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载银凹凸棒的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及其载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建荣  刘斌  何康 《硅酸盐通报》2008,27(5):1036-1039
本文以纯化的凹凸棒为原料,在室温下采用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载银凹凸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纳米载银凹凸棒晶体结构,发现纳米载银凹凸棒中凹凸棒晶面间距没有变化,同时有银的衍射峰出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形貌的观察表明,粒径为8~11 nm纳米银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到凹凸棒表面.样品的元素分析说明纳米载银凹凸棒中银含量为9.13%.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纳米载银凹凸棒的表征结果证明纳米载银凹凸棒与纯凹凸棒光谱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在凹凸棒上成功载银,并提出了其载银机理.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并经过表面有机化修饰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得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PP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表征表明所合成的沸石具有30~50 nm的均匀尺寸,载银前后的纳米沸石吸附实验表明沸石孔道内已成功地负载了一部分银。红外吸收光谱(IR)显示纳米沸石表面已成功地偶联上有机基团;热重(TGA)显示复合材料的热失重速率明显降低,热性能有一定提高;抗菌实验结果证明纳米载银粉体和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乳酸(PLA)切片和纳米载银磷酸锆颗粒共混制备纳米载银磷酸锆质量分数为20%的PLA母粒。将母粒和纯PLA切片按照不同比例共混熔纺制备PLA/纳米载银磷酸锆共混纤维。研究了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纤维束外部形貌,测试了纤维的力学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载银磷酸锆在纤维中有少量凝聚,总体分散均匀;随着纳米载银磷酸含量提升,纤维断裂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同时纤维的抗菌性不断增加。当载银磷酸锆含量达到1.5%时,纤维的断裂强度最大为0.85 c N/dtex,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99.9%。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东丽公司2013年1月29日宣布,已开发出直径仅150 nm的全球最细纤维(纳米纤维)。该纤维是属于长纤维范畴的聚酯纳米纤维,直径仅为普通衣料纤维的1/100。之前最细的纳米纤维直径为300 nm。该纳米纤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生物医用钛及其合金的生物活性和其他特殊功能,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和功能化。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TiO2纳米管阵列,再用真空浸渍法制备载银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载银TiO2纳米管阵列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阳极氧化法使钛合金表面形成高度整齐的TiO2纳米管阵列,其管径为150~200nm,管长为400~500nm,管壁厚为20nm,且纳米银颗粒沉积在纳米管的管口及管壁上,其粒径约为10~20nm。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银离子释放时间至少能够持续13d。该载银TiO2纳米管阵列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掺银复合颗粒.分析了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形成机理,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FT-IR)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等手段对Ag/SiO_2复合颗粒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颗粒(290 nm)尺寸均匀,近似球状,银颗粒(4 nm)均匀分布在二氧化硅表面,硅烷偶联剂KH-550影响了银粒子在复合颗粒中的分布状态,对Si-O-Si网络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有效抑制了复合颗粒的团簇程度.  相似文献   

7.
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糊精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绿色合成法制备了黄色银纳米粒子。用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研究银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用该法制备的纳米银最大吸收峰在418 nm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86 nm处,银纳米粒子颗粒呈球形,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20 nm,单分散性较好。该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纤维     
《化纤文摘》2012,(4):3-5
20124014银功能化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Klemencic…;Carbohydrate Polymers,80(2),p.426(英)用泥土填埋试验研究不同化学形式的银对防止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的影响。分别用尺寸为30nm的银纳米粉末(Ag-1)、分散的AgCl(Ag-2)和不同浓度的胶态银(Ag-3)处理棉织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颜色测试、拉伸强度、聚合度和远红外光谱测试降解度。结果显示,Ag-1强烈凝聚导致抗菌活性不够充分,这是由于受制于从银元素表面  相似文献   

9.
以3-氨基-1,2,4-二噻唑-5-硫酮(ADTT)和均苯四甲酸酐为原料,在四氢呋喃溶液中,70℃下酰胺化反应合成了2,5-二(5-硫酮-1,2,4-二噻唑-3-甲酰胺基)-对苯二甲酸(BtdyTA),收率74%。以NaBH4为还原剂,在AgNO3水溶液中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了表面修饰BtdyTA的银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仪(FTIR)和热分析仪(TG)对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测试了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抗摩减磨性能。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的银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0nm左右,无团聚现象;在质量分数不大于5%时,可较好分散于液体石蜡等有机溶剂中,作为一种新的基础润滑油添加剂,可使摩擦系数减小32%,最小磨斑直径减小39%。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中草药丁香、山茱萸、地榆和乌梅的提取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合成银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银纳米颗粒呈近球形,提高提取液的pH有利于获得粒径较小、分散性好、稳定性高的银纳米颗粒。进一步考察制得的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 IC)分别可达1.69和3.38 mg/L。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行筛选的具有强还原能力的菌株制备得到银纳米颗粒,所得颗粒的粒径基本在10 nm以下,主要集中在2~8nm.将生物还原过程进一步引入催化剂制备过程.得到负载犁银催化剂和负载型钯催化剂,并将催化剂分别应用于1,2一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CO氧化生产CO2以及蒽醌加氢反应中.  相似文献   

