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粘胶基炭纤维在不同活化温度(800,900,1 000℃)下所得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微观结构,并用自制的样品旋转装置成功实现了拉曼旋转扫描。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炭纤维的石墨化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发现D峰和G峰的半高宽也逐渐增大,表明活化温度对表面孔洞缺陷和微晶分布均有影响,这与XRD的测试结果一致。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揭示了活性炭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KS—2 H—5可塑试验机用于测定生胶、素胶和混合胶的可塑性。其恒温箱温控部分采用XCT—132型时间比例调节仪,控制对象是两块220V170W板状电加热器,要求恒温箱内温度恒定在70±1℃。在应用中发现,当仪表在恒温状态下,工作时间一长(超过两小时),便失去控制作用,即测量指针与给定指针重合时,绿灯仍常亮,继电器始终吸合,铝旗进出检测线  相似文献   

3.
铁矿石尾矿合成碳化硅粉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铁矿石尾矿和碳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SiC粉末.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SiC粉末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产物中SiC含量增大,1 480 ℃时,SiC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值(82%左右).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 h的样品中SiC的相对含量最高(85%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恒温恒湿实验室中温湿度的稳定性,利用两个温湿度传感器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对恒温恒湿实验室里外屋进行温湿度监控。结果显示开启恒温恒湿实验室温湿度控制后,室内温度、湿度均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温度波动均在设备指标范围内(±1℃),温度波动较小,在0.2℃以内,但里外两间实验室的温度有明显差异,约在0.25℃左右。而相对湿度的波动较大,但均满足±2%的指标,里外两间实验室的湿度有明显差异约在5%左右。另外,室内人员活动对温湿度的影响在冬季尤其显著,每次均会破坏屋内既有的"稳态"而使温湿度进入一段时间的"调节期"后才能再次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宝石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紫外荧光灯、Diamond View~(TM)等对济南某公司生长的高温高压合成的黄色、无色、蓝色钻石样品进行详细地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放大观察可见内部含有棒状、柱状、细小微粒状的金属包裹体,个别样品内部相对纯净,净度级别可达VS_1;红外吸收光谱测试显示,无色合成钻石为IIa型,黄色合成钻石为Ib型,蓝色合成钻石为IIb型。X荧光光谱测试显示所有钻石都具有强烈的铁峰,无色和蓝色合成钻石未检出镍,5号样品检测出铁和镍,6号样品检测除铁和镍外还有锰。无色和蓝色合成钻石在Diamond View~(TM)下具有蓝白色荧光,并具有磷光现象且发光时间可达60多秒;合成黄色钻石在Diamond View~(TM)下具有黄绿色荧光,无磷光现象。这些高温高压合成钻石都具有"黑十字"现象,并可见四边形生长环带。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仪测试合成钻石,均未检测到415nm吸收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改质沥青为原料,采用直接热缩合聚合和催化热缩合聚合反应的方法,在高压反应釜中,氮气气氛保护进行热缩合聚合反应,合成出沥青中间相。考查了不同热缩合温度和不同恒温时间对合成煤沥青中间相的影响,用软化点测定仪对煤沥青的软化点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中间相的光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热缩合聚合反应,在热缩合温度400℃下,恒温时间为5h,得到软化点为250℃的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高的优质中间相。催化热缩合可以降低煤沥青热缩合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反应温度为330℃,反应时间7h时,得到软化点263℃的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高的优质中间相。  相似文献   

7.
曲志西  狄小青  张勍  张庆连 《河北化工》2009,32(10):17-18,40
为了考察不同温度对双丙氨磷的发酵影响,采用摇瓶发酵,改变发酵温度,来确定较为适合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双丙氨磷吸湿链霉菌的菌丝最佳生长温度是28℃,产物的最佳合成温度是26℃。采用变温控制方案,双丙氨磷终产物比恒温培养提高了11.7%。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合成β-锂霞石的最佳合成温度,对压成的生料块分别在最高合成温度为1310℃,1350℃,1400℃下进行合成,通过对比不同合成温度下得到的样品X射线衍射图,从而确定出采用直接烧结法合成β-锂霞石的最佳合成温度,并通过研究β-锂霞石的结构特征,解释了其负热膨胀机理。结果表明,在保温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合妇度趔篙,β-锂霞石的相对含量越少,合成β-锂霞石的最佳合成温度为1310℃。  相似文献   

