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2020年哈尔滨市冬季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室外PM10和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文中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气象因素对PM2.5和PM10污染物的影响。得出冬季室外颗粒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并且不同地点的颗粒物浓度相差较大,绿地PM2.5、PM10浓度最低,PM2.5、PM10受室外气象因素的影响,与温度及太阳辐射呈负相关。经研究发现,室外颗粒物浓度在不同地点相差很大,并且温度与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大,风速与其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筑室内外热湿环境测试的部分实测数据,借助数理统计知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建筑开窗面积的不同水平对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该因素对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
近年来以PM2.5为代表的颗粒物污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很多的研究大都集中质量浓度上,而且针对颗粒物的观测采样也重点放在市中心区,本文将目光放在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上,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为采样点,利用日本加野麦克斯3887D型尘埃粒子计数器观测了生活区和风景区的颗粒物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生活区和风景区中,不同层次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处于同一个量级,只是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生活区中,直径较小(直径为0.3μm、0.5μm、1μm)的粒子数浓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后减,而直径偏大(直径为3.0μm、5.0μm)的粒子其数浓度分布特征则恰好相反。在风景区,随着颗粒物直径的增大,颗粒物数浓度随高度减小的趋势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监测,针对不同车间的棉尘颗粒物的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清花,梳棉及细纱车间的平均总颗粒物浓度分别为3.65 mg/m 3、2.87 mg/m 3、1.75 mg/m 3,均大于棉尘接触限值.由前纺工艺至后纺工艺,总颗粒物浓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清花车间总颗粒物浓度是细纱车间浓度的2.08...  相似文献   

5.
6.
路琛  张祥  邱玲  高天  聂帅 《中国园林》2020,36(8):113-118
通过2017年4月—2018年3月连续监测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5种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内的空气颗粒物总量(TSP)、PM10、PM2.5的浓度以及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探究时间、气象和植被结构等因子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监测日期和时间对PM2.5、PM10、TSP浓度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监测期内PM2.5、PM10和TSP在7月份最低,12月达到峰值;2)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2.5、PM10及SP浓度均有极显著影响;在微风条件下,温度和风速与空气颗粒物PM2.5、PM10和TSP的浓度呈负相关,湿度与其呈正相关。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粗颗粒物对于气象因素的响应大于细颗粒物;3)5种不同校园绿地植被结构类型对PM2.5、PM10、TSP浓度的削减作用在统计学上虽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植被结构的绿地对空气颗粒物均有一定滞留能力,...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颗粒物各粒径段浓度数据处理以及耦合通风空调系统,得到了新风对颗粒物计数浓度的贡献率和客室内贡献率公式.进而分析了动车组车厢内的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以及新风、客室内对颗粒物计数浓度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客室内颗粒物主要由PM1.0组成;颗粒物粒径越小,新风贡献率越大,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加大,新风贡献率逐渐减小,客室内贡献率逐渐增大.该研究结果对解决动车组车厢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控制问题、提高车厢环境空气质量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西湖风景区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节假日与非节假日公园内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浓度与游客量、气象因子、植物群落类型的相关性,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探究花港观鱼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节假日特征,为城市公园的科学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浓度有明显的节假日效应。宏观方面,杭州主城区元旦节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是PM_(2.5)和PM_(10),节日期间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2±41.51μg.m~(-3)、155±64.86μg.m~(-3),分别是非节日的1.6倍、1.7倍。杭州主城各区受节日影响较大的是余杭区、萧山区和下城区。中观方面,花港观鱼公园节日期间PM_(2.5)和PM_(10)有波峰现象且振幅剧烈呈锯齿状;非节日期间午后出现波谷,上下振幅较小,其影响因子特征表现为:节日期间游客量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相关性较高,游客游览观光活动对PM_(10)的贡献率更大;气象因子对PM_(10)的影响比PM_(2.5)显著。微观方面,公园内3种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绿地的PM_(2.5)浓度表现为:密林纯林草坪。  相似文献   

