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绒面透明导电薄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规非晶硅电池绒面SnO2衬底上,采用Zn:Al重量比为5%的金属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沉积ZnO,构成复合绒面SnO2/ZnO透明导电膜。控制适当ZnO厚度,既能保持SnO2绒面效果,又可阻挡H离子对SnO2的还原作用,可作为微晶硅电池的前电极。文中对ZnO沉积条件以及复合膜的形貌、电光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类似于印刷机的机器,将一种能够透过太阳能的液体喷涂在玻璃上,形成一层透明的导电膜,通过这层导电膜,能够收集并输送电能……这就是南京苏阳光电薄膜有限公司生产的核心产品,也是全球SnO2透明导电薄膜的领军人物李小南带回的科研成果之一。在美国,她对于能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20余年,但最大的心愿便是回到国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今,跨越重重阻碍,她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非晶硅光致衰退、微晶硅吸收系数低的原因,叠层结构电池成为提高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叠层电池各子电池较薄、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陷光结构在叠层电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具有绒面结构的前电极、叠层电池的中间层以及ZnO/Al或ZnO/Ag复合背电极共同组成硅薄膜太阳电池的陷光结构.中间层位于各子电池之间,作用是改变界面反射率,影响电池中光的传播路径.该文综述了叠层电池中间层的作用、要求以及此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中间层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尹彦群  高虹 《节能》2012,31(12)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领域,其能量密度高、厚度薄、循环寿命长、可靠度高。薄膜化的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极薄膜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来研究重点是低成本、低能耗、高综合电化学性能的负极薄膜材料以及可批量生产的薄膜制备技术。对薄膜化的硅负极材料、金属或合金薄膜材料、氧化物薄膜材料和复合薄膜材料近几年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SSP硅带衬底上制备开口SiO2隔离层,在隔离层上沉积多晶硅薄膜籽晶层;然后以ZMR将制备的多晶硅薄膜区融、进行再结晶,制备了SSP隔离层上多晶硅薄膜,并制备了多晶硅薄膜电池。研究结果表明:ZMR对籽晶层的区融、结晶效果比较理想,晶粒尺寸增大到厘米级长、毫米级宽;经过晶硅薄膜沉积后,开口隔离层的孔洞未完全被多晶硅薄膜层覆盖住;制备的电池的光特性参数Voc、Isc、FF都比较低,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为3.83%;指出了改进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必然会问,玻璃也能做电池吗?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是一种价格便宜的透明材料,它的用途十分广泛。此外,玻璃又是一种绝缘体,不导电。不过,若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氧化物薄膜,也可以使玻璃具有导电的本领,这种玻璃我们称它为导电玻璃,玻璃上的那层氧化物薄膜叫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一般是氧化锡或氧化铟锡薄膜,膜的厚度只有万分之几毫米,薄而透明,对玻璃的透明度影响不大。故导电玻璃仍可作窗玻璃使用。透明导电膜除了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外,它在空气中或溶液里都极为稳定,并且具有半导体的特性,电学测量表明,它们是一种n型半导体。我们知道,有些半导体具有光电转换的功能,可以用来制造光电池,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目前已  相似文献   

7.
晶体硅表面制绒虽然会降低太阳光的反射损失,但也会造成其表面损伤,从而制约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这一问题设计光面晶体硅-陷光膜复合电池结构,经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陷光膜可有效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光面晶体硅的光生伏特效应比绒面强,复合电池转换效率比绒面晶体硅电池提高2.2%。  相似文献   

8.
《电力与能源》2013,(4):405-407
非晶硅薄膜电池的负极接地设计在光伏系统的设计中很重要。根据非晶硅薄膜电池的特点,从漏电流和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腐蚀等方面,分析了非晶硅薄膜电池负极接地的主要原因,着重讨论了非晶硅薄膜电池负极接地的接地点选择、接地方式选择和对逆变器的要求等不同的设计方案。建议将接地点选择在逆变器的负极位置,最好采用带工频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或带高频变压器的逆变器。  相似文献   

