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塞油田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安塞油田油井含水率猛长,产油量下跌的现实,选用聚丙烯酰胺(简称PHMP)进行微观模型化学堵水实验。模型用含油岩芯处理磨制加工而成,旨在保持储层孔隙结构的真实性。实验表明采用PHMP化学堵剂堵水对裂缝具明显的封堵效果,其封堵过程为:吸附水膜→动力捕集→物理堵塞→粘弹封堵。结合安塞油田特低渗储层的特点,应选择低浓度的化学堵剂,以20%~40%为宜,旨在避免浓度过大堵塞部分油的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2.
张润芳  赵长喜  皇海权  王纪云 《油田化学》2007,24(2):185-187,178
综述了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河南油田使用的化学封堵剂和化学封堵技术。所述封堵剂包括:改性脲醛树脂高强度堵水剂HN-DS-05;超细水泥封堵剂;蒸汽吞吐井用苛化泥调堵剂;稠油井堵边水用固体颗粒堵剂。所述封堵技术有:低效油井治理技术(包括堵水);注水井大孔道封堵技术;套管外窜槽封堵技术;套管漏失封堵技术;蒸汽吞吐井井问汽窜孔道封堵技术;稠油井边水封堵技术。参2。  相似文献   

3.
中原油田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原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孔道普遍存在,递减逐年加大,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分析中原油田地质特点,开展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形成了配套的PI决策技术、示踪剂油藏监测技术、多段塞封堵技术、分层封堵及施工工艺技术,并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开展了系列封堵大孔道堵剂研究,开发了石灰泥堵剂、水泥复合堵剂、粉煤灰堵剂、纸浆废液堵剂、F917 树脂堵剂、WT-II封堵剂、盐酸—硅酸钠等调剖剂的研究。试验证明,系列堵剂对封堵大孔道具有明显的作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高含水期油田稳产探索了一条新路,提高了油田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钙土堵剂的二次利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前人研究并使用过粘土单液法和粘土双液法堵剂封堵地层大孔道 ,但未对钙土的二次利用进行研究。在研究钙土活化利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钙土 聚丙烯酰胺 碳酸钠三液法复合堵剂。主要研究了适用于潍坊钙土的离子交换剂以及钙土转化为钠土对封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碳酸钠是潍坊钙土较理想的活化剂 ,钙土的活化利用可大大提高其封堵效果 ,并且钙土 聚丙烯酰胺 碳酸钠三液法复合堵剂的封堵效果已为中原油田的矿场试验所证实。图 1表 4参 6(李克华摘 )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封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沈84-安12块及曙光古潜山油藏高含水开发中后期形成的大孔道及裂缝,研究了粉煤灰及橡胶粉填充的聚丙烯酰胺一三聚氰胺冻胶堵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堵剂封堵大孔道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10井次,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对提高油藏水驱波及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酰胺凝胶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封堵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的基本特征,为了研究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封堵能力,在室内建立了3种岩心模型,测试了不同模型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封堵率及耐冲刷性;运用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合成的凝胶,在不同注入速度、不同岩心渗透率条件下开展了堵水驱油和长岩心模型封堵评价实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对裂缝孔隙模型的封堵率和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对所有裂缝孔隙模型的封堵率都大干94%;裂缝孔隙模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封堵后,水驱采出程度增加近一倍,最终采出程度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以水驱流向改变剂为主的深部复合调剖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对水驱流向改变剂的机理、性能特点、现场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扩大陇东侏罗系油藏调剖堵水和三叠系油藏堵裂缝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渗透、大孔道、裂缝性地层堵水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高渗透、大孔道、裂缝性这一特殊地层用一般堵剂封堵困难的问题,根据常规的化学堵剂的化学组成及存在的一些优缺点和相关的堵水机理,在室内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堵剂-JTD,并考察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该堵剂具有好的油溶、酸溶以及成胶性,且对上述地层封堵强度好、堵效好,具有耐水冲刷性和选择性好等特点,其浓度和挤入量越大,封堵效果越好。JTD在新疆油田85063井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取得了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庆油田吴410区超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评价了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及体膨凝胶颗粒堵剂对裂缝的封堵性能。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具有地面粘度低(≤34mPa·s,泵注性能好)、成胶时间可控(16~72h,60℃)、堵水选择性好(油相岩心封堵率≤40.7%,水相岩心封堵率≥97.6%;油相岩心突破压力≤0.91MPa/m,水相岩心突破压力≥1.75MPa/m)、封堵率高等特点;体膨凝胶颗粒堵剂具有淡水中膨胀率高、盐水中膨胀率低、膨胀后的凝胶颗粒具有变形通过性能等特点。