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u2ZnSnS4(CZTS)具有高达104 cm-1的吸收系数,其约1.45eV的禁带宽度与太阳光谱非常匹配,且CZTS所含元素无毒、在地球上含量丰富、价格低廉,适用于辊对辊、丝网印刷等非真空的低成本制造方法,这使得CZTS太阳电池已成为最具产业化发展潜力的薄膜太阳电池之一,因而最近几年倍受关注。低成本的非真空制造方法大都采用CZTS纳米颗粒或其纳米墨水,因此高质量的CZTS纳米粉体的低成本、绿色制备成为CZTS太阳电池器件制造的重要部分。对CZTS纳米颗粒及其纳米墨水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和讨论各种CZTS粉体的制备方法工艺特点及其优缺点,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5.
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制备和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Au体积分数分别为6%、15%、25%、40%、50%和60%的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薄膜的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由fcc-Au晶态纳米微粒镶嵌于主要为非晶态的MgF2陶瓷基体中构成,当Au体积百分含量由15%增至60%时,其平均晶粒尺寸由5.1nm增大到21.2 nm,晶格常数由0.399 84nm增大到0.407 43nm;随Au体积百分含量由6%增至50%,其颗粒平均粒径则由9.8nm增至21.4 nm.名义组分为vol.60%Au-MgF2样品中Au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62.6%,与设计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材料和方法来制造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生成一层硅纳米颗粒薄膜能够提升它的能量转化能力,并且减少电池自身的发热量,延长使用寿命。相关论文将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真空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Zn纳米颗粒薄膜,研究了工艺参数对薄膜形貌及晶体结构伯影响规律,给出了颗粒尺度和外形随Ar气流量,蒸发源温度,喷嘴尺寸形状和沉积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纳米Cu颗粒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方法,在表面沉积有方华膜的电镜载网上制备支撑纳米Cu颗粒;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TEM/ED观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u颗粒呈球状,其尺寸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当Cu颗粒的直径为2nm时,其电子衍射花样为弥散环;当其直径大于8nm时,则一般表现出晶体结构。具有晶体结构的Cu颗粒晶格常数随其直径大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收缩效应,与块状Cu材料相比,最大收缩量为5%。 相似文献
11.
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具有反常光吸收特性的纳米颗粒CU/SiO2复合薄膜。获得了在离子来参数一定时,基片温度、膜料的沉积时间和镀膜后的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这种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纳米颗粒Cu/SiO2复合薄膜的反常光吸收特性作了计算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智能化涡流薄膜厚度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智能化涡流薄膜厚度测量系统的组成、原理及控制关系,分析了保证测量不确定度很小的措施。指出了采用涡流测量薄膜厚度也是一种实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超窄带滤光片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详细地介绍了超窄带滤光片的制作技术.讨论了在基底材料选择、膜系设计以及膜厚监控等方面要求的特殊性,并给出了一些滤光片设计和监控的要求.它在空间遥感尤其是在闪电探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大功率脉冲激光纳米薄膜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95,(2)
讨论脉冲激光薄膜沉积技术的基本物理过程、独具的优点及可能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激光制备薄膜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论述以SiH_4 Ar N_2为源气体的PECVD氮化硅膜层绝缘与击穿特性。通过改变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比、沉淀时间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这些沉积工艺参数对Si_3N_4膜绝缘耐压性能的影响。在一定的沉积条件下,得到了耐压性能可与LPCVD工艺所沉漠层相比拟的优质Si_3N_4介质膜。在用AES对膜层微观成份分析的基础上,对Si)3N_4膜的三步沉膜机理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