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研究发色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小鼠按照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26.4 g/kg体重给予受试物后,14 d内观察实验雌性和雄性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情况。遗传毒性实验表明,发色罗非鱼片50、500、5000μg的处理组TA1535、TA1537、TA1538、TA98、TA100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最大值为(165±7)个/皿,显著低于添加二硝酸氟(NF)和2-苯蒽胺(ANTH)的阳性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率分别为(1.0‰±0.5‰)、(0.3‰±0.5‰)和(0.5‰±0.7‰),剂量组之间无明显的剂量关系;高、中、低剂量组睾丸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5.5%、5.9%和4.9%,与阴性对照组总畸变率4.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阳性组(p<0.01)。说明本次实验条件下,发色罗非鱼片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15 g/kg安全剂量,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均呈阴性,说明CO发色罗非鱼片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鱼片发色最常用的技术是一氧化碳(CO)活体发色,近年来已被欧盟和中国政府严令禁止。为寻找一种替代罗非鱼片CO活体发色的新方法,在亚硝酸钾、氯化钠、L-抗坏血酸钠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对罗非鱼片进行发色组合的处理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亚硝酸钾浓度1.5 g/kg、氯化钠6.9%、L-抗坏血酸钠0.19 g/kg的组合发色处理效果良好,用色差仪测得鱼片亮度值L=48.9、a*=5.5、b*=12.7,可达到CO发色鱼片的感官标准。经亚硝酸盐残留量检测,活体发色鱼片中均低于10 mg/kg,符合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食品色泽,不仅能刺激人们的食欲和购买欲,还能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罗非鱼片发色技术逐渐在国内外水产加工业中盛行。本文就国内外罗非鱼片发色的新技术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复合剂发色等发色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进展,并分析了罗非鱼片发色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其在水产品加工贮藏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软枣猕猴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杰  辛广  谷昊  隨晓慧 《食品科学》2005,26(9):434-436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软枣猕猴桃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63%,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4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蜂王浆口服液中10-HDA的含量。方法:运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10-HDA的含量。结果: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便,其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0.66%。结论:本方法可作为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质构及微生物指标分析CO发色处理对鱼片贮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将鱼片初始pH由6.75降低至6.62左右。冷藏过程中,发色处理后的样品TVB-N值5d内基本保持稳定,较未发色样品延长约2d;未发色和活体发色样品冷藏5d后硬度、粘性、咀嚼性出现明显下降,但传统发色样品在1d以后上述指标就明显下降;活体发色处理使鱼片初始细菌数量降低,并延缓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冻藏过程中三种处理方式对鱼片各项质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使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山药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双波长法的测定原理,确定山药直链及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分别为624 nm和410 nm,支链淀粉分别为538 nm和758 nm。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标准曲线良好。直链淀粉在0~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2=0.999 7),支链淀粉在0~2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2=0.998 4)。山药中直链淀粉含量为0.026 mg/mL,回收率在96.72%~98.73%之间;支链淀粉的含量为0.072 mg/mL,回收率在95.74%~97.87%之间,RSD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发色肉制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气体发色剂在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研究较少。本文简述一氧化碳发色历史、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产品色泽、微生物与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一氧化碳发色产品安全性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一氧化碳发色技术及合理规范发色产品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质构及微生物指标分析CO发色处理对鱼片贮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将鱼片初始pH由6.75降低至6.62左右。冷藏过程中,发色处理后的样品TVB-N值5d内基本保持稳定,较未发色样品延长约2d;未发色和活体发色样品冷藏5d后硬度、粘性、咀嚼性出现明显下降,但传统发色样品在1d以后上述指标就明显下降;活体发色处理使鱼片初始细菌数量降低,并延缓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冻藏过程中三种处理方式对鱼片各项质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组合浆料组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时测定组合浆料中PVA和淀粉磷酸酯含量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双波发光光度法测定原理和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证明,用该方法同时测定双组分含量,即简单又准确。  相似文献   

