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冷喷涂的多孔钛与钛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冷喷涂技术的优点,结合喷涂后热处理开发了一种新的多孔钛与钛合金制备工艺.研究了热处理对所制备多孔钛与钛合金块材的组织与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多孔块材的气孔率与粉末本身及喷涂条件有关,气孔率在10%~50%之间变化.热处理态的气孔率代表了冷喷涂制备块材的实际气孔率.所得多孔块材喷涂态的结合强度在10~30 MPa之间变化.热处理后粒子间接触界面通过扩散达到冶金结合,多孔块材的结合强度均明显增加(超过55 MPa).  相似文献   

2.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WC-12Co涂层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在经过磨抛处理的45钢基体光滑表面制备WC-12Co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对扁平粒子和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结合机理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涂层内部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是以机械结合为主,还伴有部分冶金结合、物理结合和扩散.高速的未完全熔化的喷涂粒子射流在撞击基体时,硬质相WC能够嵌入到基体内部,与基体互相咬合,物理结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发动机铝铁双金属缸体中铝合金基体与铸铁缸套结合不紧的问题,研究了石膏型铸造缸体成型过程中铝铁双金属界面结合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预热温度、不同的热浸铝温度和不同的热浸时间对铝合金缸体与缸套界面结合的影响.通过宏观和微观界面结合分析、界面缝隙率分析以及结合强度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预热温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温流变仪对溶胶-凝胶结合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不同剪切速率、剪切时间、测试温度、不同浇注料含水量及浇注料颗粒组成条件下溶胶-凝胶结合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同时也对溶胶-凝胶结合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与其它结合方式的耐火浇注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还将耐火浇注料流变性能与其施工流动性进行了联动研究.研究表明传统水泥结合高铝质浇注料的流变曲线是宾格汉姆型,而溶胶-凝胶结合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曲线属带屈服应力的假塑性流体.而流变实验结果与浇注料的施工流动性吻合得较好.还基于流变学实验结果得出了改善高铝质浇注料流变性能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酸洗对钕铁硼磁体电镀镍层防护失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酸洗工艺对电镀镍镀层与烧结钕铁硼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酸洗之后,钕铁硼基体表面层变成了疏松结构,表面的显微硬度降低,镍镀层与钕铁硼基体结合强度随酸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通过分析剥离层的横截面发现,镀层与基体的剥离面位于钕铁硼基体内部,而不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采用垂直拉伸的剥离方法测量结合强度,表面和断面形貌通过SEM进行观察,利用维氏硬度计测量钕铁硼经过酸洗后的表面维氏硬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镀层厚度对Co基串珠工作层胎体与基体之间结合力的影响.自行设计一套单颗串珠剪切力检测装置,并对工作层与基体之间的剪切力进行测量,以表征工作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能.借助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观察了界面附近的组织显微结构并测定其元素分布.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胎体剥离面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镀铜基体烧制成形的串珠,相比无电镀基体的串珠绳锯,可有效地增强基体与工作层之间的结合性能;随着金属镀层厚度的增加,串珠工作层与基体结合面剪切力值和结合强度值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值与无电镀基体相比分别增加了20.9% ~ 35.4%和31.1% ~57%.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喷砂工艺和热喷涂铝过渡层对聚全氟乙丙烯(fluoroethylenepropylene,FEP)涂层与钢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处理后,涂层和基体结合强度随基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先增后降.采用热喷涂工艺在钢基体上制备了铝过渡层,用扫描电镜和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究了喷砂以及铝过渡层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用拉开法测定了FEP涂层和钢基体的结合强度.铝过渡层具有粗糙多孔的表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 FEP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8.
火焰喷涂尼龙1010涂层强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平面火焰喷涂,设计了一套简单、方便的平面结合强度拉拔实验模具及配套夹具,用于测量火焰喷涂聚合物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实验值与理论分析相符,当拉拔试件活塞直径为2mm左右时,比较适合用于火焰喷涂聚合物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的测量.证明这套模具在评价火焰喷涂聚合物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研究了黏土-长石-硼玻璃系烧熔结合剂刚玉陶瓷磨具的显微结构,分析了磨料中的杂质特征,并对磨料与结合剂之间的反应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烧熔结合剂呈基本均匀的玻璃状态,结合剂与磨料在界面上结合紧密.棕刚玉磨料中的杂质有TiO2、ZrO2、Fe2O3、MgO、Na2O、K2O等,并以T...  相似文献   

