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声波处理对绿豆富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富硒绿豆的吸水率、萌芽率,总硒含量、还原糖量、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绿豆富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和频次的增加,绿豆吸水率和总硒含量升高,萌芽率下降,还原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富硒绿豆的生长状况及各营养素的含量,为提高富硒绿豆的总硒舍量,最佳的超声波处理条件为,在绿豆浸泡阶段每1 h用超声波处理8 min.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苦荞和甜荞麦为原料,比较研究二者富硒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富硒萌发过程中,荞麦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硒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酶活性和GSH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甜荞和苦荞的变化总趋势相同。富硒萌发过程中苦荞的POD活性、GSH、MDA、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甜荞,而甜荞的CAT活性、SOD活性、总硒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苦荞。在富硒萌发72 h,苦荞和甜荞比籽粒总硒含量分别提高了6.95%和7.11%, 36 h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88倍和1.54倍, 24 h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59.14%和43.33%, 24 h后GSH含量分别提高了20.57%和46.60%等,说明荞麦富硒萌发后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三阶段减压贮藏工艺对采后绿芦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压冷藏为对照,通过对绿芦笋总糖、还原糖、非还原糖、膳食纤维、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及总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研究了三阶段减压贮藏工艺对绿芦笋采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阶段减压贮藏可显著抑制绿芦笋还原糖向非还原糖、膳食纤维的转化,延缓绿芦笋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可溶性蛋白的降解,降低总游离氨基酸的上升速度(P<0.05)。三阶段减压贮藏工艺可明显抑制绿芦笋采后衰老进程,延长绿芦笋保鲜期达50d,而常压贮藏保鲜期仅为25d。  相似文献   

4.
富硒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豆和绿豆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和喷淋浓度处理,研究富硒芽苗菜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和喷淋均可以显著提高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的硒含量,且绿豆芽苗菜的硒含量显著高于黄豆芽苗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硒水溶制剂喷淋和浸种可以提高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的生物量、轴径、胚轴长、胚根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分析,适宜的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和喷淋浓度进行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的生产,不仅显著提高了芽苗菜中硒的含量,同时促进了生长,提高了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善了品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北虫草摇瓶发酵过程中培养基营养成分及其代谢物质变化情况,测定了培养基的pH、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含量,探明了北虫草菌体生长、多糖及虫草素生成规律。结果显示: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的pH、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变化迟缓而后上升趋势;北虫草菌丝体及虫草素产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下降;粗多糖含量总体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香菇柄经过乳酸菌发酵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乳酸菌为菌种发酵香菇柄,与未添加乳酸菌的香菇柄作比较,测定发酵前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结果与发酵前相比,香菇柄经过发酵后总糖、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下降,总膳食纤维、蛋白质的含量上升,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分别提高了2.13倍和2.71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种类无变化,其中,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含量增加,半乳糖含量减少;水解氨基酸的种类无变化,总量略有提高,除赖氨酸外,各水解氨基酸经过发酵后含量均未有减少;游离氨基酸总量减少了31.72%,但部分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呈味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酸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芳香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结论本研究为开发乳酸菌发酵香菇柄的香菇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222-226
酸菜贮藏期间的褐变严重影响了感官品质。实验针对酸菜贮藏期间的褐变机理进行探讨。测定酸菜在褐变前后还原糖、氨基酸、还原性抗坏血酸、总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酸菜在发生褐变后还原性抗坏血酸、总酚、还原糖的含量发生显著性下降,氨基酸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性增高。实验证明,酸菜褐变包括抗坏血酸氧化、酚类化学氧化,不排除美拉德褐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更加关注膳食营养健康。在本研究中,为了分析经过GABA富化装置处理前后稻谷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组分变化,测定了GABA、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抗性淀粉和总淀粉等指标的含量。经过GABA富化处理后,精米中的还原糖含量由1.53 mg/g减少到0.341 mg/g;淀粉含量由746 mg/g减少到728 mg/g;而抗性淀粉含量由1.96%增加到2.30%;GABA含量由84.1μg/g增加到111μg/g;游离氨基酸含量由1 114μg/g增加到1 123μg/g;必需氨基酸含量由419μg/g增加到426μg/g。总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且蛋白质组成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机硒在硒强化糙米发芽过程中的有机转化,同时研究了硒强化对发芽糙米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处理后,发芽糙米中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随着硒浓度的增加、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干物质的损失量增加,α-淀粉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亚硒酸钠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高浓度明显会降低富硒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浓度硒对富硒发芽糙米有机硒含量、无机硒转化率、干物质损失率、发芽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增大,有机硒含量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无机硒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干物质损失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粗脂肪、粗蛋白和总糖先下降后升高。  相似文献   

