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探讨MK、UPA与胃癌的侵袭、转移的关系,并与MK、UP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中MK、UPA的表达,并以20例胃癌旁(距离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织中的MK、UPA的表达率分别为63.33%、51.67%,对照组的MK、UPA的表达率分别为25.00%、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全层的MK、UPA的表达高于浸润黏膜层、肌层的胃癌(P〈0.05);低分化的MK、UPA的表达高于中分化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MK、UPA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P〈0.05)。MK与UP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9,P〈0.001)。结论 MK、UPA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饶韬  陈迪诗  曾飞 《矿产勘查》2011,(1):45-48,52
目的检测Caspase-3、Caspase-6基因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aspase-3、Caspase-6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2个基因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aspase-3、Caspase-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8.09%(16/42)、31.05%(13/4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57%(33/42)、69.05%(29/42),两者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Caspase-6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6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3、Caspase-6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起到下调的作用。联合检测Caspase-3、Caspase-6基因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1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5 cm组织,通过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ectin-3和VEGF的表达,分析Galectin-3、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和VEGF在胃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胃癌中Galectin-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和76.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5.0%、25.0%(P〈0.05);Galectin-3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4 3,P〈0.05),Galectin-3和VEGF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 Galectin-3和VEGF对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和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组织(AH组)、50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二步法检测2组组织中GPR30的表达情况;另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GPR30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AH组、EC组组织中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0%、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C组显著高于AH组(P〈0.05);GPR30表达与EC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EC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5.7%,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66.6%vs 96.8%,P〈0.05);Ⅰ/Ⅱ期GPR30低表达和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vs 83.9%,P〈0.05),且Ⅲ期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与Ⅰ/Ⅱ期GPR30低表达(20.0%vs 100.0%)和高表达组(20.0%vs 83.9%)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Ⅲ期GPR30低表达组比较(20.0%vs 80.0%),生存率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PR30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其表达水平对EC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GPR3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极光激酶B(Aurora-B激酶)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urora-B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分析47例肺腺癌组织标本[肺腺癌组,其中转移(转移组)15例、非转移(非转移组)32例]及11例正常肺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中Aurora-B的表达。结果肺腺癌组阳性表达率为63.8%(30/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86.7%(13/15),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非转移组、正常对照组阳性着色细胞比例分别为(26.7±9.2)%、(15.3±6.4)%、(3.1±2.3)%;非转移组阳性着色细胞比例明显低于转移组(P〈0.05),转移组、非转移组阳性着色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 Aurora-B激酶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远端转移。  相似文献   

6.
郭桃英  潘玫 《矿产勘查》2010,(12):89-93,98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fn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fn2阳性表达率为88.0%,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6.7%)及正常卵巢组织(15.0%)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8.0%,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6.7%)及正常卵巢组织(5.0%)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fn2和VEGF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Mfn2和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25,P〈0.05)。结论 Mfn2和VEGF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协同参与了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为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和RASSF1-C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http://www.ncbi.nl m.nih.gov/及DNAstar软件对80例胃癌(胃癌组)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对照组)标本RASSF1-A基因和RASSF1-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组组织及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细胞中RASSF1-A mRNA、RASSF1-C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经RT-PCR扩增后,RASSF1-C mRNA在肿瘤细胞系BGC-823、SGC-790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7、0.66±0.08RASSF1-A mRNA在肿瘤细胞系BGC-823、SGC-790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10、0.58±0.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 mRNA在对照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0.81±0.07,显著高于胃癌组0.3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C mRNA在胃癌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0.87±0.04,对照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0.84±0.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SF1-A、RASSF1-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微粒体前列腺素E合成酶-1(mPGES-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检测60例肺癌(肺癌组)和癌旁(癌旁组)组织中cPLA2、mPGEs-1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组组织中cPLA2、mPGE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组织中cPLA2、mPGES-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均P〈0.05)。肺癌组组织中cPLA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7%(46/60),癌旁组组织中cPLA2蛋白无阳性表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组织中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7%(40/60),明显高于癌旁组的10.0%(6/60)(P〈0.05)。