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的鞣革性能,考察了影响其鞣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氧基在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可以促进双环氧基与胶原侧链胺基发生交联反应而产生鞣性;其鞣制效果受鞣剂分子的链长、用量、pH值、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叔胺类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鞣制效果,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提高到80℃以上。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鞣制可以得到收缩温度接近85℃、柔软洁白的皮革,且其整体的感官性能和戊二醛鞣革相近。  相似文献   

2.
聚氧乙烯烷基醚琥珀酸酯磺酸钠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EO加成数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琥珀酸酯磺酸钠系列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去污、发泡、润湿、乳化等表面活性.结果表明:EO加成数为3~9时,适合作洗涤剂、发泡剂和润湿剂;EO加成数≥9时,适合作乳化剂.  相似文献   

3.
来自国外的匀染剂LN应用性能很好,与其特殊的结构组成有关。通过元素分析、结构分析(IR、UV、NMR)、分子量测定(VPO)、气相色谱分析及经典化学分析,对LN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鉴定,证实其主要成份为醚醇型聚氧乙烯加成物。结构为:ROR'O(CH2CH2O)n或ROR'OR″O(EO)nH(R、R'、R″为不同碳数的脂肪链;n为环氧乙烷加成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双烷基聚氧烷烯醚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的钠化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钠化物的醚化反应。讨论了钠化和醚化反应中的温度、时间、原料摩尔比和催化剂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α-ω含氢含氟硅油(FPHS)、烯丙基环氧基聚醚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聚醚氟硅表面活性剂(FPES),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FPES硅氢加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FPES的表面张力、发泡力、耐酸碱盐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FPES硅氢加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Si—H)∶n(C C)=1∶1.07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0.005%(以铂计,对单体质量)。FPE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4 g/L,表面张力(γcmc)为21.73 m N/m,质量分数为0.1%的FPES发泡力为1.17,5 min稳泡性为0.40,FPES水溶液的耐酸碱盐化学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并流沉淀法合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发现Mg/Al/Dy,Mg/Al/Co,Mg/Al/Ce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合成聚氧乙烯醚辛酸酯具有较高的活性,所合成的乙氧基化产品的分子量分布指数都达到85%以上,明显高于KOH催化的酯醚分子量分布指数,副产物PEG、游离的起始剂含量较低,产品色泽、气味明显好于KOH工艺所得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印染助剂中。  相似文献   

7.
预处理对不浸酸鞣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 C- 2 0 0 0铬鞣剂的不浸酸鞣革柔软性欠佳和颜色略深等问题 ,进行不浸酸鞣前预处理 ,以期达到优化工艺 ,使不浸酸鞣法适应生产不同性能革的要求。试验中采用对比的方法 ,在不浸酸鞣前 ,用 H2 O2 、Na2 SO4、Na2 S2 O3 和不同用量的丙烯酸树脂预处理 ,分析和对比了成革的柔软性、铬含量分布及物理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 :几种预处理方法均能使成革的颜色浅淡 ,机械强度略有降低 ;无水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预处理 ,能提高成革的柔软性 ,对边腹部填充 ,使之紧实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 ,使成革中铬含量分布均匀性变差 ,但能增加铬的吸收率等。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预氧化聚丙烯腈(POPAN)纤维的纯纺短纤单纱织物,规避POPAN长丝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缺陷,采用上浆的方式来解决纯POPAN短纤经纱的织造难题,提高其可织性,通过织造来生产纯POPAN短纤单纱织物。选用聚氧乙烯(PEO)作为浆料,研究PEO相对分子质量对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性能的影响,探索浆液黏度、黏附力、浆膜性能、浆纱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毛羽降低率及退浆效率随PEO相对分子质量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PEO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助于提高其上浆性能,改善纯POPAN短纤经纱的可织性。从PEO的黏度特性、黏附性、退浆性、浆膜及浆纱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用于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的PEO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05 ~1.5 ×105 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9.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 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 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相似文献   

10.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发生共价结合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并加入Fe3O4磁流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成功合成了大孔Ferrofluid-GMA-MBAA共聚物载体(FGM)。通过调节磁流体和交联剂用量,可调节载体比表面积,孔径以及溶胀性能。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偶联于GMA含量20%,磁流体含量4%,交联剂含量40%的共聚物载体4FGM (40),制成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其表观酶活高达546.23±2.33 U/g。讨论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在最适条件(55 ℃,pH 8.0)下,固定化酶的表观酶活回收率为90.45%;连续使用15次活性仍接近初始值的60%;固定化酶在4 ℃保存30 d,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周宏湘 《丝绸》1989,(8):30-32
扼要介绍了国外对环氧化合物处理的真丝绸染色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有环氧化合物处理的真丝绸的印染性能;真丝绸用环氧化合物同时改性和染色。  相似文献   