11.
曹晶晶  木泰华  马梦梅 《食品科学》2022,43(18):134-142
选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us,Pp)、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及商业Lp(SZ)分别对甘薯淀粉加工浆液进行发酵,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甘薯淀粉加工浆液营养功能成分(蛋白质、灰分、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总酸、总糖、乳酸、短链脂肪酸、总酚、游离氨基酸)及感官特性(电子鼻、电子舌、气相色谱-质谱、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6 种乳酸菌发酵后,浆液中蛋白质、糖类、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及总膳食纤维含量显著下降;不同乳酸菌均表现出良好的发酵性能,发酵后浆液pH值从6.62下降到3.67~3.88,总酸质量浓度由0.29 g/100 mL提高至2.69~3.67 g/100 mL,且乳酸及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Lb和Lc发酵显著提高了浆液中总酚含量,分别提升了18.44%和17.78%;在发酵液中共检出16 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气相色谱-质谱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提升甘薯淀粉加工浆液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改善其风味和口感,其中Pp、St和SZ发酵浆液的总体感官品质最好。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乳酸菌发酵应用于甘薯淀粉加工浆液制备饮料的研发奠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油豆角冰温贮藏对淀粉与蛋白质降解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将军"油豆角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油豆角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高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0℃冰温贮藏的油豆角淀粉和可溶性蛋白降解的速度最慢,8℃次之,25℃最快;不同温度贮藏期间可溶性糖含量有差异,25℃贮藏油豆角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迅速降低,8℃贮藏油豆角可溶性糖消耗速度大于冰温贮藏,其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低于冰温贮藏的油豆角;冰温贮藏末期油豆角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大豆发芽过程中生理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大豆芽菜的生长加快,呼吸作用增强,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GABA含量升高,干物质含量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GABA的富集量与芽长(r=0.888)、呼吸强度(r=0.917),可溶性蛋白(r=0.878)和游离氨基酸(r=0.943)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和干物质含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915)。综合考虑大豆芽菜品质和GABA累积量等因素,大豆在30℃避光发芽5 d,是生产富含GABA豆芽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14.
梁红  唐超文  曾志成  柯辉鹏 《食品科学》2007,28(10):214-218
用富含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绿豆黄化幼苗,证明绿豆黄化幼苗能从溶液中吸收银杏黄酮,并引起某些营养生长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善绿豆芽菜的外观品质;银杏黄酮处理在提高绿豆芽菜黄酮含量的同时,降低其淀粉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添加0.3mg/LIAA可明显地促进绿豆黄化幼苗对银杏黄酮的吸收,大幅度提高绿豆芽菜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EGB水溶液处理绿豆黄化幼苗,生产高黄酮含量的保健芽菜是可行的。实验得出了高黄酮绿豆芽菜的生产工艺:即在25℃至30℃下,绿豆种子经清水精选后浸种12h,用含40mg/L银杏黄酮的EGB水溶液添加0.3mg/LIAA暗处理萌动种子48h,补充清水继续暗生长2~3d。  相似文献   

15.
用15 L发酵罐对松乳菇进行72 h高产菌丝培养并进行了全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用自动测定仪在线测OD值、pH,常规测定法对水分、灰分、粗纤维、膳食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锌、铁、锰、铜、钙、硒)和菌丝生物量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氨基酸和核苷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发酵72 h的过程中菌丝干重最高可达1.264 1 g/100 mL,菌丝鲜重的水分含量为87.97%。以干重为基础,灰分含量为4.2%、粗纤维含量为21.19%、膳食纤维含量为12.93%、粗蛋白含量为28.4%、粗脂肪含量为16.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75Bx°、总糖含量为16.76%、还原糖含量为11.72%、氨基酸含量为23 855 mg/100 g和核苷酸含量为2.04 mg/g。  相似文献   

16.
对绿豆(phaseolusradiatuslinn)在不同萌芽期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总糖外其余物质含量在萌发期均较对照增加。在萌芽13h后,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172.7%;萌发26h后,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9.2%和15.9%;萌发39h后,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54.8%和138%。在绿豆萌发后矿质元素增加较显著的有Fe、Ca、Cu和Zn。萌发达13h时,Fe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65.9%;萌发达39h时Ca、Zn、Cu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39.6%、27.7%和117.6%。结论:食用绿豆芽或对绿豆芽进行加工可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发芽对绿豆皮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测定其结构,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吸附胆固醇能力和吸附NO2 - 能力等功能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发芽处理后绿豆皮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增加3.40%,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13.62%。发芽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97±0.32)、(4.93±0.10) g/g、(4.79±0.11) mL/g,阳离子交换能力略有降低,为(0.47±0.02) mmol/g,吸附葡萄糖能力增加,为(8.37±0.18) mmol/g,吸附胆固醇能力增加,为(2.23±0.11) mg/(mL·g),吸附NO2 - 能力有所降低,为(3.92±0.09)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发芽可使绿豆皮膳食纤维表面出现更多孔隙和褶皱,有利于膳食纤维吸附能力的提高;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发芽没有改变绿豆皮膳食纤维的结晶度,较好地保留了膳食纤维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发芽没有破坏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官能团结构。绿豆经发芽处理后改善了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大部分功能性质,较好地保留了其结构,有利于绿豆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共发酵对薏仁米发酵液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增效性。以基础理化特性(pH、总酸、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多肽分子质量分布、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酚、总三萜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物质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比较分析LP、SC和LP与SC共发酵(LP+SC)薏仁米发酵液的差异。结果表明,与LP组和SC组相比,发酵结束后LP+SC组的pH分别降低了2.22%(P>0.05)和30.89%(P<0.05)、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3.79%(P>0.05)和49.87%(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28.81%(P<0.05)和8.69%(P>0.05)、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89%(P<0.05)和521.15%(P<0.05)、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7.15%(P<0.05)和13.06%(P<0.05)、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了6.35%(P>0.05)和13.59%(P...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杂粮加工利用途径,开发杂粮新食品,本研究以明绿豆为萌发绿豆粉原料,考察了萌发绿豆粉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萌发绿豆粉添加量最适范围为5%~10%,采用正交试验对面包制作配方进行优化得出:萌发绿豆粉添加量6%,酵母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黄油添加量9%,此时面包具有良好的品质与风味。与普通面包粉的粉质特性相比,当萌发绿豆粉添加量为6%时,面团的粉质特性差异不大,其吸水率升高为68.4%,面团形成时间缩短4.8min,粉质质量指数达145;且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58.6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少2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