9.
以In Cl3、Sn Cl4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前驱体热解法制备ITO粉体,探讨了匀速滴加和一次性加入沉淀剂两种添加方式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混合盐溶液中匀速滴加尿素溶液可制备针状、粒径分布窄、700℃煅烧后具有显著单相结构的ITO细粉,一次性加入尿素溶液时制备的粉体团聚现象严重,粒径大,分布宽,且相变温度较高。随煅烧温度的提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ITO靶材的相对密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匀速滴加尿素溶液制备的粉体在1500℃下恒温2h后靶材的相对密度高达99.65,一次性加入尿素溶液时制备的粉体在1550℃下恒温3h后相对密度达到99.28,前者烧结性能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燃烧法制备MoO_3/ZrO_2催化剂,该催化剂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的优点,表现出很高的低温耐硫甲烷化活性。通过考察硫化工艺条件的影响发现,硫化过程中硫化时间、硫化压力、硫化氢浓度的影响不大,而硫化温度的影响较明显,300℃下恒温硫化效果最佳,表征结果表明,300℃下恒温硫化可以使催化剂完全硫化,得到较多的Mo S2晶格条纹,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甲烷化活性。恒温硫化时,硫化温度低于300℃时,催化剂硫化不完全,形成的Mo S2晶格条纹较少;硫化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过度硫化并发生团聚,从而导致催化剂的耐硫甲烷化活性降低。分步硫化时目标温度为400℃时效果最佳,且与300℃恒温硫化的效果接近,对于MoO_3/ZrO_2催化剂,可选择300℃恒温硫化,适宜的硫化条件为:硫化压力0.1 MPa,硫化温度300℃,硫化氢浓度3%H_2S/H_2,硫化时间4 h。  相似文献   

11.
汪劲松  赵永锋 《广州化工》2013,41(8):187-188
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由丙烯酸和2-乙基己醇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本文基于2万t丙烯酸2-乙基己酯生产装置,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分别分析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温度对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醇酸摩尔比一般控制在1.05左右,催化剂加入量一般控制在25~35 kg/h,温度一般控制在(85±2)℃。  相似文献   

12.
采用Cycom890树脂来制备粉末定型剂。根据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流变性能,选择150℃作为树脂的预聚温度。对不同预聚时间的树脂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聚时间的延长,焓变和固化度近似线性增加,但树脂的软化点在2h附近会发生突变。在150℃下预聚1.5~2h的树脂,在室温时呈固态,可以研磨成粉末,并且软化点相对较低,适合作定型剂。90℃下的恒温流变曲线显示,制备的定型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苏二强  高春苹  董晋湘 《化工进展》2014,33(6):1545-1550
以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采用硫酸沉淀法,合成适用于牙膏以及透明牙膏的SiO2。首先考察了釜底液硅酸钠浓度、温度以及陈化时间对Si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釜底液中硅酸钠浓度为0.13mol/L、合成温度为65℃以及陈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合成SiO2的透光率可以达到89%。随后,以提高透光率为目标研究了在釜底液中添加Na2SO4、NaCl两种电解质对Si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为65℃的条件下,添加浓度为0.04~0.12mol/L的Na2SO4、NaCl对合成SiO2的透光率基本上没有影响;而在合成温度为85℃的条件下,添加浓度为0.08mol/L的Na2SO4合成SiO2的透光率可以达到97%,添加浓度为0.12mol/L的NaCl合成SiO2的透光率可以达到96%。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在相对高的合成温度下,电解质能够更加有效的参与到硅酸的聚合中,使得SiO2的透光率得到一定的改善。按照QB/T 2346—2007对所合成的物质的牙膏磨擦剂特性进行测定,达到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燃烧法制备MoO3/ZrO2催化剂,该催化剂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的优点,表现出很高的低温耐硫甲烷化活性。通过考察硫化工艺条件的影响发现,硫化过程中硫化时间、硫化压力、硫化氢浓度的影响不大,而硫化温度的影响较明显,300℃下恒温硫化效果最佳,表征结果表明,300℃下恒温硫化可以使催化剂完全硫化,得到较多的MoS2晶格条纹,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甲烷化活性。恒温硫化时,硫化温度低于300℃时,催化剂硫化不完全,形成的MoS2晶格条纹较少;硫化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过度硫化并发生团聚,从而导致催化剂的耐硫甲烷化活性降低。分步硫化时目标温度为400℃时效果最佳,且与300℃恒温硫化的效果接近,对于MoO3/ZrO2催化剂,可选择300℃恒温硫化,适宜的硫化条件为:硫化压力0.1 MPa,硫化温度300℃,硫化氢浓度3% H2S/H2,硫化时间4 h。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11):2055-2057
以Ba(OH)2为催化剂,合成了水溶性钼酚醛树脂Mo PF,研究了原料(苯酚、甲醛、钼酸铵和Ba(OH)2)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合成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对所粘接岩棉的结构和耐热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m甲醛∶m苯酚∶m钼酸铵=3∶1∶0.54,60℃恒温反应1 h后升温至70℃,并于70℃恒温反应2 h,Mo PF所粘接岩棉的耐热性与纯酚醛树脂(PF)相比有明显提高。初始分解温度为450℃,比PF-岩棉提高190℃;885℃时失重8%,比PF-岩棉减少22%;红外光谱表明,钼元素以钼氧键的形式引入到PF结构中。  相似文献   