确定了针对吴410区长6超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工艺的"前置甲叉基聚丙烯酰胺类化学成胶堵剂+体膨凝胶颗粒堵剂+柔性胶粉堵剂封口"的调剖剂体系及"大剂量、小排量、多段塞、控压力"调剖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艺试验。统计2012年吴410区3口典型调剖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1.5MPa,至目前,单井组内油井平均增油已超200t,调剖增油效果良好。同时对调剖失败井进行对比总结分析,为以后堵水工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注入水沿高渗透大孔道窜流是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多轮次调堵对堵剂注入量、注入位置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缺乏直观描述。为此,设计并加工了不同类型可视化平板模型,系统研究堵剂注入量、注入位置和剩余油分布对规则大孔道地层调堵效果的影响及蚓孔状弯曲大孔道条件下堵剂的最佳注入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规则大孔道模型,当堵剂注入量为0.1倍孔隙体积时,其经济效益最佳;且堵剂注入位置越靠近油藏中部,波及改善效果越好;不同剩余油分布情况下堵剂的最佳注入位置不同,当剩余油富集在油井附近时,应优先选择深部堵水;而当剩余油富集在水井附近时,浅部调剖效果更佳;对于蚓孔状弯曲大孔道模型,封堵拐点后端,能较好地发挥高注入压差(流速)与液流转向的协同机理,波及改善效果最好,最终采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了近期开发研制了的一种新型双液化学堵水工艺,该工艺采用油管携带堵剂的方式,具有堵剂用量少,堵得浅,承压强度高,工艺简便,易解堵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环氧树脂在油井堵漏中应用受限的状况,探讨了双酚F型环氧树脂在堵水中的作用.考察了温度和稀释剂对树脂黏度的影响,并对树脂的固化时间,树脂固化体的强度、溶解性和收缩率以及选择性堵水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双酚F型环氧树脂溶液适用于中高温井下条件,适宜的稀释剂为无水乙醇和苯甲醇(体积比1:2)的复配稀释剂.加入自制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单元含水大幅度上升,开展了模拟该单元地层条件下的室内实验研究。单管岩心封堵实验结果表明:LB-01液体堵剂对高、中、低渗岩心均具有良好封堵性能和残余阻力系数RRF,对注入参数进行了评价,发现随注入段塞的增加、注入浓度的增大,封堵性能逐渐增强,小段塞高浓度堵剂的封堵率和耐冲刷能力更强;通过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发现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10%左右上升到70%,说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分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柔性转向剂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遏制水驱油藏注入水通过高渗透部位时出现无效循环,研制了柔性转向剂(代号SR-3),用于改变油藏中水的流场及实现深部液流转向。这种柔性转向剂可随机发生形变,具有韧性好、不易破碎和断裂以及化学稳定性高的特点。室内物理模拟显示:SR-3转向剂能在地层高渗透率区大孔道中运移,可实现沿程调剖,SR-3在地层"大孔道"中流动遇阻时发生形变并产生堵塞压力。随压力的升高,SR-3蠕变并出现突破压力,然后又降至流动压力并趋于平衡;再遇阻又发生形变并产生堵塞,如此反复地在地层深部产生动态堵塞。大庆油田东部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的柔性转向剂现场试验验证了此机理,也说明了无裂缝砂岩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在水驱主流道可能冲刷出了大孔道高渗透带。对这些大孔道进行沿程堵塞,可以大幅度地改善水驱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15.
暂堵酸化工艺可解决油井酸化时地层非均质性所暴露出的问题,提高酸化效果。这就要求油溶性暂堵剂:(1)制粒性好,粒度分布宽;(2)配伍性好,在水、酸、表面活性剂中表现为惰性;(3)产品的耐温性要好,以适应井底高温。论述了 OSR-1的理化性能、屏蔽式暂堵分流作用及其现场应用的部分情况。试验表明 OSR-1是一种较好的油溶性暂堵剂,适用于常规酸化,尤其适用于多层非均质的储层,能起到多层均匀改善、增加出油层段、提高酸化效果的作用,并对油井出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井封堵封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了油井封堵封窜技术的原理、室内实验、现场试验的情况及效果。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封堵封窜,强度大、成功率高,与防污染管柱配套,能有效地防止对非化堵层的污染。一次施工,不但堵层,而且封窜。与高强度化堵比,每口井可以节约堵剂费1.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濮城油田经过近20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递减期,综合含水已达92%。在PI决策技术效果逐年变差的情况下,研究并发展了油井分层堵水技术。该技术包括井温找水技术、封隔器找水技术和分层抽汲技术;使用的堵剂主要有油井水泥、DSZ-A堵剂和STP-01堵剂。分层化堵技术根据堵水类型选择两种技术:对堵上采下的油井,采用打悬空水泥塞、电缆桥塞、机械桥塞、填砂等措施;堵中间采上下的井,主要采用下部填砂、上部用封隔器分开,化堵中间层位和用98-1型跨式分层挤注管柱。通过在濮城油田的应用,说明该技术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8.
SCB 3型堵水调剖剂是针对特高含水(含水大于95%以上)油田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堵水调剖剂,它的适应性很强。从pH值、温度、原始渗透率等各个方面对该堵水剂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特高含水期的油井堵水和水井调剖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模型的流动试验方法,研究了二次孔道封堵的最佳用量和最佳工艺。从最佳封堵用量研究得出:堵剂用量越大,高渗带封堵得越彻底,因此波及系数越大,原油采收率越高。考虑到经济效益,最适宜的堵剂用量为高渗带孔隙体积的15%。从最佳封堵工艺研究得到分多次注入堵剂比一次注入同量堵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好,其规律说明分多次注入堵剂对液流方向的改变比一次注入效果更明显,使波及系数有更大的提高,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