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红车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红车地区古生界火山岩是下步勘探的重要战场。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从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储层入手,研究了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类型和储集物性。研究认为,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储集性能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表现出严重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影响火山岩储层的主控因素,认为岩相、构造运动、风化淋滤作用是影响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突破性进展,火山岩储层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外火山岩储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集空间的演化特征以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火山岩储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岩性岩相、喷发环境,外因包括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内因奠定了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外因对储层的储渗性能有明显改造.最后指出了火山岩油气储层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梅梓  葛熙  刘睿  罗梦原 《天然气技术》2014,(2):14-17,24
HC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近几年在石炭系火山岩中不断有油气发现,显示了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从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等方面对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储层基本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和裂缝;孔隙结构分为原生孔隙型、次生溶孔型、裂缝型和次生溶孔一裂缝复合型4种类型;储层孔隙性最好的是凝灰岩、渗透性最好的是安山岩;储层主要受到构造作用、岩性岩相、成岩作用、风化作用4种主要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4.
长岭凹陷深层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岭凹陷深层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其油气成藏受多种因素制约,对其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是下部勘探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以往勘探成果的分析认为基底断裂的主控作用明显,不仅控制了二级构造带和大型隆起、背斜构造的形成和分布,同时控制了该地区两大类油气藏即断层-岩性油气藏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火山岩储层是深层的主要储层,是深层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深层成岩作用使砂岩储层和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分异明显,降低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却保持了火山岩储集体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5.
形成环境是影响火山岩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判别火山岩形成环境对指导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宏观微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可以从岩石学相标志、古生物学相标志和地球化学相标志判别火山岩形成环境,陆上与水下环境形成的火山岩发育不同的岩性组合和宏观微观结构构造特征,腕足类等各种海相化石都是水下环境火山岩的典型标志。在地球化学方面,可以利用氧化系数(OX)等无机地球化学参数和甲藻甾烷、三环萜烷、正构烷烃等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判断火山岩的形成环境。不同形成环境对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差异显著,陆上火山岩储集空间组合更丰富,原生储集空间更大,且淋滤溶蚀改造作用对储集性能的改善更显著,其储集性能好于水下火山岩。该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形成环境火山岩的判别标志及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机理,为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因环境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类型主要包括碎屑岩、云质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溶孔和裂缝;碎屑岩储层整体为低—中孔隙度,平均值为7.32%,粒内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云质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62%,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2.60%,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物性较好的储层含油性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不同类型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该研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下步勘探部署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克百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但缺乏系统研究,对物性控制因素也认识不清。通过最新的岩心、薄片观察及大量物性测试,对其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储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以及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原生孔缝及次生孔缝;孔隙结构表现为分选差、孔喉半径小、歪度细;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表明,其物性主要受控于岩性或岩相类型,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的储集物性相对较好;风化淋滤及溶蚀作用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矿物充填作用对火山岩储集物性具有强烈的破坏,是导致玄武岩物性变差的根本原因;构造作用通过形成构造裂缝和不整合面亦可改善火山岩储集物性。二叠系地层中各不整合面以下短距离内的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储层是未来研究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8.