10.
在超硬工具的烧结过程中,由于结合剂与磨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不同,容易在其界面处产生应力,进而降低工具的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同一成分的普通陶瓷结合剂与纳米陶瓷结合剂的对比实验,运用抗折强度实验、SEM 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粒度及结合剂类型对界面应力的影响.并将高强纳米陶瓷结合剂粗粒度超硬工具应用于工业化.结果表明:随着超硬磨粒...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球扁钢、L型钢生产效率及成材率偏低的问题,从球扁钢、L型钢生产线设备选型与布置、轧件断面冷却不均、冷床预弯等方面围绕球扁钢、L型钢的长尺生产进行了技术分析。采用推钢式加热炉取代步进式加热炉、BD1+BD2+3机架水平连轧的布置形式、终轧后设置喷雾嘴对内侧表面进行强制冷却以及增加冷床预弯功能,可有效解决球扁钢、L型钢的长尺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锰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由于化学、物理、力学等性能差距较大 ,所以焊接难度较大 ,论文Ⅰ和Ⅱ分别将高锰钢和高碳钢各自的焊接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 (SEM)分析、能谱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验 ,确定出了高锰钢焊接及高碳钢焊接的方法 ,为高锰钢产品的焊接或高碳钢产品的焊接提供了实用可行的焊接工艺。论文Ⅱ还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直接焊接、加单侧过渡层焊接、加双介质过渡层焊接的试验研究 ,制定出了高锰钢与高碳钢焊接的最佳工艺规范 ,同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 ,为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焊接介质,采用等离子弧堆焊结合闪光对焊的方法将ZGMn13钢和U71Mn钢加焊接介质进行焊接。结果发现ZGMn13钢热影响区内无碳化物析出,U71Mn钢热影响区内无马氏体产生。中间介质为单相奥氏体组织,熔合区存在大约10%的δ铁素体  相似文献   

14.
节约型钢铁材料及其减量化加工制造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王国栋  刘相华  吴迪 《轧钢》2006,23(2):1-5
为开发新一代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提出在其主要环节的材料加工过程中,应实现添加合金元素减量化、生产工序减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减量化,以生产节约型钢材。同时介绍了东北大学等单位在开发减量化板材、棒材、线材及管线钢、双相钢、TRIP钢、硅钢、高强度汽车用钢、环保型钢材等过程中的新思路及采用的新工艺、新流程。  相似文献   

15.
朱敬华 《轧钢》2006,23(5):66-68
简要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的生产设备概况;为在普碳钢生产线上生产轴承钢、阀门钢线材,通过合理控制加热、轧制、控制冷却工艺,不仅使设备运行稳定,而且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外形尺寸、性能等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超级钢和低碳钢的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其热影响区晶粒尺寸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定量地表明,超级钢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比低碳钢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小,超级钢焊缝比低碳钢焊缝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锈钢包钢在红壤中的电偶腐蚀行为,采用SEM、XRD观察分析试样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不锈钢-碳钢电偶对的形成加速了阳极金属材料的腐蚀,随着电偶对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加,电偶电流逐渐增大;不锈钢在浸泡45d后基本没有发生腐蚀,而碳钢则发生了极严重的全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探讨了成分、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现场应用表明:其使用寿命是高锰钢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薄鑫涛  唐在兴 《热处理》2012,27(4):68-72
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及日本、奥地利、法国等国家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的发展,包括钢号及其演变,某些钢的化学成分、性能,提高钢材质量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探讨了成分、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现场应用表明:其使用寿命是高锰钢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