10.
深入了解室内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66户上海住宅进行了室内降尘采集,对PAEs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室内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浓度与3种典型PAEs浓度分布的关联性,揭示了环境参数对PAEs浓度分布的相乘交互作用和影响。结果显示:温度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呈显著负相关性,湿度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呈显著负相关性;将温度、颗粒物浓度作为混淆因素调整后,湿度和DEHP呈显著正相关性;在低温和低湿度条件下,颗粒物浓度与DEHP、高分子量PAEs(HMW-PAEs)、总PAEs(TPAEs)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温度和颗粒物浓度对DEHP浓度分布存在正向相乘交互作用。因此,室内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浓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PAEs浓度分布,PAEs浓度的变化是由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究不同住所室内颗粒物PM_(2.5)的浓度水平随室外颗粒物及室内污染源的变化规律,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北京城区4户居民住宅、2个学生宿舍和1户农村住宅的室内PM_(1.0)、PM_(2.5)及PM_(10)浓度、室外PM_(2.5)浓度及室内外温湿度变化进行了逐时测试,并对测试分析结果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①城市住户室内污染源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程度为:吸烟烹饪清洁。农户污染源对室内PM_(2.5)的影响顺序为:燃煤燃烧薪柴吸烟清洁人员活动。②当住所门窗关闭室外雾霾开始或结束后,室内PM_(2.5)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均延迟于室外PM_(2.5)的变化。③城市住宅与学生宿舍的平均I/O小于1,农村住户的平均I/O大于1,且不同住所之间的I/O差异性显著(P0.05)。④住户相对湿度在10%~50%时(冬季采暖),室内颗粒物PM_(1.0)/PM_(2.5)及PM_(2.5)/PM_(10)的比值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室内细颗粒PM_(2.5)的主要占比为细微颗粒物PM_(1.0);住户相对湿度在50%~80%时(秋季实测),室内颗粒物PM_(1.0)、PM_(2.5)和PM_(10)平均浓度随相对湿度增加而下降。⑥Spearman相关分析得到室内外温差与室内PM_(10)浓度和PM_(2.5)浓度呈现显著性负相关,与室内PM_(1.0)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研究成果可为室内颗粒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改善住所环境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07,(9):27-27
建筑的主体朝阳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外窗可开启的面积,不应小于外墙总面积的12%。昨天,市规划委和市王童委联合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编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效预测近壁热源上方的颗粒物浓度,有助于利用热羽流贴附效应改善悬浮颗粒状况及减少有害沉积。为此,采用Grimm 1.109系列粉尘监测器对近壁热源上方的PM_(10)、PM_(2.5)和PM_1质量浓度进行了24 h实验监测,并利用实验数据对既有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密闭室内近壁热源上方颗粒物无因次浓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密闭室内近壁热源上方PM_(10)、PM_(2.5)和PM_1的无因次浓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一普通办公楼及甲级办公楼办公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建筑室外颗粒物污染严重;普通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污染严重,甲级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浓度较低;甲级办公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I/O比值较普通办公楼小;两办公楼室内、外的PM2.5污染均较PMIO污染频繁;室内人和物的剧烈活动、吸烟等活动会造成严重的室内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15.
王森  李恩正  薛登高  邱玲  高天 《园林》2022,(12):129-134
大气污染是中国城市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场地尺度的污染防治面临巨大压力。一些研究认为城市绿地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有部分研究提出了质疑,认为绿地植被加剧了空气污染。鉴于结论的不一致性,选择西安地区公园绿地丹枫园和紧邻的开敞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分析,采用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对距道路不同水平距离的颗粒物浓度和气象因子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监测,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温度、气压、湿度和风速对PM2.5和PM10浓度均有显著影响,湿度和风速对颗粒物的影响存在阈值,湿度阈值为70%,风速阈值为1.8 m·s-1,颗粒物浓度随着湿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升高,湿度和风速超过阈值时,颗粒物浓度逐渐降低,但广场风速超过阈值时,广场PM10浓度继续升高。(2)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呈“峰谷型”,6点至8点,19点至24点颗粒物浓度较高,样地内颗粒物浓度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升高,绿地内颗粒物浓度低于广场。10点至18点颗粒物浓度较低,颗粒物浓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绿地内颗粒物浓度高于广场。(3)对比硬质广场,绿地能有效削弱颗粒物浓度峰值和PM10浓度。结果表明绿地主要通过影响绿地风速和湿...  相似文献   

16.
选取哈尔滨某住宅,监测室内(以客厅为主要研究对象)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人员活动情况,分析外窗渗透、外窗渗透+厨房炊事条件下客厅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室内细颗粒物质量浓度预测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实测结果表明:总体上客厅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均低于室外,且客厅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制一种电化学作用改变蒙脱石软岩颗粒物膨胀性的试验装置,在该装置上对蒸馏水、NaCl溶液和NaCl电解液浓度及电位梯度等对蒙脱石软岩颗粒物在其中的沉降与沉降稳定后的体积膨胀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场的作用可以改变蒙脱石软岩颗粒物在蒸馏水电解液中的沉降速度,但不能改变其沉降稳定后的体积膨胀性。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软岩颗粒物在其中的沉降速度加快,并且沉降稳定后的岩样体积膨胀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呈负指数规律衰减。当岩样颗粒物在NaCl溶液中沉降稳定后,加电位梯度为0.5 V/cm的电场,会使稳定后的岩样体积再次减小。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再次稳定后的岩样体积膨胀率仍随电解液浓度的增大呈负指数规律减小。电位梯度为0.5 V/cm的电场能为加速黏土矿物颗粒物的沉降和抑制其沉降稳定后的体积膨胀性的电动现象提供足够的电势差。在电位梯度为0.5 V/cm的电场作用后,再提高电位梯度,对改变岩样沉降稳定后的体积膨胀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大,作用于岩样的电流强度增强,试验系统的温度升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电解液浓度降低,电流强度呈负指数规律衰减,温度也随之降低。在直流电场作用过程中,电化学系统发生了电极和电解反应,蒙脱石软岩颗粒物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在阳极区域的pH值降低,呈酸性;在阴极区域的pH值升高,呈碱性。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示踪气体衰减法,对不同开口面积下的自然置换通风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室内温度场和CO2浓度场,分别比较自然置换通风过程中不同开口面积的温度效率以及CO2浓度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当排风口面积一定时,自然置换通风的温度效率与进风口面积呈单调递增关系。并且,室内CO2浓度衰减速率随着进风口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针对推拉半开窗,推拉落地窗,内开平开窗,内开上悬窗和内开下悬窗五种不同开启方式的窗户,对衡阳市典型住宅内的甲醛散发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窗户开启方式下室内甲醛浓度的排放速率和浓度分布,分析得到采用内开平开窗方式的甲醛排放效果最为理想,且窗户的开启角度与室内甲醛排放速率呈正相关.住宅装修时选用开启面积较大的平开窗,定期将门窗最大角度开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与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