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3,29(3):26-26
硅橡胶挤出硫化生产线系我公司吸收消化英国先进技术的经验后,自行研制开发,并已批量生产的一种集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和效益性的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具体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整个硅橡胶市场需求量(热硫化硅橡胶和液体硅橡胶)约为15万t,而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增长。LSR(液体硅橡胶)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约2.5万t)。硅橡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力学性能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50℃~200℃)没明显变化,具有非常好的热老化性能,高阻燃性,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高透明性及生理相容性。这些弹性体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诸如汽车、家庭用品和卫生护理用品等许多工业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硅橡胶有两种不同的交联方法:一种是用过氧化物,通过自由基反应进行交联(适用于热硫化橡胶HCR);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铂催化的硅氢化反应进行交联(适用于LSR和HCR)。  相似文献   

3.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MADMSi)、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DMSi)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MSi)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羟基封端甲基丙烯酸酯化聚硅氧烷(MA-PMPS-OH),再将MA-PMPS-OH与自由基光引发剂、 硅烷偶联剂、 催化剂混合后,在紫外光辐照和室温条件下制得UV...  相似文献   

4.
硅橡胶辐射硫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γ-射线辐射交联技术对硅橡胶进行辐射硫化,研究了辐射硫化硅橡胶物理性能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并与传统热硫化硅橡胶的物理性能进行对比。硅橡胶在接受30kGy辐射剂量照射后,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最好,各项物理性能均能达到或优于热硫化硅橡胶水平。  相似文献   

5.
固化体系改性是室温硫化(RTV)硅橡胶研究重点之一,对提升硅橡胶的机械性能、耐高低温性和耐候性等性能,拓宽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缩合反应、加成反应以及新型固化反应等不同固化机理下室温硫化硅橡胶固化体系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固化剂结构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热空气硫化硅橡胶海绵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法白炭黑与沉淀法白炭黑并用的补强填料,以偶氮二甲酰胺作发泡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为硫化剂,配以适宜的发泡助剂,制得可发泡硅橡胶混炼胶,经挤出成形,硫化后可制成不同截面形状的硅橡胶海绵条,其拉伸强度为0.52MPa,扯断伸长率为160%。  相似文献   

8.
9.
10.
硅橡胶的应用范围相当广,已在不同市场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橡胶制品。首批硅橡胶产品早在60多年前就进引入了市场。这之所以成为可能的事情,乃是由于有机硅(也称为聚硅氧烷)的独特性能,而这又基于其分子结构带有典型的硅/  相似文献   

11.
热硫化硅橡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充化硅橡胶生胶的各种工业生产路线,并指出我国在生胶质量、单耗、动力消耗及设备投资方面已处于世界先进地位,混炼胶的性能与生胶结构、填料性能、混炼设备有密切关系。结合我国国情,本文指出了提高混炼性能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热硫化氟硅橡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气相法白炭黑与沉淀法白炭黑并用的补强填料,以偶氮二甲酰胺作发泡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为硫化剂,配以适宜的发泡助剂,制得可发泡硅橡胶混炼胶,经挤出成形、硫化后,可制成不同截面形状的硅橡胶海绵条,其拉伸强度为0.52MPa,扯断伸长率为160%。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制造模具的工艺及其应用。实践证明,室温硫化硅橡胶(RTV)以其良好的仿真性、脱模性,成为判模材料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18.
19.
轮胎硫化胶囊要经受一些苛刻的作业条件,包括高温、大幅度屈挠、共硫化以及硫化剂从未硫化的胎坯中迁移。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对轮胎厂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介绍目前实际用于延长硫化胶囊使用寿命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体系。胶囊涂层涂覆是新胶囊安装到轮胎硫化机之前进行的。从硫化第1条轮胎开始,硅橡胶极好的抗表面粘附性防止了胶囊与轮胎共硫化,而且使轮胎硫化后易脱模。没有涂层的胶囊利用胎里隔离剂脱模。胎坯装模硫化前在胎里涂刷胎里隔离剂。每次硫化后,隔离剂膜从涂刷的轮胎胎里转移到新胶囊上。胶囊被隔离剂膜完全覆盖需…  相似文献   

20.
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