12.
载银复合纳米颗粒,作为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凭借其优异的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载银复合纳米粒子主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载银复合纳米粒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谈恒  肖洒  姚淑荣  熊春荣 《精细化工》2019,36(6):1210-1216
以介孔SiO_2球为模板、TiCl4为前驱体,采用气相生长法制备了直径为8~10nm的TiO_2纳米纤维,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异质结结构的CuO/TiO_2纳米纤维,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CO_2合成甲醇。通过SEM、TEM、XPS、UV-Vis、XRD、荧光光谱(PL)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纳米纤维较锐钛矿TiO_2纳米颗粒和商业TiO_2纳米颗粒(P25)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更加稳定。通过在TiO_2纳米纤维上负载CuO形成异质结结构后,进一步降低了催化剂的荧光强度,也增强了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在300 W氙灯照射5 h进行光催化CO_2合成甲醇实验中,P25负载CuO后,催化合成甲醇产量为676μmol/g-cat,而负载了CuO的TiO_2纳米纤维,甲醇产量达1791μmol/g-cat,较CuO/P25提高了16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还原法一步合成银纳米立方颗粒,并利用St?ber法制备了Ag@Si O_2纳米核壳结构,通过改变正硅酸乙酯(TEOS)加入量可调节Si O_2壳层厚度(7.5~33.0 nm)。样品吸收光谱表明,Ag@Si O_2纳米颗粒的偶极共振吸收峰相对于Ag纳米立方颗粒明显红移,但Si O_2壳层厚度对银纳米立方颗粒的共振吸收峰位影响不大。将Ag或Ag@Si O_2纳米颗粒掺入Na YF_4:Er~(3+),Yb~(3+)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通过微区荧光光谱研究了单个Ag或Ag@Si O_2纳米颗粒对周围Na YF_4:Er~(3+),Yb~(3+)上转换发光的等离子体增强。测得单个Ag@Si O_2纳米颗粒对红光和绿光上转换的增强因子分别为2.7和1.5,而单个Ag纳米颗粒只对绿光有增强。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及生物检测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银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在光学、生物和催化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是近年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银纳米材料的很多性能与其形貌密切相关,如枝状银纳米颗粒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较强,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裸露不同的晶面,导致其催化选择性不同。因此,控制合成特定形貌和结构的银纳米颗粒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银纳米颗粒形貌可控的合成方法,包括溶液还原法、晶种法、生物合成法、光诱导法、反应-扩散调控的动力学法和模板法等,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机理。重点介绍了基于反应和扩散调控的动力学方法,总结了其优点和普适性。调研了不同形貌银纳米颗粒在抑菌、局部等离子体共振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不同形貌银纳米颗粒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并对银纳米形貌的可控合成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东丽公司近日宣布,已开发出直径仅150 nm的全球最细纤维(纳米纤维)。东丽计划向服装和空调等厂商供应样品,以开拓更多用途领域。该纤维有望应用于高性能服装和过滤材料。此次开发出的是属于长纤维范畴的聚酯纳米纤维,直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生物模拟化学原位合成纳米颗粒的方法.利用马脾铁蛋白作为限制性反应器控制金属Co离子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组装成单分散的CoO纳米粒子.在碱性条件下脱铁铁蛋白限制性合成磁性CoO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元素分析(EDX)对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分析表征,颗粒尺寸在3~8nm范围.此外,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  相似文献   

18.
张立坤  张学云  张瑄 《合成纤维》2012,41(12):29-32
通过液相原位还原法(用乙醇还原硝酸银)获得了合有银纳米粒子的溶胶,从而制得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银纳米粒子/乙醇纺丝液;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了含有银纳米粒子的PVP纳米复合纤维膜.利用紫外光谱仪(UV-vis)对溶胶内银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纤维及其内部的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分布进行了表征,并且测试了该样品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可制取PVP/银纳米粒子复合纤维膜,该膜具有抗菌性.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一种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活性衬底,用于微量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采用醋酸纤维素(CA)/丙酮-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作为前驱液分散银纳米立方体,利用丙酮促进银颗粒适度团聚,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大面积银立方体/CA纳米纤维.由于团聚态银纳米立方体之间的等离子体耦合作用,复合薄膜具...  相似文献   

20.
海国冉  程崟家  张爱清 《精细化工》2021,38(9):1798-1807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合成直径约为100 nm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MSN)作为药物载体,采用物理包埋法和原位还原KMnO4生成二氧化锰的方法实现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MnO2的有效负载.此外,利用肿瘤靶向性功能肽(PEG-R7-RGDS)末端的氨基与醛基修饰的HMSN(HMSN-CHO)形成席夫碱,合成pH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通过TEM、激光粒度仪、FTIR和XRD对合成材料形貌、粒径、结构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HMSN呈球形中空结构.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在模拟的肿瘤酸性环境(pH 5.0)中具有明显快于在模拟生理环境(pH 7.4)下的药物释放行为.此外,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OX/MnO2@HMSN-imide-PEG-R7-RGDS可以靶向进入宫颈癌细胞(HeLa)并快速释放DOX.与此同时,纳米载药颗粒中的MnO2和肿瘤细胞中高浓度谷胱甘肽(GSH)反应产生具有类芬顿反应效果的Mn2+.Mn2+与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H2O2反应生成?OH,发挥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化学动力学治疗与化疗相结合能对HeLa细胞产生很高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