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当前,国家正着手大力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分布式能源的意义及优势,并从某运行项目出发分析了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性,提出针对当前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存在并网上网难、天然气供不应求、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认知不足的问题,应尽快细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将分布式能源纳入地方规划中,并加大对天然气发电的国家补贴。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结构是一个国家进行能源发展规划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ARIMA模型预测我国短期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生产量,再利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结合“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对我国能源战略规划的实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到“十三五”结束,能源消费总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但能源生产总量稍有不足;煤炭消费的减少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增加情况足以达到预期目标,但天然气消费略有不足,到2025年,预计能源自给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天然气消费增长缓慢。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建议一方面坚持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重点加强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供应能力,着重推进天然气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超  黄盛初 《中国煤层气》1996,(1):23-26,33
煤层气可作为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取代煤炭和天然气。现我国煤层气抽取量的90%作为民用燃料,剩余的作为化工原料。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煤层气的民用、直接工业应用、发电和瓦斯汽车利用情况及今后发展规划。并简述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概况,以及介绍几种煤层气的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与价格规制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赟  李悦  郭明晶  马珂 《中国矿业》2012,(12):14-16,20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和安全供给对于构建我国的清洁能源体系、发展低碳经济以及促进我国的经济安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现状和政府规制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研究,结合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构建我国天然气价格规制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网消息近日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作为未来重要的新型能源矿藏可燃冰将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当中,加快加强对其勘探和科学研究,以便为未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在全国"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曾向媒体透露,天然气水合物将在能源发展规划中得到体现。而我国矿产资源权威人士也明确表示,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将被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提出新目标,天然气的使用比例将由“十一五”末的4%提升到8%。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产业化步伐。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产业内竞争企业结构及竞争、政府作用以及机会和风险6个方面分析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产业,最后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气态能源不仅仅指代天然气,它还包括煤层气、煤炭气化、生物质气、可燃冰及氢能等综合能源。从能源发展历程看,气态能源已经成为继石油能源之后的另一新型能源,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显然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除天然气外的其它气态能源的研发与利用上还远远得不到足够重视。因此,在综合分析气态能源主体换代的基础上,以缓解当前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为出发点,提出气态能源综合发展的七条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是我国油气资源多元化供应战略的具体体现,未来30年内,我国每年将从中亚引进300亿m3天然气.我国已经明确了优化发电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的战略,天然气是清洁能源,适当发展天然气发电不仅能够改善电源结构,还能够提高电力工业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市场和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本文分析了发展天然气发电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以珠三角地区某电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天然气发电的经济性和对西二线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以经济性测算结果为依据,从电价、气价、税收、电网调度、天然气交易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西二线天然气发电的发展和国家重大能源战略的落实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从国内外天然气储量分布入手,阐述了目前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中国发展天然气的具体对策和措施。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其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难题,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较低,主要用于化工和电力部门。未来应通过提高对天然气资源的认识,加强天然气勘探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天然气运输、储存和利用等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产业法律体系等途径促进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 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全球需求量不断攀升。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天然气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但由于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2018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5%。本文在分析全球天然气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H指数分析了亚太地区主要四个天然气需求大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的2008~2017年天然气进口来源地多元化程度,并引用竞争指数探讨四国对同一天然气进口来源地的竞争程度,结果显示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随着与亚太国家建立能源合作,中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与日本、韩国、印度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地重合度较高,竞争关系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为保障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中国应深化与周边天然气出口大国的能源合作,实现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并与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地区天然气需求大国在竞争中寻求合作,打造亚太地区天然气定价中心,共同维护稳定的天然气供应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能源低碳化的趋势下,天然气以其高效、清洁、安全等优点成为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低碳能源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天然气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首先,利用灰色模型对我国天然气需求各类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随后,考虑到天然气需求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共线性的特点,又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建模,以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回归方程对2018—2027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7年天然气需求量呈现稳定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2023年会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但是总需求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同时天然气的消费占比在2025年将会超过10%。  相似文献   

12.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能源行业革命性的变革,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等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不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居主导地位。受资源禀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承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初步预测2030年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45亿t标准煤左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85%左右。通过展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内能源矿产发展利用的顶层设计;二是大力提升国内油气资源自主供应能力;三是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与能源安全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优质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在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调整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把建立国际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作为长期能源供应的战略目标,把能源优质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天然气开发作为本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加强天然气管网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同时注重核电、水电等优质一次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统计全球近20年来能源消费数据,对比全球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总结我国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指出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巨大需求和天然气产业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在充分分析国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页岩气在我国低碳能源(天然气)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加大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力度、提高页岩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充分发挥页岩气作为低碳能源的思路及可行性,展望了页岩气产业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向更加绿色和低碳发展方向转型,天然气将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范围内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区域分布并不均衡,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天然气储量占73%;全球天然气储产量以年均2%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并且能满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需求;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24.1%,未来还将持续上升,其中90%的消费增量将来自于亚太地区等发展中经济体。我国天然气储产量自"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8.2%和7.7%,但是未来难以维持高增长,页岩气将成为重要气源;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6.3%,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左右,民用气和发电用气是主要增长点。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4.3%,未来还将不断上升,管网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完善。加大常规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以及加强对外能源合作是满足我国天然气供给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在人类生存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绿色、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国际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在系统研究天然气全球资源分布特征、供需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消费现状与趋势,并针对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导致政治风险较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挖潜增储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气合作勘探和建设天然气资源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物成因煤层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技术》2019,(11):17-20
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桥梁。其中,生物成因煤层气在全球煤层气田开采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对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研究在资源利用和经济开发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对生物成因煤层气生成机理、煤级对生物甲烷形成的影响、生物煤层气成气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成因气煤层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印度化石能源现状的基础上,从印度与中东地区、非洲地区、拉美地区以及亚洲地区等的合作对印度的海外化石能源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印度海外化石能源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而结合我国“走出去”利用海外化石能源的现状提出了4点启示。印度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极度匮乏,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高。通过实施化石能源全球配置战略,印度基本构建了全球化石能源合作网络,实现了海外化石能源供应源的多元化,保障了其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此外,印度采取了“印度政府搭台,专门部门具体实施能源外交,石油、天然气企业积极进军海外”三位一体的海外化石能源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了海外化石能源外交战略规划(2011—2017)及相应的实施机制。 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现状和商业化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能源,其勘探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介绍了各国勘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现状,分析了将其商业化的难度,提出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钻探计划的思路,建议我国应藉修建青藏铁路之机,勘探开发沿线永冻层中蕴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天然气比重明显偏低,进一步提高天然气比重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深入剖析天然气消费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因素分解方法分别对经济产出行业(工业、交通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和非经济产出行业(生活部门)的天然气消费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的增加,煤和石油的消耗所占比例下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份额逐步扩大,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天然气的消费,同时能源消费强度逐年降低,说明产生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耗费的能源越来越少,从而会影响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本文通过化石能源替代效应、能源结构、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以及总体效益(四个效应总和)对经济产出行业进行分解分析。同样,生活部门的天然气的消费不容忽视,居民生活对天然气的需求和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生活部门的消费。本文从居民生活天然气消费需求效应、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效应以及天然气管道服务效应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