16.
以某涂装测试线现有的空调机组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涂装车间温湿度控制方法。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系统组成、控制理论、算法实现及控制效果。经实际运行证明,此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涂装车间对温湿度控制的需求,而且能够大幅减小系统振荡,缩短系统从启动到稳定的时间,以及节约能源。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此方法到达稳态的时间可缩短21%,稳态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误差分别为±0.5℃和±2%,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15,(11):2055-2057
以Ba(OH)2为催化剂,合成了水溶性钼酚醛树脂Mo PF,研究了原料(苯酚、甲醛、钼酸铵和Ba(OH)2)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合成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对所粘接岩棉的结构和耐热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m甲醛∶m苯酚∶m钼酸铵=3∶1∶0.54,60℃恒温反应1 h后升温至70℃,并于70℃恒温反应2 h,Mo PF所粘接岩棉的耐热性与纯酚醛树脂(PF)相比有明显提高。初始分解温度为450℃,比PF-岩棉提高190℃;885℃时失重8%,比PF-岩棉减少22%;红外光谱表明,钼元素以钼氧键的形式引入到PF结构中。  相似文献   

18.
煤沥青基中间相沥青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化的煤焦油沥青为原料,考察了热聚合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收率、光学显微形态、软化点和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420℃,恒温5 h时得到了软化点为312℃的流线体型中间相沥青,其收率为79.1%;热聚合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400℃,反应时间为10 h时形成了软化点为305℃、收率为81.4%的优质广域型可纺性中间相沥青.对该原料煤沥青而言,通过控制热聚合反应温度和恒温时间可以达到制备优质中间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烘处理方法,研究了聚苯硫醚(PPS)长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PS长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失重率随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断裂伸长率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下降;在80℃恒温下断裂强度几乎不随时间变化,120℃或180℃恒温下断裂强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但变化不大;当温度为250℃时,断裂强度随热处理时间显著下降;PPS纤维180℃以下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控制合成碳纳米管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种简单的途径合成可以控制粒径大小的纳米催化剂。一种通过有机方法合成纳米铁粒子催化剂的实验已经试验成功。在该试验中,用氧化镁作为基体,直径介于9.5~31nm之间的纳米铁微粒作为催化剂,乙醇和环己烷作为两种不同的碳源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对合成大规模碳纳米管进行了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乙醇和环己烷两种不同碳源的裂解温度均控制在650~850℃之间。同时在该试验中没有使用其他的气体,在这样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管径非常小(19.5nm±2.5nm)的多壁碳纳米管。实验还通过X射线衍射对多壁碳纳米管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共振拉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