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2-环己二醇合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环己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1,2-环己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在酸性介质下,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进行氧化环己烯的反应,表观的动力学方程为一级,其反应式为:rA=dcAdt=1 59442×105exp(-4810 18386T)cA,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9.992kJ·mol-1,并对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二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固体超强酸催化非均相酯化反应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结构特点 ,研究了乙酸与正丁醇进行非均相催化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不同温度下酯化反应实验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发现 ,酯化反应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作用下为脱附反应所控制的二级可逆反应 ,反应活化能为 42 .2 9k J· mol- 1,频率因子 k0 为 3.0 1 7× 1 0 3( mol· L- 1· min) - 1,确定了动力学方程 ,验证了反应机理推导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乙酰乙酸乙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CWPO)处理乙酰乙酸乙酯废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和双氧水的用量对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50min,反应温度为90℃,铁用量为10mg·L-1,H2O2浓度31.5mg·L-1的条件下,1200mg·L-1左右的乙酰乙酸乙酯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8.5%以上。过氧化物湿式催化氧化乙酰乙酸乙酯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dt=6.205×exp(-17720/RT)C。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ρR/q=0.15297ρR+0.12247;该吸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1/ρR=0.01084t+0.49689;反应速率k1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阿仑尼乌斯(Arrhenius)公式:lnk1=-0.89525×1/T+0.15541,吸附的活化能为Ea=7.444J/mol.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乙酸和乙醇在以1-己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作溶剂和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利用实验进行了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65、75、90℃下正反应速率常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温度、1-己基吡啶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n(乙酸)∶n(乙醇)∶n(离子液体)=8∶8∶1,65~90℃时,反应速率为-rHAc=8.06×10-4exp(-4.83×103/T)(c2HAc-c2EtOAc/4),反应活化能为:E=40.15 kJ/mol。  相似文献   

6.
在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上合成环烷酸酯,研究反应出水量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非等温反应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确定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90.53kg·mol-1,频率因子为7.44×10-7L·mol-1·s-1.  相似文献   

7.
蔗糖酯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蔗糖和棕榈酸乙酯在催化剂等助剂的作用下 ,采用无溶剂酯交换法合成棕榈酸蔗糖酯 .在实验的基础上 ,以蔗糖为关键组分研究了蔗糖酯合成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该反应为表观一级可逆反应 ,得出该表观一级可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XA-XAe=(XA0 -XAe)e-kt,并求取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8.
蔗糖配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蔗糖和粽榈酸乙酯在催化剂等助剂的作用下,采用无溶剂酯交换法合成棕榈酸蔗糖酯,在实验的基础,以蔗糖为关键组分研究了蔗糖酯合成了宏观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表现一级可逆反应,得出该表观一级可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XA-XAe=(XA0-XAe)e^-kt,并求取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硫脲和氯代十八烷为原料合成正十八硫醇,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开展了其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第一步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测得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A=-dcA/dt=4.602×1013exp(-13 464.27/T)c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11.95 kJ/mol,介于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40~400 kJ/mol之间,属于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并对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信.  相似文献   

10.
用序贯实验设计法研究了在三氯化铝络合物催化作用下苯和二异丙苯均相转移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在140~180℃和三氯化铝含量为0.15%~0.28%及苯和二异丙苯摩尔比为2.33~1.00的条件下,于搅拌式等温间歇不锈钢反应釜中测定了转移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并对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参数拟合.拟合时采用 Hooke-Jeeves 模式搜索法求取动力学方程的参数初值,采用极大似然法结合 Runge-Kutta 法拟合求定模型参数的最佳值.得出常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为(dY_1)/(dt)=1.05×10~8·exp(-(6267.3)/T)·C_(AICI_3)·〔Y_BY_D-(Y_1~2)/4.81·exp(-(346.3)/T)〕.研究结果表明,序贯实验设计法对这类动力学的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醋酸丁酸纤维素的酯化反应,通过测定其酰基含量分析酯化反应的程度,探讨了酯化反应动力学,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实验得到CAB-38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g精制短棉绒恒温括化12h,V(正丁酸):V(乙酐)=5:1,70℃反应1.5h,水解1h;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丁酸纤维索的酯化表现为一级连串反应,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的表观括化能Ea=7.92kl/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7.31×10^-5e^-7920/RT(s^-1)。  相似文献   

12.
在常压、328~348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用HZSM-5 沸石分子筛作催化剂的乙酸乙酯催化水解宏观反应动力学,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水酯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催化水解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拟均相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乙酸乙酯催化水解的正逆反应活化能为28.5kJ·m ol- 1和22.5kJ.m ol- 1。与催化剂浓度关联的最终速率表达式为:K+ = (7.28579×10- 9C- 4.36372×10- 7)exp(- 3.428/T)K- = (7.81465×10- 9C- 3.51285×10- 7)exp(- 2.706/T)  相似文献   

13.
乙炔和醋酸合成醋酸乙烯的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是由催化剂中的醋酸锌Zn(OAc)  相似文献   

14.
肉桂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肉桂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2 mol.L-1(pH=5.5)的B-R缓冲溶液中,肉桂酸在-0.912 V(vs.SCE)处有一个不可逆的还原峰。考察了溶液pH值和扫描速度等因素对肉桂酸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法求出肉桂酸的扩散系数为4.88×10-4cm2.s-1,传递系数0.33,推导了电化学还原方程式。在最佳条件下,肉桂酸浓度在5.0×10-6~4.5×10-5mol.L-1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ip值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045 3c(μmol.L-1)+7.914(n=8,γ=0.996),检测限为4.0×10-6mol.L-1。  相似文献   

15.
钛酸四丁酯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了其反应机理 ,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 ,并根据实验数据 ,确定了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在本实验反应体系下 ,测出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61 89kJ·mol- 1 ,指前因子为 8 390× 1 0 5 min- 1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溴化氢溶液与乙酸乙烯酯反应生成1-溴乙基乙酸酯的合成工艺,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萃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1-溴乙基乙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当反应温度0~10°C,溴化氢和乙酸乙烯酯配比为1.2:1,反应时间1 h,用二氯甲烷作萃取剂时反应收率最高。产品经红外和质谱确定,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达99.7%。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正戊醇、异戊醇与硫酸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18.
分别考察了钌(Ⅱ)-Ⅲ(1,10-菲咯啉)和硫脲在KMnO4、KBrO3、K2S2O8、I2、KIO4、 Ce(SO4)2存在下的化学发光反应情况,发现只有KMnO4能氧化硫脲和钌(Ⅱ)-Ⅲ(1,10-菲咯啉) 而发光。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硫脲的浓度在2.0×10~(-8)~1.0×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1%。该法用于分析测定白葡萄酒中的硫脲,平均回收率为96.3%~103%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