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济南模式"的让普通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活动中来的"百姓城管",构建了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新模式,即服务在先、管理在后、执法在最后,为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再强势的城管不可能"赶尽杀绝"小商小贩,再弱势的"商贩"也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一个城市的城管和商贩之间应有个互容度,政府就是要在城管超强管理的"过度"和不作为的"欠度"中找到"适度",即市容秩序的均衡容忍度。为此,成都高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设计了《市民对小商小贩看法调查问卷》与《小商小贩调查问卷》。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他们认为,小商小贩是伴随城市发展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政府应加以管理,但管理不仅要依法,而且还要"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与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与发展演变,证明了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和网络形成,对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以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生活幸福指数进步的重要动力。目前,轨道交通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公交出行日渐成为"主旋律",交通拥堵在缓解中,有力促进了武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增强了"三镇三城"的"同城效应",跨江工作、跨地区居住生活再不遥远;乘坐轨道交通的人越来越多,道路交通拥堵会逐步缓解;地铁连接了"公铁水空",使武汉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换乘枢纽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大量减少空气污染,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对健康生活态度的回归,城市步道建设日益增多,但也存在重工程、轻环境;重标准、轻特色和重通行、轻生态的问题。根据"城市双修"的指导意见,城市步道设计应是"服务市民生活、改善出行条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空间",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生态友好",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在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案例中,上述指导意见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通过多规融合、将步道纳入城市景观体系,引入生态设计,整合绿地系统,提高可达性和设施的完备性,凸显地方特色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步道的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市民能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需强化和维持城市的竞争力。但是,目前的后工业社会环境已不能满足市民的生活质量要求,所以要求我们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战略——亲环境、参与性、市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有机结合、产出新的经济附加值——来实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发展到让一个城市环境成为了一个城市的门面,做好了城市环境可以让整个城市的生态都焕然一新,由此可见,在一个城市规划中处理好环境问题是首要的重点,对此,本文将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科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中国现代漆画的文化属性决定意境是衡量漆画美的重要标准。漆画家要在创作中努力营造意境,在艺术体验阶段要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激发出创作动机;在艺术构思阶段,要始终以营造意境为构思的中心绘制画稿;在艺术传达阶段,要寻找到独特、恰当的艺术传达方式,创作出情景统一、意境优美的漆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从阐述宜居城市的内涵出发,提出乐居是宜居的最高境界,并进而在此基础上,透过环境美学的视野,分析了山水城市理念与城市乐居追求的内在关联,指出环境美学试图营造的让人乐居的理想居住环境,实际上与山水城市的理念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安全是一种刚性需求,它与网络舆情的联系越来越凸显。从消极的方面看,网络舆情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危机,即放大了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风险,损害了城市政府的公信力和维稳力,不利于培养理性的市民。其成因缘自城市化及城市自身转型带来城市网络舆情的增加,网络上负面舆情更易跟风传播和人为推动制造出泡沫化网络舆情等。为此,必须加强城市民生建设,让市民有获得感;必须发挥政府、中介组织和市民的合力,走向善治善引、共筑网络舆情防火墙等可能路径。在引导治理的过程中,要借网络舆情反思自身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逐步消解这些不足,消除舆情发生的可能触点、燃点,化危为机,逐渐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网络舆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规划陷入了一种"过专业主义"的怪圈,很多城市总规、城市控规、城市强规,往往与实际的城市生活需求无关。事实上,城市规划应满足城市三大基本功能"神圣、安全、繁荣",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与市民文化性格的精准判断之上;必须时刻关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必须体现社会公共利益首位性原则。与此对应,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到人的便利性与共享性,必须有全局意识和良心,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跨学科融合则应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住环境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景观设计要以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丽江古城传统民居环境的古今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丽江古城独特的生活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参观古城的人。无疑,丽江的发展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对于改造我们的城市现状,创造新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可以给予重要的启发。将从两方面具体分析丽江古城独特人居环境的形成:首先分析丽江古城自然而生态的城市环境,并提出对现代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建议;其次分析了丽江开放而自由的古城空间,其中还分析了这两方面对于营造丽江生活氛围所起到的作用。丽江古城独特的生活氛围正是我们现代城市建设中所缺乏的,是人们所渴望得到的。但刻意去模仿或者照搬丽江的模式,是绝对不会产生相同效果的。只有深层次地理解了古城空间与建筑所体现的精神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丽江古城的魅力,也才能从中真正获得对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城市老人居住方式及其建筑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人口老龄问题日益突出。老人的居住方式即“老有所养”问题是所有老人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运用老年社会学,住宅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在探讨老人生活心理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数学统计来分析,总结城市老人居住方式现状,意向等内容,提出理想的城市老人养老形式。所研究的是针对城市老人居住方式及其相关的居住建筑形态方面的内容,即从建筑角度来探讨“老有所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园林和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净能力及自动调节能力,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被称为"城市之肺"。其在保护和恢复绿色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环境的关键,也是现代生态设计的新的发展趋势。聊城市双庙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锦绣江南"为主题,在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出广场景观区、滨水景观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生态保健区6大功能区,打造中心水景景观带,设计江南水田、绿上心头、绿之舟、绿影长廊、绿野仙踪、落樱花园、绿之源泉7大主要景点,形成"一轴六区七景"的空间格局,营建一个具有聊城江北水城特色并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融其一身的现代生态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15.
参与伦敦市政府城市规划工作7年多的罗宾·汤普森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城市的根本还是人,城市要让人安居乐业,必定要有亲和力,“人们的城市生活不能被街道、车流或高楼主宰”,而是要提供给人更多的舒适空间、更便利的生活设施、更绿色的居住环境、更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住区景观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分,不仅起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作用,而且能够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具有生态美和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逐渐成为人类理想聚居地。济南丰奥家园居住区景观规划概念设计,以"文庭馨苑"为主题,以基址现状条件为基础,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以营造融合区域文化特色的近自然居住区景观为目标,遵循文化主导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生态优先原则,规划出主入口景观区、植物观赏区、中心景观区、文化展示区、康体健身区、滨水休闲区、安静休憩区、老年儿童活动区八个功能分区,形成"一轴、两大区块、八个功能分区"的空间布局,营建了舒适安全、水木清华、清雅脱俗、亲切温馨的聚居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景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公共空间的人工水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环境、吸尘、降噪、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工水景的设计普遍缺乏文化内涵,忽视了人的感受,使其不但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对城市环境和生态造成了破坏,为市民所诟病.因此,在设计中应贯彻人性化方针,遵循生态原则,明确设计主题,体现地域特色,以营造出富有特色、吸引市民的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景.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社区,是人类优化生活场域与环境关系的绿色理念。从生态层来获得对居住环境的重新认识,并透过与环境的共生,在居住区的改造和建设中引入"居住生态化"的观念,目的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精神及文化等层面都能永续经营的城市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文字案例教学法的延展、深化与超越,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充实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必须做到"五适",即适量、适序、适度、适势与适时。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住环境规划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的居住环境是技术上的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居民生活消费环境的综合体,因而,这种居住环境具有着多重性的要求。满足这种多重性的要求,是城市规划所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