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化工》2005,30(9):12-12
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承接的日产7500吨煤制甲醇合成技术开发项目,最近已完成技术方案、数学模型、计算模拟软件的开发,并已申请多项专利。林达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承担的山西大洋集团年产6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项目也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2.
《河南化工》2007,24(9):54-54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均温型甲醇合成塔的大型化研究开发”项目,于近日通过了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是甲醇合成塔技术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为煤制甲醇装置的大型化提供了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均温型甲醇合成塔的大型化研究开发”项目于2007年8月通过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据介绍,200kt/a大型均温型甲醇合成塔的特点是:在结构上通过上下行冷管的优化设计,达到了缩小轴向和平面  相似文献   

4.
楼寿林 《应用化工》2006,35(Z1):254-259
1 林达低压甲醇合成技术工程业绩 杭州林达公司开发的专利技术--JW均温型低压甲醇合成塔在我国甲醇合成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在众多联醇企业中被公认是先进的合成塔,并被大多数厂选用,曾获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新技术流失触目惊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经济参考报》10月13日报道,到1998年底,我国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1-59万余件,而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至今14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不足3000件。这说明,在14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将11-3万多项发明均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各国。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福建农业大学,该大学十多年来在菌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制近20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然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中,只有3项申请了中国专利,外国专利只申请了一项。在绝大多数技术未取得专利保护的情…  相似文献   

6.
分析合成气制甲醇、二甲醚、汽油技术和大型化面临的技术难题,介绍林达公司卧式水冷甲醇合成塔工程应用及新开发的低循环固定床合成技术在大型甲醇、一步法二甲醚、一步法合成气经甲醇制汽油和化工-IGCC联产技术中的应用。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林达公司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大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新技术的工程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项目技改招标会上,林达公司成功中标合成塔技术和设备,并已与苏天化签订合同。在国家已将甲醇合理规模定为100万t/a的情况下,可以预见,林达公司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甲醇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苏天化是我国现有几大甲醇厂之一,这套甲醇装置系引进日本三菱公司技术,日产甲醇600t,原为冷激塔,触煤温差大,温度不易控制,副产蒸汽压力低,流量小,能耗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化工中间体》2007,(9):52-52
海藻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现存的海藻多糖浸提及分离技术成本高,制约了海藻多糖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在海洋863项目(819-Q-15)“循环气升式超声破碎浸提海藻多糖和多糖的凝聚相萃取分离分级方法研究”支持下,形成了海藻多糖提取分离集成化新技术,目前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气化厂采用杭州林达公司JW2 0 0 0低压均温型甲醇合成塔取得显著效果。该厂为煤气联产低压甲醇合成 ,原有甲醇装置从俄罗斯引进 ,甲醇合成塔是2 0 0 0冷激型 ,生产能力为 4万吨甲醇 /年 ,于 1 993年投产使用至今年 4月 ,触媒使用寿命 1~ 2年。1 999年哈尔滨气化厂经国家经贸委立项决定对该甲醇装置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能力 ,改造的关键技术采用杭州林达工业技术设计研究所的合成塔技术 ,并于 1 999年底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合成塔订货合同。该项目要求在既不增加原合成塔装置动力设备 (单台压缩机、循环机 )和静止设备 ,又…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二分厂合成氨装置于2002年进行改造,取消原铜洗精炼装置,改用甲醇甲烷化技术。经调研决定采用杭州林达公司的等高压甲醇甲烷化专利技术,要求林达公司提供改造方案。杭州林达公司于2002年6月给该厂提供了“7万t总氨等高压甲醇甲  相似文献   

11.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32(5):29-29
同济大学历经8年研发的名为“聚乳酸”的玉米塑料近日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种能全部降解的生物环保材料属于上海市首批科技兴市产业化攻关项目,十几项专利组成的专利群保护着这项原始高科技技术,目前在申请国际专利的“玉米塑料”项目正形成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联产业雏形。  相似文献   

12.
沈镇平 《工业水处理》2006,26(10):35-35
2006年5月8日,南京有关方面传出信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课题组研究开发成功的“精细塔分离整磁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日前经教育部推荐喜获第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张志炳教授课题组历时十年研发集成的这一整套工艺与装备技术,目前共申请国家专利25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2项,并在石化、化肥、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食品、医药、天然产物与生物制品等多个行业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现已累计为相关企业产生2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国万吨级甲醇制烯烃(MM)工业化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第一阶段试验实现甲醇转化率大于99.9%,乙烯加丙烯选择性高达78%。MTO技术是重点科技课题,该试验成功不仅完成了机理研究、实验室小试、催化剂备制和中试放大等关键技术,还申请了20多项国内外专利,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MTO技术将开辟一条崭新的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煤化工新路线,促进我国重工业化原料路线结构性调整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国方吨级甲醇制烯烃(MTO)工业化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第一阶段试验实现甲醇转化率大于99.9%,乙烯加丙烯选择性高达78%。MTO技术是重点科技课题,该试验成功不仅完成了机理研究、实验室小试、催化剂备制和中试放大等关键技术,还申请了20多项国内外专利,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MTO技术将开辟一条崭新的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煤化工新路线,促进我国重工业化原料路线结构性调整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开拓市场的实践中,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是科技全球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撬开市场大门的有力杠杆,公司自觉申请国际专利升温,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2007~2009年,大橡塑有77项技术申报了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55项,已授予专利权11项;企业被大连市科技局认定为专利试点企业,已申请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863”项目——。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清洁生产催化剂及工艺”的开发成功,非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今后将得到原料保证。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获悉,对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已申请11项专利。可为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的设计提供完整的软件包。  相似文献   

17.
科研动态     
上海林达开发成功降解母粒技术 上海林达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了能够分解塑料、消除“白色污染”的降解母粒,填补了我国研制降解母粒技术的空白。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最近向上海林达公司颁发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证明“林达牌光降解聚乙烯薄膜制品”符合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一次性塑料薄膜制品的不可降解性,造成的“白色污染”愈演愈烈,成为困惑环保部门和食品包装行业的一个难题。有关部门虽然也采取了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甲醇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一批大型低压甲醇装置的拟建和在建,关于甲醇合成技术和合成塔结构型式的章日渐增多,这对全面了解国内外甲醇合成技术的特点和正确分析选择合成技术,促进我们甲醇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作为专业从事甲醇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杭州林达公司,无疑需要全面及时了解国内外甲醇合成的技术和了解真实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辽宁化工》2014,(12):1559-1559
大唐化工研究院开发的MTP(甲醇制丙烯)催化剂,近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意见显示,该催化剂性能领先于世界同类产品。我国MTP催化剂依赖进口的时代宣告结束。该催化剂采用创新晶面导向合成技术,其表面修饰及双功能分子筛技术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截至目前,大唐化工研究院已经完全掌握了MTP催化剂制备的成套技术,构建了从MTP催化剂的分子筛原粉合成、改性、成型,规模化生产和再生等成套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该项目已申请MTP催化剂相关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6项。  相似文献   

20.
塞拉尼斯甲醇低压羰基法合成醋酸工艺核心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甲醇低压羰基法合成醋酸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在分析塞拉尼斯公司近二十年来申请的醋酸合成及其相关专利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塞拉尼斯公司AO Plus(酸最优化)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对今后国内醋酸行业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