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渠滔  程云杉 《华中建筑》2008,26(4):79-82
对于民居范例的空间解读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探究,而且也应是重新思考现代建筑本质问题的一次契机。该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百万庄园为例,从空间的格局、组织、塑造和美学等视角对这一中原古建筑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康百万庄园的发展历史、整体布局、建造技术及建筑文化内涵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中原古建筑的发展、建筑布局的思想、建造技术的水平和当时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认识康百万庄园,爱护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3.
从实用性陈设和观赏性陈设两个视角分别论述了康百万庄园室内陈设品的风格特征及陈设规律,对于明清时期河南地区庄园建筑的室内陈设风格及陈设规律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是先人对空间艺术的思考和利用,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以康百万庄园建筑群为例对其空间组合进行解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思考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民居设计的新路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南村的洛河岸边,坐落着典型的封建堡垒式建筑群——康百万庄园,“康百万”是对以康应魁为首的康氏家族的统称,而康百万庄园是明清时期曾经富甲一方的康氏家族的生活场所。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明朝晚期,历经康家十二代,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代四百余年的经营建造,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这座庄园依山傍水,由19个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建筑群构成,建筑面积6.43万m^2,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房屋,如今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主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部分。  相似文献   

6.
孟杰  彭堃 《中华民居》2014,(9):40-64
很小的时候,我便已对影视剧里的那些庄园深深着迷,这种好似天生的吸引,常常令我在夜色布满大地的静谧里久久难眠,也期许着某一日可以一睹它们的风采。若是问我泱泱中华,何处的庄园最值得一看,我第一便想起康百万庄园。至于原因,大概在我的心里,它的存在本身该是一场向天地彰显力量的哑剧,砖石、木础、椽角、飞檐作了仓颉字码,它们轻易又轻盈地勾勒出了四季轮转的剧本。我想,也惟有最震撼心灵的美丽,才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从结构技术的角度阐述了康百万庄园建筑的特征,总结了庄园建筑的结构类型、细部构造等,展示了康百万庄园的建筑技术特色,以期有助于对庄园建筑价值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徽州民居村落以其明清风格的犹存不废吸引了众多的游访者,而其中丰富多彩的建筑雕饰,更是因雕作手法的高超和文化内涵的深厚而备受人们关注,成为徽州民居蜚声中外的一大特色。 汤显祖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已可见其自古而来的魅力。徽州地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自然环境优美,又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程朱故里,东南邹鲁”之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鹅项岭礼园和盘溪花园秘室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的近代石构房屋室内外的雕刻图形及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处建筑雕饰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和装饰艺术珍品所具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代表说到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乔家大院》,让我们认识了地处美丽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其实,在河南省郑州市也有个这样的庄园——郑州辖区内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距市区4公里左右的康百万庄园,虽然没有乔家大院的  相似文献   

11.
陈果  张霁 《重庆建筑》2015,(2):26-28
探析巴渝庄园建筑的防御效能,对于研究巴渝防御型民居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变化,也可用于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同一类型建筑防御效能的差异。文章对重庆涪陵区石龙井庄园的防御性能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集成进行定量评价,以此探析巴渝地区的庄园建筑防御特色。  相似文献   

12.
架上绘画的画家们不满足以架上绘画为载体来表现眼中的世界,而是逐渐地将对相关艺术门类的研究作为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方向,即进行建筑空间的创作,从而形成所谓的“绘画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李睿 《重庆建筑》2006,(2):25-28
作者通过调研重庆涪陵区青羊镇陈万宝庄园(建于清朝末年的民居),试图从建筑造型,总体布局,单体结构,建筑功能,构件、细部及空间特点等方面说明和阐述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并借此提出希望: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和建筑文化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适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倪亦南 《中国园林》2004,20(12):63-66
从美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探讨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多为几何式园林,讲究规整、对称,强调人工美;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具有自然性、曲折多样性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华中建筑》2007,25(2):17-20
剖析了"建筑艺术的自律性"、"建筑艺术的他律性"、"建筑表意"这三个概念的理论内涵,指出后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外延.建筑艺术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自律性可以作为建筑艺术独立的价值追求,但建筑的表意应该符合建筑艺术自律性的要求.自律性和他律性在地位上平等,但自律性在逻辑上优先,二者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石雕制品因较好的耐久性,通常更利于保存建筑群的时代信息。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核心区在经历火劫和重建后,就沿用了大量制作于乾隆时期的石雕制品,其中建筑基础、台基、栏板和望柱具备尤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现存排云殿、佛香阁台基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排云殿台基是在原大报恩延寿寺大雄宝殿的台基基础上改造而成,而佛香阁台基则全部拆除重建。这一认识从实物资料的角度对颐和园营建档案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火墙式火炕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炕是北方村镇最广泛使用的采暖方式。旧式火炕存在炕面温度不均匀、室内热环境差和室内空气品质差等问题。火墙式火炕具备火炕和火墙的双重热工性能,不需要辅助设备即可满足采暖要求,是经济环保型的火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本文以大连瓦房店一户农宅为对象,采用实地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火墙式火炕的热工性能及其作用下的室内热环境。结果表明,火炕以辐射散热为主要形式,约占总散热量的60%;火炕中增加火墙结构,可提高炕面温度的均匀性和火炕的即热性,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仍可使室内温度维持在15~18℃。  相似文献   

18.
火墙式火炕炕体传热特征及内部烟气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炕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解决农村采暖问题、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和提高室内热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火墙式火炕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火炕内部烟气温度分布、烟气物理性质、烟气流动特性,以及烟气和火炕本体热量分布,为火墙式火炕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低流速下烟气流动换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火炕内部烟气温度主要分上、下两层,烟气质量流速维持在0.05~0.065kg/s,烟气所带热量的60%~80%传给了炕体本身,炕本体效率可高达80.5%。存在的问题是排烟损失和通过火墙正下方地面的热量损失较多,火墙式火炕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1840年厦门开埠,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开始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其中,风靡全球的Art Deco,以其挺拔明快、富有装饰性的特征迅速成为该时期厦门新建建筑的主流风格之一。1949年之后中国建筑界与西方隔绝交流30年,但此阶段Art Deco却在厦门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继续发展变异,形成独具特色的厦门式折衷地域主义Art Deco风格。本文从厦门主要Art Deco风格建筑入手,对厦门近现代建筑之Art Deco的起源、发展、变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谦  高伟  李晓雪 《华中建筑》2015,(3):161-165
该文基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探讨了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从文化空间的概念出发,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如何构建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新功能内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作为案例,探讨新功能内涵的具体实现方式。该馆以岭南传统园林作为主要的空间特征,拓展了一般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和功能架构,以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作为功能的六大板块。通过案例分析体现了在广州市粤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对新博物馆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