12.
厚皮香属热带野生山茶科植物,皮含鞣质高达25—30%,厚皮香鞣质属缩合类。厚皮香树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蓄积量最大,开发厚皮香鞣料制造栲胶有着实际的经济意义。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新品种厚皮香栲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鞣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厚皮香栲胶的渗透速度略慢于杨梅、荆树皮栲胶,而远比落叶松栲胶快。2.厚皮香栲胶鞣革的Ts大于85℃;鞣制系数大于60%,在对比试验中大于杨梅、落叶松栲胶,与荆树皮栲胶接近。3.厘皮香栲胶鞣革坚实。丰满、弹性好,得革率大,革色呈棕红。4.厚皮香栲陂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与荆树皮、杨梅锥胶比较接近。综合这些结果。可以认为厚皮香栲胶是一种比较优良的栲胶,值得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为固化剂、N,N-二甲基苄胺(BDMA)为催化剂,采用变温红外法对环氧大豆油(ESO)的固化进行研究,通过自催化模型拟合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固化环氧大豆油为两阶段反应,其中引发阶段的活化能大于循环阶段活化能,引发阶段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总级数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固化条件对固化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固化剂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固化产物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增大;断裂伸长率和最大热分解温度受催化剂影响更大,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固化产物韧性降低,最大热分解温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杨振声  王炳帅 《纺织学报》2022,43(3):103-109
针对烯丙基聚烷氧基环氧醚中存在催化剂和钾钠离子含量高,导致制备的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反应活性差的问题,研究了在无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烯丙基聚烷氧基环氧醚的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分析了制备条件对产物pH值与环氧指数的影响;以其为原料制备了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并对棉织物进行柔软整理,分析了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手感及物理力学...  相似文献   

15.
以聚合物或改性油脂作为纳米粒子前驱体的分散载体,可以将纳米粒子前驱体引入革纤维间隙间;纳米前驱体在一定pH条件下水解原位产生无机纳米粒子,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间的有机-无机杂化作用,实现对生皮的鞣制。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对成革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无机纳米粒子在革纤维中的尺寸大小及其分布,并选择黄曲霉、黑曲霉和拟青霉作为代表菌种,采用圆片培养皿法,研究纳米粒子的引入对成革防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在蛋白质纤维中分布均匀,粒径小于150 nm;与铬鞣革相比,纳米鞣革对黑曲霉和拟青霉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铬鞣革培养3天开始有霉菌生长,而纳米SiO2鞣革培养4天也没有霉菌生长,显示了良好的防霉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端环氧双封头(F2D2)为原料,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环氧双封端硅油.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预先设定n(D4)∶n(F2D2)=20∶1时,最佳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5 h,催化剂用量为0.045%,合成的环氧双封端硅油粘度为380m Pa·s,环氧值为0.019 0 mol/100 g,D4转化率为80.98%.并在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下,选取不同的反应物配比,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分子质量的环氧双封端硅油,用以制备不同用途的三元共聚有机硅.  相似文献   

17.
在已构建的新型两步变温铬鞣法的研究基础上,探究了变温鞣制时间对鞣制效果及坯革理化性质的影响.获得的优化鞣制条件为:第一阶段采用2%铬鞣剂常温鞣制3h,第二阶段采用2%铬鞣剂常温鞣制2h后再变温至60℃鞣制1h.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坯革的收缩温度可达107.6℃,铬鞣剂的吸收率提高至93.1%.坯革中的铬鞣剂渗透均匀,粒面平细,纤维分散性好,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符合常规用途革的行业标准.新型两步变温铬鞣法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种含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E-6)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E-3)分别在反应介质CH3COONa—CH3COOH酸性缓冲溶液(pH值5.50)和Na2HPO3—NaH2PO3碱性缓冲溶液(pH值7.80)中对明胶的改性反应,采用红外光谱和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改性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改性明胶的吸水率与耐酶解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明胶的热稳定性提高,尤其是碱性条件下E-3改性明胶的热变性温度提高最为显著,由未改性明胶的58.2℃提高到了89.6℃;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E-3改性明胶的吸水率都明显降低;碱性条件下E-3改性明胶酶解率由未改性明胶的90%下降至50%,抗酶解能力最强。可见,在实验条件范围中碱性条件下E-3改性明胶的稳定性最优。  相似文献   

19.
以油酸钠为模型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端环氧基油酸酯,探讨了油酸钠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产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油酸钠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1∶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 h,优化条件下端环氧基油酸酯得率为96%;产物中成功引入端环氧基。将该优化的反应条件用于橡胶籽油皂脚制备端环氧基脂肪酸酯的反应中,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中引入了端环氧基的同时保留了脂肪酸酯结构中的双键,产物端环氧基脂肪酸酯得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高配比的脱墨浆(DIP)在新闻纸生产中使用,填料用量的增加,以及纸机白水封闭系统技术的应用等,都要求采用更加高效的助留助滤技术。在这方面,最近研究者对一种以前被认为使用效果较差的、效果不稳定的助留剂——聚氧乙烯(PEO)进行了重新评价,发现当PEO与特定增效剂在一定的比例下共同应用于高配比的脱墨浆时,具有高效的助留作用。本文介绍了加拿大一家新闻纸厂(Belgo)在机械浆料中使用大配比DIP、并在特定条件下将PEO与增效剂同时使用而获得高效助留效果的情况。1PEO的历史PEO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在助留应用效果上的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