9.
刘胜洋  高虹  孙丽娜 《节能》2010,29(11):17-20
锂系热电池因具有激活时间短、放电时间长、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等特点成为热电池的主导产品。目前对锂系热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上,很少有系统综述锂系热电池电极材料的相关文献。本文着重阐述了锂系热电池的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硫化物、氧化物和氯化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芝加哥一家科研机构和德州仪器公司共同开发了可以透过光线的玻璃窗式太阳能电池。这种湿式电池可以作为窗玻璃直接安装在窗框上,它不仅能利用室外的阳光,也可以把室内的光线转换成电能。这个新型太阳能电池使用两层平板玻璃。在一层玻璃的内侧分别涂覆有导电膜和二氧化钛多孔质膜,并在其上被覆色素;另一层玻璃的内侧则只被覆有导电膜;两层玻璃间封入膜状电解液,形成夹层状结构;两层导电膜用导线联接。二氧化钛的作用是把由色素接收的电子传导给正极导电膜,电解液则起到使负电流回到原处的作用。现在他们正在探讨使用导电率高的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单晶硅电池碱腐蚀制绒技术和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原理,通过NaOH碱性溶液浓度、异丙醇浓度、制绒腐蚀时间、制绒腐蚀温度、硅酸钠含量等优化试验,制备出具有不同金字塔状绒面的太阳能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对影响金字塔状绒面性能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了碱腐蚀制绒的最佳工艺参数:NaOH浓度为15 g/L;异丙醇体积浓度为3%~10%;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5℃;Na2Si03.9H2O质量含量为5%;样品绒面平均反射率为9.1%。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个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单结多晶硅薄膜电池、a-Si/poly-Si双结电池、a-Si/poly-Si/poly-Si三结电池,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实际可行的多晶硅电池应是具有陷光结构的a-Si/poly-Si/poly-Si三结叠层电池,其子电池厚度为0.23/0.95/3μm,最高效率的22.7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保持衬底温度在125℃沉积硅薄膜材料及电池,研究了硅烷浓度、辉光功率等沉积参数对材料和电池性能的影响。在125℃的低温条件下,通过优化沉积工艺,在玻璃衬底和PET塑料衬底上分别制备出效率达到6.8%和3.9%的单结非晶硅电池。在PET衬底上,将低温沉积非晶硅电池的技术应用于的叠层电池的顶电池,制备出效率为4.6%的非晶/微晶硅叠层电池。  相似文献   

14.
提升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的电流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是影响HJT太阳电池电流的重要功能层。该文首先介绍了TCO薄膜的自身特性,包括掺杂元素和掺杂比例、制备技术对薄膜特性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薄膜特性对HJT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TCO薄膜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增加盖帽层或多层TCO薄膜有望改善薄膜整体特性及电池性能。以期指导TCO薄膜特性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HJT太阳电池效率,加快HJT太阳电池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动力系统、电网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从电池安全性的三个研究尺度:材料、电芯、系统,综述了与之对应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每个尺度均包括基于物理样品的实验方法和基于计算机数学模型的模拟方法。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安全性研究中的适用场景和作用,并探讨了实验和模拟方法之间的联系,着重介绍了材料热分析、材料加热过程中结构分析、电芯加速度量热分析、电芯安全性数值模拟等方法。基于对多尺度研究策略的系统综述,认为安全性研究需要在各个尺度联合同步开展。最后,展望了下一代锂电池,如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可能面临的电池安全性问题。这些新体系的安全性研究仍处于早期,其材料和验证型电芯的安全性研究是当前阶段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Cu_2ZnSnS_4(CZTS)为锡黄锡矿结构的四元化合物,其禁带宽度为1.45 e V,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所要求的最佳禁带宽度(1.5 eV)十分接近;该材料与目前在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表现出色的黄铜矿结构的CIGS(铜铟镓硒)材料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且CZTS有着很好的光电性能,组成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安全无毒和环境友好,因而成为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介绍了Cu_2ZnSnS_4(CZTS)薄膜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光学特性,总结了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CZTS的研究现状。最后对CZTS目前存在的挑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将来可能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英国莱斯特大学近日宣布,该大学正与一家挪威公司合作研发像玻璃贴膜一样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它既能发电又可透光,有望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屋顶或门窗等处。据介绍,这种电池材料是通过在透明化合物中嵌入直径10纳米左右的金属微粒而获得。  相似文献   

18.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的柔性衬底ZnO:Al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有机柔性衬底上制备出附着性好、电阻率、透射率高的ZnO:Al透明导电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有机柔性衬底上制备出附着性好、电阻率低、透射率高的ZnO:Al透明导电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213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三元材料、富锂相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结构和表面结构随电化学脱嵌锂变化以及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嵌脱锂机理以及SEI界面层,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原位分析偏重于界面SEI和电极反应机理,理论模拟工作涵盖储锂机理、动力学、界面SEI形成机理分析和固体电解质等。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还有多篇针对电池分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