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选取24个茶树品种的茶籽,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油脂,并用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油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51.06%,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7.86%,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0.67%,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2.
茶籽油的精炼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邓丹雯  张彬  周武 《食品科学》2001,22(12):41-43
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茶籽毛油不符合食用要求。本研究针对茶籽油的特性进行实验,通过精炼加工,去除异常滋味、气味,制得清香透明的高级精炼茶籽油。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用茶籽油的分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待应用于化妆品的茶籽油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为:比重0.913,色泽Y4.0 R0.1,折光指数1.467,酸值0.1(KOH)/(mg/g),过氧化值3meq/kg,碘值84g/100g,含皂量0.003%,烟点205℃,各项指标均达到医药用和化妆品用茶籽油标准。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茶籽油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及亚麻酸,含量依次为79.44%、9.12%、9.55%、0.16%和1.05%,其油酸含量高于橄榄油。对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检测,为将茶籽油应用于化妆品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茶籽油精炼各工段油品的指标进行检测,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精炼技术生产的茶籽成品油的各项理化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加工过程中对油品脂肪酸的影响较小,各脂肪酸含量比仍然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留了茶籽油的特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茶籽油加工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本文论述了油茶综合加工的意义和必要性 ,指出了茶籽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茶籽油加工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食用油。本文论述了油菜综合加工的意义和必要性,指出了茶籽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7个省份的山茶籽原油、化妆品级山茶籽油和食用级山茶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GC法分析山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级别的山茶籽油主要在色泽、酸值、过氧化值上有差异,以化妆品级山茶籽油色泽最浅,酸值最低;共鉴定出5种主要脂肪酸组分,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脂肪酸成分均为油酸,而亚麻酸含量都很低;山茶籽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决定山茶籽油品质的差异,可将山茶籽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作为鉴别其产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广,年产油茶籽60余万t。该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油茶籽制备膳食纤维,活性炭,木糖醇,保健食用油,茶籽油化妆品,茶籽油微胶囊,茶皂素与茶籽多糖等产品的可行性与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茶籽的加工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论茶籽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对茶籽油营养价值的认识,介绍了古代医书中茶籽油的功效、民间对茶籽油的认识、国际上对茶油籽的认识、茶籽油的营养成分、茶籽油对膳食平衡的作用及茶籽油的保健功能,说明茶籽油是一种营养、卫生、具有保健功能的优质食用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2流体法提取茶树籽油,并对这两种方法提取的茶籽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不同时间的加热贮存实验,分析利用不同方法提取的茶籽油的主要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法萃取的茶籽油具有较高的碘值,较低的过氧化值和酸值。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法萃取的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石油醚萃取的茶籽油。加热贮藏实验中,两种方法提取的茶籽油均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添加茶多酚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本实验以茶多酚为添加剂,考察了紫外光、温度、CuCl2和KClO3对茶籽油酸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紫外光辐射和90℃加热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22.8%和12.06%;用0.08mol/LCuCl2和KClO3氧化7h,添加茶多酚茶籽油的酸值比不加茶多酚分别低3.63%和7.6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茶叶籽油及不同工艺条件提取的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茶叶籽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约为1.0∶2.4∶1.3,其中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4.11%~16.99%、油酸为46.33%~55.48%、亚油酸为23.17%~29.40%,3种脂肪酸质量分数在90%以上,且品种对其质量分数影响较小;28个品种茶叶籽油中均检测到17种脂肪酸,主成分分析显示硬脂酸、异油酸、十七碳酸、棕榈油酸为特征脂肪酸,其质量分数可用于品种鉴别;茶叶籽油4种提取工艺对质量分数1%以上的棕榈酸、油酸、异油酸、亚油酸无明显差异,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质量分数低于1%的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二碳一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山嵛酸、二十四碳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New Process for Extracting Oil and Starch from Tea See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process for extracting oil and starch from tea seed was introduced. The new process included one special link compared with all of the processes used now for tea seed oil and starch production. The link was static fermentation by which oil bodies and starch were separated naturally from tea seeds. By the process, tea seed oil and starch which were in conformity with government standards about edible oil and starch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with 16% and 8% of production rate, respectively. The new process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more simple equipments, lower production cost and whole natural products, etc..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为丰富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研究数据,选用了我国9个地区的茶叶籽及其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2.6% ~ 33.1%之间,淀粉含量也与地域有关;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两个评价植物油品质最为重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相对密度、碘值和皂化值差异不大;茶叶籽油中共检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6种脂肪酸,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差异,湖北和湖南的茶叶籽油中不合花生酸,福建的不合硬脂酸,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福建的含量最高,为84.47%,但各地区间茶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四川的最高,为29.9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遏蓝菜种子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成分,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遏蓝菜种子油,对遏蓝菜种子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为43.93%;常温下估测密度为0.88 g/mL;酸值为2.27 mgKOH/g;碘值为124.27 gI2/100 g;皂化值为198.33 mgKOH/g;种子油中主要含有芥酸(31.06%),亚油酸(24.83%),油酸(14.55%),亚麻酸(11.33%),11-二十碳烯酸(4.88%),棕榈酸(5.18%),15-十四碳烯酸(3.23%),硬脂酸(0.57%)9种脂肪酸。为遏蓝菜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茶籽油对大鼠降血脂和预防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油茶籽油辅助降血脂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预饲养4d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A.高脂对照组、B.空白对照组、C.高剂量茶籽油组、D.中剂量茶籽油组、E.低剂量茶籽油组、F.橄榄油对照组;各组每kg体质量的日喂食标准为:A.150g高脂饲料和9.0g生理盐水,B.150g基础饲料和9.0g生理盐水,C.150g高脂饲料和9.0g油茶籽油,D.150g高脂饲料和3.0g油茶籽油,E.150g高脂饲料和1.5g油茶籽油,F.150g高脂饲料和9.0g橄榄油,并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连续饲养7周后杀鼠,制备血清以备测定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取肝脏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其脂肪病变程度。结果:与高脂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茶籽油组大鼠血清的TG和TC水平均极显著地降低(P<0.01);3个剂量茶籽油组大鼠肝脏的脂肪病变程度明显轻于高脂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橄榄油组类似,即:90%病例为正常肝或轻度脂肪肝,仅10%病例为中度脂肪肝,而且均与空白组的表现接近。结论:油茶籽油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以及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瓜籽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籽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对西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剂为正已烷,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1 min,此条件下西瓜籽油得率可达51.77%。西瓜籽油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质量分数最高,达62.30%。  相似文献   

19.
20.
还原剂降低茶叶籽油过氧化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裘爱泳  刘娟  孙冀平 《中国油脂》2003,28(12):68-70
为降低茶叶籽油的过氧化值,分析了茶叶籽毛油中金属离子含量,探讨了不同螯合剂和吸附剂去除金属离子的效果,并选用SnCl2和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进行了降低茶叶籽油过氧化值的试验。试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茶叶籽油的过氧化值从20.7meq/kg降低至2.41meq/kg,成品油质量指标达到食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