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巷道观测站的观测结果,对岩层内部的移动变形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岩层内部的移动变形参数是随距采空区高度的不同而变化的;下部煤层的回采不影响冒裂带总高度以上煤层的正常开采;对巷道有破坏性影响的最基本因素是“高厚比”和巷道围岩状况。  相似文献   

2.
1 前言计算地表各点下沉和水平移动以及倾斜、曲率、拉伸和压缩等的岩体动态变形,一般要求确定影响系数。积分格网法既费工又费时,因此,采用先进的计算技术进行岩体动态分析和预计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加之井下和露天开采对地表影响的不断加大,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必要性。由地下采动而引起的移动和变形及其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系统,编制的GEKAN计算程序为本文探讨的对象,并推荐使用。 2 GEKAN程序 2.1 岩体移动/变形概述 GEKAN程序以克诺特的岩体的动态计算法为基础。这是一种利用移动和变形函数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安全高效开采采空区上覆煤层,基于其层间岩层移动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相同水平层位与竖直层位岩层的移动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使下部煤层开采的原"三带"均向上位扩展,并出现了层间岩层控制层;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出现变形盆地,在控制层以下的岩层出现下沉盆地,而控制层以上的岩层出现分形盆地;同一层位岩层下沉随工作面推进呈现整体移动的偏态性,在移动变形过程中,控制层以上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连续性的特点,控制层以下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突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5.
矿山地下岩层移动变形用于预测矿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震是采矿活动引起的一种诱发地震,与地下岩层移动变形紧密相关。岩层的移动变形能是由垂直应变和水平变形组成的,而矿震能量释放的大小可由岩层移动的变形能来计算,因此,本文提出根据岩层的移动变形分析预测矿震的大小及其分布。现场观测记录的实际矿震发生次数及总能量分布与预测的结果高度吻合,实践证明采用矿山地下岩层移动变形预测矿震有关参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预测地表与岩层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实用“三下”采煤DMBC软件的计算机模拟预测数学模型和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论证评价,表明这种数学模型适应矿井实际开采情况,预测,预测准度高,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8.
在下部采动煤层的顶板岩层内布置巷道,其位置选择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状况密切相关。依据煤矿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建立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模型。根据最大下沉量、主要影响半径、拐点移动距等移动参数与埋深的关系,利用参数坐标系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岩层移动变形预计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矸石变形非线性及其对岩层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剑锋  郭广礼  刘元旭  吴斌 《煤炭学报》2009,34(8):1071-107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矸石充填体变形非线性特征对岩层移动的影响,比较了双屈服模型和弹性模型在开采沉陷动、静态规律以及覆岩破坏等方面模拟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充分采动后,采用弹性模型和双屈服模型模拟地表沉陷基本一致;在非充分采动模拟过程中,采用弹性模型和双屈服模型在模拟地表移动与变形极值、下沉速度、移动盆地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急斜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的有限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有限变形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急斜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时获得任一时刻截面弯矩及变形曲线的方法,可为深入认识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孔德文  方丽芬  刘银  徐士鹏 《煤》2013,(3):1-2,21
分析了软岩的基本特征及力学特性,对深部软岩巷道的冲击地压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深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发展规律和运动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软岩巷道周围裂隙的变形、扩展、破坏及其次生裂隙的产生、扩展和发育情况同数值模拟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常成辉 《煤炭技术》2007,26(7):116-117
以富力矿岩移观测为例,对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进行分析,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煤矿开采引起从上覆岩层(地层)到地表的变形过程与变形分区,并根据变形特点提出了有利于抽采与保护的煤层气地面抽采直井布置位置的选择原则,以期能对煤层气地面抽采直井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贺跃光  杨经豪 《矿冶工程》2003,23(4):7-9,13
分析了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开采,铁路、公路、基坑、隧道和地下工程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移动与变形的特点。地表构(建)筑物都允许有微小的沉降和变形而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并造成损害,文章介绍了通过地表移动预计和地表及其近邻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掌握变形规律,达到预防工程开挖灾害发生,判定其安全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松散破碎巷道变形大、支护困难等特点,结合江西中林矿井的具体情况,研究了松散破碎围岩的变形机理和支护方式。分析了锚注、U型钢可缩性支架、锚杆、锚喷4种基本支护方式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针对松散破碎围岩的锚索网注主动支护加U型钢联合支护方案和技术措施。实践表明:为维持松散破碎围岩的稳定性,首先必须优化和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能和受力状态,将原有被动让压支护改为主动支护,然后综合利用多种支护方式对松散破碎围岩巷道进行加强支护,才能改变松散破碎围岩巷道频繁失稳和经常返修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运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倾斜坡地表的移动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地表特征曲线均为不对称的偏态分布,极值点偏向上坡方向;斜坡地表移动范围大于平地;地形对水平移动变形的影响比对竖直移动变形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并结合该矿地表岩移实际发生发展情况,总结出该矿地表岩移地压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对地表岩移活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得青 《现代矿业》2013,29(10):10-13
以河南新登煤矿3107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覆岩移动变形的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研究开采不同采高条件下覆岩位移及应力的变形破坏情况。结果表明:上覆岩层的塌落带、裂隙带范围相应增大,且变化明显,同时,煤层顶板上方应力得以重新分布的距离随着采高增大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弹试验对条带开采方案进行分析,并对开采后引起地表移动与变形程度进行预计,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比较校核,为解决煤矿安全开采“三下”采煤提供依据,对煤矿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