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探讨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毛酸浆中的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考察显色剂用量以及加入显色剂后放置时间对毛酸浆总黄酮测定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毛酸浆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毛酸浆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的条件为:5%Na NO2溶液0.8 m L,混匀放置2 min后,加10%Al(NO3)3溶液0.8 m L,混匀,继续加4%Na OH溶液6 m L,定容混匀后立即在335 nm下测其吸光度。在此条件下,芦丁标准溶液在0~0.002 4 m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间的回归方程y=289.02x+0.008,R2=0.999 5。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3%,稳定性、精密度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4%,0.29%和2.9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于毛酸浆果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王健  王萍 《现代食品科技》2022,38(9):100-110
该文探讨了毛酸浆果提取物(Physalis pubescens L. Fruits Extract,PPFE)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确定细胞毒性和增殖活性,格里斯法(Griess)、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探针法、中性红吞噬实验测定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NO)、肿瘤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活性氧(ROS)含量以及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NF-α、IFN-γ以及IL-6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运用UHPLC-Q-TOF-MS测定PPFE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4种黄酮类物质。PPFE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在25~250 μg/mL范围内,与空白组相比,毛酸浆果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5 μg/mL时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其细胞增殖率、NO释放量、吞噬率、相对活性氧水平、TNF-α、IFN-γ、IL-6的分泌量分别为130.53%、27.79 μmol/L、189.88%、137.75%、150.54 pg/mL、119.36 pg/mL、15.41 pg/mL。PPFE治疗组的细胞周期的G0/G1期、S期、G2/M期百分比分别为53.08%、17.40%、29.52%。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相比降低了52.80%,同时极显著(p<0.01)上调TNF-α、IFN-γ、IL-6的表达。综上可知,PPFE通过调节RAW264.7细胞吞噬功能、分泌免疫因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以及上调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增强RAW264.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毛酸浆果实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渗糖后制成果脯。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毛酸浆发酵果脯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常压渗糖、微波渗糖和真空渗糖等3种方式对毛酸浆发酵果脯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酸浆发酵果脯最佳工艺条件为乳酸菌(106 CFU/mL)接种量5%,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42 h,在真空渗糖条件下渗糖2 h所制得的产品色、香、味俱佳,感官评分为96.5分。  相似文献   

4.
葡萄浆果的酸代谢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浆果中糖和酸的绝对含量与相对比率对成熟葡萄的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Rhodes,1981)。在成熟以前,浆果以酸味浓为其特征,而在成熟开始以后,果实内开始积累糖分(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酸含量下降,从而使浆果的质地和色泽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浆果本身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结果。其中酸的代谢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能改变浆果的呼吸强度及风味品质(Koch 等,1978)。弄清这些变化的规律及  相似文献   

5.
膨胀果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的膨胀果脯保持了原果风味和营养,酸甜适口、酥脆鲜香,是一种有待开发的全新类型的果品加工制品。  相似文献   

6.
王萍  付勇  苗雨 《食品工业科技》2008,(02):204-206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毛酸浆果实中提取多糖,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实验,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得到毛酸浆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时间3h,料液比1∶2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毛酸浆多糖得率为5.38%。   相似文献   

7.
徐雯  祝贺  王英臣 《酿酒》2014,(2):39-4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果胶酶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酸浆果浆和酸浆原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浆果浆中加入0.5g/L果胶酶,处理120min,50℃下澄清效果最好。在酸浆果酒中加入3g/L果胶酶,处理6h,20℃下澄清效果最好。经过果胶酶两次处理后的酸浆成品酒,酒体呈淡黄色,透明、清亮。  相似文献   

8.
芦荟果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芦荟为原料,采用浓度递增的浸糖方法研制出口感适中、色泽自然且保存了芦荟风味的果脯。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从酸浆中提取到水溶性粗多糖,产率为4.24%,经DEAE-32离子柱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得水溶性酸浆多糖,体外实验证明该多糖具有清除·OH和O-2·的作用,EC50分别为0.149mg/mL和0.277mg/mL。  相似文献   

