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地反辐射导弹抗点源诱偏全弹道作战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空地反辐射导弹在多点源诱偏作用下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瞄准方向,建立了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抗诱偏模型,分析了影响反辐射导弹抗诱偏效能的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减小导引头分辨角是实现导弹抗点源诱偏的有效途径的结论.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及导引方程对反辐射导弹抗三点源诱偏进行了全弹道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多点源诱偏抗反射导弹系统站间安全距离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电子战争中,抗反辐射导弹(ARM)的成功与否,已成为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无线电制导设备能否生存的关键之一。在众多的对抗ARM方法中,网点源诱偏系统抗ARM,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要文讨论了多点源诱偏系统在ARM飞越临界分辨位置后的弹道轨迹,给出了保证各诱偏站安全不受摧毁的站间最小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3.
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攻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攻击是一种相玫有效的方法。研究多点有源诱偏对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原理,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4.
防空雷达对抗ARM最有效的方法是诱偏法。本文分析了两点源抗ARM的理论依据,指出其干扰效果不仅与诱饵的频率、功率和信号形式有关,还与诱饵站和被保护雷达之间的配置距离有关。提出了一种诱偏系统对抗ARM的方案,分析了它的几种工作方式,并对其配置间距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5.
有源诱偏干扰是反辐射导弹(ARM)面临的主要威胁,ARM抗诱偏干扰能力是干扰环境下ARM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指标。针对诱偏干扰下被动雷达导引头(PRS)测角精度与稳定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灰色处理方法:首先通过量测转换将由于弹道变化而时时发生改变的指向角度信息转换成相对固定的目标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数据加窗提高测量值的稳定度,获取相对稳定的测量样本集,最后采用基于灰色距离测度与灰熵定义的数据灰色处理方法,完成异常值剔除与目标位置点估计,达到剔除异常值、抑制测量随机噪声、提高PRS测量精度与稳定度的效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PRS测量的精度与稳定度,从而大大提高ARM的抗诱偏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肖涛  汤子跃  季金祥 《现代雷达》2007,29(3):9-11,27
随着反辐射导弹(ARM)技术的不断进步,抗ARM的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利用诱饵布阵抗ARM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介绍了基于多点相干有源诱饵布阵系统抗ARM的模型,推导了多点相干有源诱饵的诱偏公式,分析了该系统对ARM的诱偏过程,速行了仿真实验。文中根据仿真结果,依据ARM的杀伤半径、雷达和诱饵的安全工作半径,判断诱偏是否成功,提出了合理的布阵方案。  相似文献   

7.
反辐射导弹是现代战场上雷达的主要克星,而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攻击是一种相对方便和有效的方法.文中从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和诱饵的工作机理出发,基于开环仿真建立了诱饵的工作模型;然后,采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得出了不同模式和不同参数条件下诱饵与ARM的对抗结果;最后,给出了评估结论.该分析结果同时为工程上实现诱偏系统的设计和部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高度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出三点源有源诱偏系统中点源处于不同高度上时ARM的瞄准点公式,并结合ARM分辨开目标后的运动轨迹公式,对ARM入点进行了仿真,给出了ARM入点分布图以及系统的保护概率.分析表明,ARM入点分布与ARM被动导引头的分辨角、最大过载、末速度等有关.对现有ARM来说,这种诱偏系统的生存概率是很可观的.  相似文献   

9.
阎晓蕾  李军  龙方 《现代雷达》2007,29(2):29-31
基于有源诱偏基本理论,对反辐射导弹攻击雷达的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提出了雷达有源诱偏系统空间分离点的概念。仿真分析了特定布站情况下,导弹来袭状态以及最大过载不同时空间分离点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用空间分离点进行雷达有源诱偏抗反辐射武器性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从有源诱偏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抗反辐射无人机系统的诱饵布站配置。推导了在多点源干扰情况下,诱偏反辐射无人机布站间距的公式,并提出了实用的布站方案。根据反辐射无人机在多诱饵情况下的诱偏效果定量表示式,通过仿真验证了此布站方案诱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设计和部署有源诱偏反辐射无人机布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虚拟跳频抑制高频地波雷达角闪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志峰  文必洋 《电子学报》2007,35(12):2284-2288
本文基于高频地波雷达的实现原理,和目标角闪烁的基本原理,对雷达回波信号采用虚拟跳频的处理方式来抑制目标角闪烁.由模拟和实测数据实验证明,该处理方式既不影响点目标的回波信息,又对复杂散射目标有明显的角闪烁抑制,并且该处理方式的计算量开销小,完全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2.