11.
双波长法测定籼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双波长法测定籼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按照双波长测定的等吸收点波长法确定两种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的分别为596 nm和449 nm,支链淀粉的分别为533 nm和705 nm.直链淀粉浓度在20~60 mg/L线性良好,R=0.999 8;支链淀粉浓度在100~200 mg/L线性良好,R=0.999 7.籼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24.2%和50.5%.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怀山药为原料制备山药粉,通过石灰水浸泡工艺提取山药淀粉。以碘为显色剂,扫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与碘形成复合物的全波长吸收光谱。利用不同浓度的直链与支链淀粉标准品分别与碘形成复合物从而得到淀粉含量与吸光度差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制作出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双波长选择原理和扫描光图谱,确定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 560nm,参比波长为 659nm; 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00nm,参比波长 532nm。实验说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27% 与 0.63% 、回收率也分别达到了96.18%与97.89%,检出限分别为0.09mg/L 与 1.58mg/L,再经准确性分析验证了用双波长法测定山药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较为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厂汽凝水中的蔗糖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蔗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的糠醛或其衍生物,可与α-萘酚缩合成紫色的化合物,其颜色深度与蔗糖浓度成正比。蔗糖含量在0—50ug/15ml范围内遵守郎伯比尔定律,检测限为2u.g/L,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度为:2.21×10^4L·mol^-1·cm^-1,精密度(RSD)小于3.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72%-100.62%之间,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双波长法测定绿豆中的直链和支链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绿豆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光度测定的影响因素,并对方法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进行考察。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610nm和498nm,支链淀粉为553nm和709nm。方法精密度良好,直链和支链淀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10%和90.94%。建立回归方程并求得3种绿豆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1.70%~12.67%,支链淀粉含量为32.70%~34.22%。  相似文献   

1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皮及其脱脂废液中油脂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凤侠  顾玲 《中国皮革》2001,30(3):21-22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皮及其脱脂废液中油脂含量的方法。通过线性回归,给出了油脂浓度与在230nm处吸光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本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6.
山梨醇与氢氧化铜在碱性溶液中生成蓝色络合物,在655nm波长存在最大吸光度,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梨醇含量的方法。山梨醇浓度在0.04~2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9%。经数理统计检验,该法与碘量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吸收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以肉桂酸为底物,微生物转化合成苯乙酮转化液中的肉桂酸和苯乙酮,并进行直接定量分析.选择菌体发酵液作参比,检测波长分别为249nm和298nm.苯乙酮的检出限为0.221μ·g·mL-1(S/N=3),肉桂酸的检出限为0.24μg·mL-1(S/N=3).两者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24%;平均回收率为104.17%和97.92%.  相似文献   

18.
利用Fe2+与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通过测定普鲁士蓝在702 nm处的吸光度,测定饮用水中总铁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铁含量在0.03μg/m L~8.00μg/m L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184 6 X+0.030 1,相关系数R2=0.988,摩尔吸光系数ε=1.87×104L/mol·cm。用该方法测定了4种饮用水样品中总铁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8.6%~101.1%之间,结果满意,可用于饮用水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锌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抗菌纤维的壳聚糖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晓辉  蔡再生 《印染》2005,31(24):40-41
壳聚糖与锌试剂在一定pH值下形成壳聚糖-锌试剂复合物,在465 nm处的吸光度,与壳聚糖的浓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试验表明,壳聚糖-锌试剂复合物在465 nm处的吸光度与壳聚糖含量在0.001~0.03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相对标准偏差为3.3%~4.9%,回收率为93.2%~108.7%.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铁的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硫酸溶液为反应媒介,利用三价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在最优条件下,在0~1.0μg/m L的区间范围内三价铁离子浓度(c)与ΔA(ΔA=非催化体系吸光度A0-催化体系吸光度A)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5263c+0.0035(r~2=0.9994)。利用该测定方法对琥珀酸亚铁片、多维铁复合物胶囊、多维铁口服溶液、钙铁锌口服液和朴雪口服液5种样品进行测定,含铁量依次为46 mg/0.1 g、132 mg/0.15 g、0.892 mg/m L、0.138 mg/m L、0.470 mg/m L。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标准偏差为0.0071,相对标准偏差为1.31%。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13×10~(-8) g/m L,加标回收率均在97%~101%范围内,测定结果符合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保健食品中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