度可有效提升整体隔声性能;平开窗隔声性能显著优于推拉窗,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中高频段吻合效应的严重程度;而采用包覆式密封条对提升推拉窗隔声量有一定效果。以上结论可为降噪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维稳态传热,运用CFD软件对添加相变储能材料夹层CaCl_2·6H_2O的玻璃窗(以下简称双层玻璃相变窗)与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中空窗进行了空调房间能耗对比的数值仿真,其中使用焓法模型来求解双层玻璃相变窗中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通过对3种玻璃窗的传热特性比较分析,得出了双层玻璃相变窗具有5 h温度延迟时间,1.36%的温度衰减因子,63.63%的节能率,在调节室内空调负荷以及室温的稳定控制方面具有优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隔声窗的特点,分析了常用玻璃的隔声性能,通过隔声窗的隔声性能试验,分析了玻璃形式及规格、窗框型材、开启方式、密封形式、双层窗间距等对隔声窗隔声性能的影响,从而对隔声窗的整体隔声性能进行了分析,为既有住宅建筑隔声窗改造及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风隔声窗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新型通风隔声窗的设计方案,用于代替原有建筑外窗,不仅保留了窗户的通风、采光性能,而且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临街建筑室内的影响.所设计的产品经测试,双层中空玻璃通风隔声窗A计权隔声量为32.0dB,单层中空玻璃通风隔声窗的A计权隔声量为24.4dB.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同类型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大窗墙比的玻璃幕墙建筑,采用BIN法对天津市某油轮客运大厦进行全年能耗模拟和运行费用分析,并结合不同玻璃幕墙的价格进行了空调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揭示出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对空调系统的能耗影响很大,选用热工性能优良的玻璃作为幕墙材料对节能、环保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调研了四川省泸州地区住宅外窗节能设计现状,就建筑外窗的玻璃,窗框以及遮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案例计算,对泸州地区住宅外窗节能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杰  陈洋  蔡乐刚 《声学技术》2018,37(4):344-349
通过试验研究玻璃构造形式与规格、开启方式与密封形式、双层窗间距及窗框型材对双层窗隔声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玻璃构造形式与规格对双层窗的计权隔声量影响较小,其空气声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相近,低频共振频率主要出现在160~250 Hz范围;外平开/内推拉形式双层窗的隔声性能与双平开形式双层窗相当,均显著优于双推拉形式双层窗,且推拉窗采用包覆式密封条替换普通毛条,对提升外平开/内推拉形式双层窗的隔声量有一定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当两层窗之间的间距大于90 mm时,双层窗构件的计权隔声量相近,隔声性能优于间距为80 mm的双层窗。  相似文献   

16.
空调供暖的能耗是居住建筑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围护结构特别是窗户对建筑使用阶段的空调供暖能耗影响很大。本文采用能耗软件对不同类型的玻璃条件下北京、上海、广州和都江堰四个地区的居住建筑空调供暖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类型和热工参数对居住建筑空调供暖能耗的影响很大,玻璃内表面发射率对能耗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气候区居住建筑设计时应着重关注不同的玻璃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选取重庆渝西农村民居建筑的典型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能耗模拟软件De ST-h对给定建筑4个能耗影响因子3种水平进行正交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利用极差的大小评价各因数对指标值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因素、各水平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外窗的主效应显著(显著性P=0.035,P0.05),对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窗墙比次之(显著性P=0.054,0.05P0.1),对建筑能耗有一定的影响,而外墙和屋面的影响则较小,即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外窗窗墙比外墙屋面。经分析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其建筑能耗模拟结果与基准建筑比较,综合节能率可高达39.8%。  相似文献   

18.
渗水、玻璃振裂、界面观感差、铝材氧化是目前房屋窗户比较突出的质量问题,通过制定对镱、加以实施,改进铝合金窗框与墙体连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建筑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热湿负荷,而窗户作为三大围护结构中热工性能最差的构件,其对室内热负荷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当存在太阳辐射时会直接影响室内热舒适性。搭建空气源热泵对流-辐射联合供暖系统测试台,并在大窗墙比的情况下增设保温材料设置等效墙的形式,研究了窗墙比对冬季不同供暖模式下室内热舒适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源热泵供水温度一定时,地板辐射末端供暖比风机盘管末端具有更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垂直温度梯度较小并且能耗相对较少;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随着窗墙比的增加,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下室内温度波动减小,能耗增加,PMV值变化在热舒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建筑空调能耗构成分析及相应节能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晓峰  麦粤帮  刘金平 《制冷》2006,25(2):83-86
减少建筑空调能耗可从两个方面考虑:通过减小窗墙比、改善窗户结构,控制新风量等方法减少空调冷负荷,可使整个系统能耗减少约20%;采取冷水机组变水温运行、水泵变频运行等措施提高主要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电耗,可使整个系统能耗减少1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