角闪烁是雷达目标的固有特性,特别是在近距制导时,角闪烁是影响毫米波末制导雷达角跟踪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使脱靶量增加,甚至导致目标丢失。本文在阐述角闪烁形成机理及其对末制导角跟踪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高分辨和α-β-γ滤波以及角通道滤波后处理的近距离角闪烁抑制算法,并利用跑车跟踪仿形坦克目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详细描述了雷达目标角闪烁的3种计算方法,通过一简单的计算实例说明这3种算法的统一性。分析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就各种算法的计算前提进行了说明。指出当没有确切相位、极化信息时采用矢量和成较为简单;当存在相位信息而不知道极化时,采用相位梯度法较为合适;当辐射源所有信息都知道时,采用波印庭矢量法最为合适。最后举例说明相位、极化对目标回波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谢红  孙莹 《信息技术》2008,32(4):60-63
两点源诱偏是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被动导引头的测向方法都无法正确识别判定两点源中的目标.采用一种可以准确辨别并跟踪两点源的测向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即比相比幅测向系统和多次采样数据处理法,阐述了这种测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且对处理后的信号测向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以及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作出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推导了非相干两点源作用下干涉仪导引头测角输出的期望和方差。理论研究表明,两点源信号幅度不相等时,脉冲积累后的导引头输出指向大功率源。文章还推导了导引头输出方差一定时需要的最少脉冲积累数,和对辐射源脉冲重复频率的要求。仿真实验验证了文章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反辐射弹(ARM)对雷达的威胁,文中对雷达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源诱偏的两种基本形式——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跟踪误差产生机理,利用跟踪角误差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诱偏效果,并进行了仿真;同时,验证了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的分法只有理论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频率捷变的单脉冲雷达角闪烁抑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闪烁是雷达目标后向散射特性的重要物理量,它能严重降低毫米波末制导雷达的导引精度,影响雷达三维成像的质量。本文针对宽带毫米波雷迭角跟踪中的角闪烁问题,研究了一种利用频率捷变技术获取目标回波信号的多个独立样本来抑制角闪烁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角闪烁是现代防空制导武器的主要误差源。针对隐身飞机目标动态角闪烁外场测量难度大、耗时长、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EKO软件的雷达目标动态角闪烁特性的实时仿真方法。首先,对雷达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进行了坐标转换,获得了目标模型飞行随时间变化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然后,介绍了利用FEKO仿真计算目标动态角闪烁的方法及其步骤;最后,以隐身飞机目标为例,通过该方法仿真获得蛇形机动下的目标实时动态角闪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目标实时电场散射信息,进而计算出目标的角闪烁信息。该研究为防空制导武器抗诱偏、降低脱靶量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频率分集技术对宽带毫米波雷达目标角闪烁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文峰  何松华  赵宏钟 《现代雷达》1999,21(2):12-15,27
角闪烁误差是影响毫米波导引头末制导阶段雷达跟踪精度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抑制。频率分集技术抑制目标角闪烁的有效必一步取决于去除脉间相关性的性能,即要求雷达发射信号必须有较大的频率间隔,宽带毫米波雷达正好满足了这一常规微波雷达不能满足的要求,本文将复杂目标后向散射回波近似为若干强散射中心回波的合成,结合几何光学法得到了某种飞机目标的确定性模型,并用该模型评定发集对角闪烁抑制改善性能。所有结论及分析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