红车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随着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在石炭系火山岩中不断有油气发现。本文从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等方面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孔隙性最好的是火山角砾岩和砂砾岩,渗透性最好的是凝灰岩;储层岩石的含油气级别较低,绝大部分为不含油,储层绝大部分为干层或水层,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储层有油气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类型主要包括碎屑岩、云质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溶孔和裂缝;碎屑岩储层整体为低-中孔隙度,平均值为7.32%,粒内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云质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62%,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2.60%,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物性较好的储层含油性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不同类型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该研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下步勘探部署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研究区火山岩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演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区内6种火山岩的岩性特征及4个亚类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深入分析了区内主要的火山岩储层如安山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等的孔隙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认为火山岩原生孔隙因连通性差而不能形成有效储层,而经过后期改造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和构造运动将大大改善火山岩的储集性能而成为有效储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火山岩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分为火山岩的形成阶段、风化剥蚀淋滤阶段、埋藏和构造作用阶段、溶蚀改造作用阶段和油气聚集成藏阶段5个阶段,并以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例,建立了火山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储层中的一种重要储集空间——气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的勘探已越来越明确地揭示出火山岩是断陷盆地内一种重要油气储层。随之在火山岩储层研究方面也投入了较大量的精力。普遍认为,火山岩储层基本以裂缝型为主。但作者近年的研究认为,气孔也是火山岩储层中一种重要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刘菊 《海洋石油》2015,35(1):47-51
孔三段火山岩油藏逐步成为潍北凹陷的一个油气勘探亮点,储层物性是油气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结合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试资料分析等手段对孔三段火山岩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火山岩相、构造及风化淋滤作用是火山岩储层物性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火山岩相控制了气孔发育带,是储集空间演化的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形成裂缝,提高火山岩孔隙的连通性;风化淋滤作用形成风化带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根据三个因素对储层的影响程度,建立了火山岩储层的三角形评价方法,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分为四大类。该研究成果对孔三段火山岩储层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分类评价方法对相似地区的火山岩储层评价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侯英姿 《特种油气藏》2003,10(1):99-102,105
杏山-莺山地区火山岩地层中相继发现火山岩气藏,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的一个油气勘探新领域。通过运用火山岩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压汞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并分析其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储集空间主要由宏观缝洞系统和基块孔缝系统共同组成。其控制因素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火山喷发作用、构造运动作用以及成岩-表生作用。本研究对松辽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火山岩油气储层地质学——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含油气盆地火山岩中剩余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火山岩油气储层研究的核心是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和命名的规范化,以及火山岩储层形成演化机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等,其中,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是关键。火山岩油气储层地质学是研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构造环境、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储层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火山岩油气储层地质学的提出有助于推动火山岩油气储层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动火山岩油气储层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可指导勘探开发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储层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火山岩岩性特征与分布、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与成岩演化序列、风化壳型与内幕型及裂缝型火山岩储层成因机理、火山岩储层评价预测技术、火山岩储层地质建模与开发储层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莺山凹陷火山岩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致密,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工作。针对勘探难点,对比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莺山凹陷的火山岩储层特征,并着重探讨了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演化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隙、裂缝为主,为溶孔(缝)—构造缝—冷凝收缩缝组合类型,水下喷发造成了火山岩原生孔隙不发育,营城组沉积后形成的2期构造裂缝为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通道,登娄库组沉积后期的酸性流体的注入对储层进行了溶蚀改造。  相似文献   

16.
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特征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垚 《吐哈油气》2007,12(1):16-19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和化验分析资料,同时结合薄片观察,对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通过研究,基本搞清楚了该地区的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相分布状况、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同时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各种因素,为下一步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长岭断陷火山岩气田的勘探成功,深层火山岩储集层研究成为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首先对该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还对火山岩储集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和速度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储层地震预测奠定了基础。该区火山岩可划分为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两大类和八种岩性,储集层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溶蚀孔隙或裂缝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对区域地质、钻井、试油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长深气田第三期火山岩气藏为构造岩性气藏.气藏的形成受构造和储集层岩性、岩相、物性等多种因素控制,第四喷溢旋回顶部爆发相和溢流相上部气孔发育带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最后利用地震属性和反演资料预测了有利区的平面展布范围.为该区深层火山岩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东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长岭断陷东部进行火山岩领域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成果,多口井钻遇营城组气层,研究发现火山岩有利储层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取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对火山岩储层进行成因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火山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孔与缝连通性好,具有一定的储集条件。其中,流纹岩和凝灰岩广泛发育多种孔隙和裂缝,既有喷发阶段形成的原生孔隙,也有后期风化改造的次生孔隙;储层物性不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变小,而与岩石密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火山岩相,成分不同,储集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溢流相、爆发相火山岩是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部位。另外,风化剥蚀对储集条件影响较大,不整合面分布区也是有利储集区。   相似文献   

19.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及化验分析资料,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继致研究,搞清了本区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带,为下一步火山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该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以粗面岩为主),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其成因主要是大陆环境,以岩浆分异结晶占主导地位,部分熔融占次要地位;/火山岩最有利的储集空间组合为砾间孔+溶孔+裂缝,从岩性上看,各种角砾岩,角砾化岩石是比较有利的储,从分布上看,火山岩风化壳和断裂破碎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地层极为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今后应以火山岩破碎带或裂缝发育带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分析手段,从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等方面研究了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为基性、中酸性岩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缝;储集空间为气孔、残余孔、溶蚀孔、裂缝等;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主要有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喷发环境及后期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油气成藏主要受石炭系滴水泉组和二叠系平地泉组两套烃源岩控制,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形成了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