10.
张庆钢  姚旭  孙强  余善鸣 《食品科学》2007,28(3):341-345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方式与温度对毛酸浆果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毛酸浆果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其最佳的采后贮藏方式为脱果萼4℃贮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澄清型黄菇娘果汁饮料的制备工艺。方法果汁在制备中采用果胶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果胶酶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利用柠檬酸、蔗糖和黄原胶对果汁进行调配,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根据感官品评打分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在果胶酶的最佳工艺参数(酶浓度0.04 g/L、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下,果汁出汁率和透光率最高,分别为88.5%和67.1%;澄清型黄菇娘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0.2%,蔗糖14%,黄原胶0.15%,此时饮料酸甜可口、澄清透明,并具有浓郁的果香味。结论该研究可为发展以黄菇娘为原料的深精加工产品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酸浆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毛酸浆中多酚氧化酶(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PPO的底物邻苯二酚的最适质量分数为0.04%;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100℃处理2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25mol/L,Vmax=125U/min;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亚硫酸钠对P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亚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13.
糖水毛酸浆罐头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钢  余善鸣 《食品科学》2006,27(9):178-180
文章对糖水毛酸浆罐头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大量实验,选择毛酸浆完熟果实,采用抽空处理,低温、短时杀菌生产工艺,生产的糖水毛酸浆罐头,果实色泽黄,口感脆,风味浓,罐头中的VC含量较高。罐头的胖听率为1.9%,未胖听罐头中的微生物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在25℃、30℃和37℃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研究毛酸浆发酵过程中与非酶褐变有关的指标总多酚、还原糖、维生素C(Vc)、褐变度(BD)、5-羟甲基糠醛(5-HMF)、氨基酸态氮和色度(L*、a*、b*、?E)值的变化,分别用零级、一级和联合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其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25℃、30℃和37℃发酵条件下,用联合模型能更好解释5-HMF、褐变度、还原糖、Vc、总多酚、氨基酸态氮和?E的动态变化,联合模型拟合程度均优于一级模型和零级模型。同时,对发酵过程中5-HMF和BD这两项重要品质指标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呈现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说明5-HMF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其对应温度下的褐变程度。5-HMF积累反应活化能为36.299 k J/mol,非酶褐变色素物质的积累反应活化能为12.287k J/mol,表明非酶褐变反应速率非常大,毛酸浆发酵中很容易发生非酶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毛酸浆果、山楂为主要原料,以毛酸浆果汁(原果汁与水比例1:1)与山楂果汁(原果汁与水比例1:4)配比、稀释比、加糖量、加酸量为单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出的饮料最佳配方为:果汁配比1:3、稀释比8:2、加糠量14%、柠檬酸加量0.15%。制备的复合果汁饮料色泽深黄,具有协调的香味;酸味柔和,酸甜适口,具有毛酸浆与山楂的典型风格。  相似文献   

16.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在25、30 ℃和37 ℃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以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为指标,检测其在发酵过程中引起非酶褐变的抗坏血酸(VC)、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多酚、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等化学组分的变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方法,解析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25、30 ℃和37 ℃等不同发酵条件下,毛酸浆发酵液中5-HMF含量、还原糖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等变化与褐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25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0 ℃发酵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在37 ℃发酵条件下,5-HMF含量对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同时,也是决定褐变度的首要因素。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将毛酸浆采取去皮过滤果汁、带皮破碎果汁和去皮破碎果汁3种不同处理方法,然后进行生物发酵加工成果酒,根据果酒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判断其质量.结果发现,3种不同处理对果酒的澄清度影响不明显,带皮发酵果酒比去皮发酵、汁液发酵的果酒酒精度分别高出7.8%vol和28.2%vol:总酸含量高出3.6%和1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2.8%和21.5%残糖量下降11.2%和32.8%.以带果皮破碎果汁发酵的果酒最好,酒精转化率高,残糖低,呈浅金黄色,澄清透明,酒体完整,典型性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80℃低温冻藏的毛酸浆果为发酵原料,探索了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添加量对毛酸浆果酒的酒精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毛酸浆果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0 Brix,发酵温度22℃,酵母添加量5%,p H3.5,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7 d,所制备的果酒色泽黄润,澄清透明,具有毛酸浆特有的水果香气。采用电子鼻法对果酒发酵过程中的气味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索了通过检测气味来判断果酒发酵进度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子鼻能明显的区分毛酸浆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的气味变化,可用于监测毛酸浆果酒的发酵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