肺癌组的肿瘤〈5cm、组织学类型为鳞癌、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淋巴结无转移和TNM分期为Ⅰ期cPLA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5cm、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病理分级为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和TNM分期为Ⅱ、Ⅲ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癌组的肿瘤〈5cm、组织学类型为鳞癌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5cm、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癌组的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淋巴结无转移和TNM分期为Ⅰ期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病理分级为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和TNM分期为Ⅱ、Ⅲ期(均P〈0.05)。结论 cPLA2、mPGES-1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为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均阴性。40例直肠癌标本中27例Hpa mRNA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67.5%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均P〈0.01);直肠癌直径≥5 cm者Hpa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直径〈5 cm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Ⅲ/Ⅳ期者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Hpa m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 Hpa mRNA参与了直肠癌的生长、进展,并可能对直肠癌的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反映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廖林虹  吴芳庚  于晓红 《矿产勘查》2010,(8):12-15,F0003
目的探讨B7-H4在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EO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研究86例原发性EOC(EOC组)、40例良性卵巢肿瘤(良性组)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对照组)B7-H4 mRNA及B7-H4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B7-H4 mRNA在3组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且3组卵巢组织的 mRNA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蛋白在EOC组中呈细胞质和(或)细胞膜表达,阳性率为77.9%(67/86),显著高于良性组5.0%(2/40)及对照组0%(0/10)的表达(P〈0.05)。EOC组的卵巢癌组织中B7-H4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7-H4在原发性EOC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用盐酸普萘洛尔片及盐酸普萘洛尔片联合雷贝拉唑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或曾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控制出血后对照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1,口服,3次·d^-1,1年为1个疗程;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次^-1,口服,1次·d^-1,1年为1个疗程。2组患者治疗起始后均随访12个月。对2组患者3、6及12个月的再出血率进行比较,并观察其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2组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8,P〉0.05)。随访6、9个月,联合治疗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1%、38.2%,对照组再出血率为44.2%、53.7%,联合治疗组6、12个月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27、4.888,均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效果较好,疗效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片单药治疗,提示雷贝拉唑钠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2组均采用氯氮平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和12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 P <0.05),观察组治疗8、12周后 PANSS 得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比81.4%,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比27.1%,P <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76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为2组:一体化组1401例和对照组1361例。一体化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2周,1、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经过13-49(30.5±4.8)个月的随访,一体化组术后2周,1、3个月疗效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3%、46.2%、66.8%vs14.3%、22.0%、39.0%,均P〈0.05)。一体化组并发症共发生152例(10.8%),对照组并发症共发生242例(17.8%),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PAP无创通气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测,持续动脉血气分析,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选择鼻导管高流量供氧(6L·min^-1),BiPAP无创通气组选择连接BiPAP呼吸机。结果治疗1、6h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末梢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降低(均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1、6h后BiPAP无创通气组PaO2、SaO2升高更明显,心率、呼吸频率降低更明显而至正常水平(均P〈0.01)。治疗1h后BiPAP无创通气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0.0%)(P〈0.05);BiPAP无创通气组有2例(11.1%)、常规治疗组有8例(50.0%)病情未见好转予以气管插管转成有创通气,2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BiPAP无创通气治疗更有利于病情缓解,对提高抢救危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匹多莫德、中药熏洗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20例)、治疗1组(30例)和治疗2组(30例)。3组均在局部麻醉下行CO2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1组采用匹多莫德片治疗。治疗2组采用匹多莫德片治疗,同时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1组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0%、20.0%比55.0%、25.0%,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有效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96.7%、3.3%比55.0%、25.0%,70.0%、20.0%,均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匹多莫德、中药熏洗治疗多发性跖疣可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高亮  胡涌 《矿产勘查》2011,(3):22-23,27
目的评价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4例中晚期肾癌患者(治疗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注入化疗药物后随即用碘化油、明胶海绵行肾动脉栓塞;3~10 d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时选择28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的中晚期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肿瘤及周围组织改变、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80±160)mL vs(650±233)mL]、手术时间[(2.60±0.42)h vs(3.40±0.50)h]、1年生存率(87.5%vs 78.6%)、3年生存率(64.7%vs 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利于手术切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敏  程静  张敏秋 《矿产勘查》2013,(9):57-58,72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联合肝素封管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净化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封管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素钠2.5 mL封管,研究组采用庆大霉素0.25 mL联合肝素钠2.25 mL封管.随访3个月,比较2组导管感染率及封管后感染发生的时间.结果 研究组导管感染率为4%(2/50),低于对照组的18%(9/50)(P<0.05);研究组封管后感染发生的时间为(32.1±3.1)d,晚于对照组的(30.8±2.5)d(P<0.05).结论 使用庆大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能降低导管感染率,且能推迟导管感染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