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肃二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二十一冶金建设公司)是有色系统的大型施工企业。1997年开始贯彻ISO9000族质量体系标准,并于1999年12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认证,此后,又顺利通过了2000年度和2001年度的监督审核,目前已开始全面进行2000版转换工作。通过4年的贯标认证,推动了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施工质量大大提高,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承揽业务不断增多,产值逐年递增,2000年产值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创二十一冶历史最高水平。在近4年承建的81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2000版1S09000族标准的构成核心,在分析2000版ISO9000族标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学习、宣传、贯彻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3.
质量管理体系新版标准GB/T19001-2016/ISO9001-2015已于2016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标准在形式、结构和内容上都有重大变化。根据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关于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换版工作安排的公告》和认证公司等其它相关部门发布的标准转换要求,2018年9月15日前以ISO9001:2008标准颁发的认证证书均为失效,所有获证客户应完成转换认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换版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阐述如何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在企业中做好体系标准的转换工作,从而阐明了换版工作对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江海亮集团自创立以来就在经营管理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的质量意识,海亮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换版转换认证,股份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正进  相似文献   

5.
ISO9000族标准自发布以来,质量体系认证作为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大部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一、质量体系认证与企业管理内涵相容 通过对ISO9000族标准和企业管理实质内涵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1.最终目的相同。质量体系认证就是通过严格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增加市场份额,达到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的  相似文献   

7.
由山特维克可乐满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并于1990年投放市场的可乐满Capto 刀柄将很快成为全球ISO标准。这项ISO认证申请在2007年年底由该机构认证部门核准,并在2008年第二季度正式实施。Capto系统的独特结构使其不仅适用于车削、铣削和钻削,也适用于多任务机床,即刀具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机床之间转换。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29日,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经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技术委员会认证评定部根据国际惯例,针对该院质量体系认证(该院于1998年9月9日获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报告进行认真审议后,确认该院质量体系满足认证规定的要求,具备保持认证注册资格的条件。为此,该院获准继续保持使用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权利和义务。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获准保持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焊接》2005,(8):80-80
湖南省永州市哈陵焊接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生产焊接材料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熔炼焊剂、烧结焊剂.气保焊丝、埋弧焊丝等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国内独家采用微机控制熔炼过程,质量稳定。HJ431连续19年获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称号,公司通过了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船级社认证。  相似文献   

10.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厘清其认证标准对于工作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包含八个方面内容,其中"毕业要求"既是培养目标达成的有效支撑点,亦是其他各个环节开展相应工作的出发点。对照卓越(三级)标准和合格(二级)标准"毕业要求"这一关键指标的文本,可以较为全面地概括出卓越标准蕴含的拓展性、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四大特质。这些特质是引导师范类专业持续改进和辅助师范生角色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0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certificationplaysaveryimportantrole whencompaniesparticipateininternationalmarketcompe tition.AsChinaisgettingstrongerattheaspectsofpoli tics,economy,scienceandtechnology,theopportunities thatChineseweldingfabricationenterpri…  相似文献   

12.
白云良  戴万福 《焊接》2004,(9):40-42
回顾了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开展国际资质焊工培训和考试的历程和取得的业绩,对DIN8560钢焊工考试标准、EN287焊工考试标准、ISO9606和国际焊接学会(IIW)焊工规程做了简要介绍与比较,分析了国际焊工和ISO9606焊工考试标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已发布的5个标准简况、ISO/TC207正在起草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我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的原则和计划;指出了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我国超声衍射时差(TOFD)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检测机构、检测标准、检测研究和应用情况等。目前,有21个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了开展TOFD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中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已经对100多个检测人员进行了专门的TOFD技术培训与资格鉴定。有2个压力容器制造厂和3个检验检测机构已经制定了TOFD检测企业标准。我国的TOFD技术国家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TOFD检测技术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欧洲磨切工具安全组织oSa有45个成员,生产世界70%的手持磨切工具.oSa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要求oSa成员为市场提供安全产品.oSa认证针对体系,认证对象是组织而不仅是产品.oSa概念不但依据EN13236标准认证产品,而且强调生产设备、安全测试、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监控,提高企业交付安全产品的综合能力.oSa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成为安全象征.DSA和MPA认证已经落后于磨切工具安全性发展的国际趋势.oSa概念发展迅速,一旦oSa伴随EN13236上升为欧洲新的强制性安全措施,将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遵守oSa规则,加入oSa组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信誉,是我国金刚石工具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德在焊接人员培训体系与焊接企业认证体系的多年合作为中国焊接体系与国际接轨、获取国际焊接学会授权奠定了基础;CANB,ATBs获得国际授权后,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养模式,促进国际焊接培训体系在国内的推广实施,20年来累计为国内培养了25000多名国际资质焊接专业人员(不含ISO 9606焊工等)。CANBCC获得国际授权10年来累计认证企业近600家,提升了焊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焊接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宇飞 《无损检测》2007,29(3):155-158
介绍JB/T7523-2004,JB/T4730.4—2005,GB/T18851.2—2005和HB7681—2000等标准对渗透检测材料的分类,以及对灵敏度等级的验证方法。通过比较有助于渗透检测人员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推进渗透检测方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为应用背景,在实现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焊接工艺指导书WPS等进行编制、捡索、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根据JB4708—2000“钢制压力客嚣焊接工艺评定”和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等行业标准,由PQR或WPS智能推理生成焊接接头工艺卡以及对焊接材料消耗的计算和汇总,最终生成指导焊接生产的焊接工艺规程。同时.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和文档编制流程管理.使系统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丁兵 《无损探伤》2021,(2):21-33,41
介绍新版焊缝射线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旧标准的差异,阐述新版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联性,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该系列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其中主要政策有四个.这四个政策是2002年和2005年相关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这些政策和以前相关政策相比既有继承也有革新.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观点出发,这四个政策在资助标准、资金来源、运营机构和资助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仍有不足.具体表现为,资助标准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变得有可能更不利于家庭困难学生,资金来源地方化和有关资助人数的规定变得相对模糊,运营机构尚未制度化,把民办高校学生纳入资助范围但缺乏相应的合理制度设计.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