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近年来,低温技术在工业技术,国防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也加速了低温技术的发展。在火箭技术中,除了使用液氧作助燃剂外,现又利用液氢来作为高效能的燃料,使氢液化装置从实验室规模发展到工程应用。有关氢液化的技术资料国外发表极少,亦还不够成熟,因此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需要进行,主要有氢的液化、纯化及正仲氢转换技术,氢膨胀机的结构研究,低温绝热(-252℃)的研究,以及自动控制和防爆安全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殷靓  巨永林 《制冷学报》2020,41(3):1-10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氢能利用逐年增加,而氢低温液化是一个流程复杂、能耗高、效率较低的低温热力学过程,降低氢液化过程的能耗以及提高流程效率是研究的目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氢液化流程设计和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并对比了预冷氢液化流程和级联氢液化流程,讨论了这些流程的单位能耗、火用效率和性能系数,并对核心设备进行了简单介绍,总结了文献中的氢液化流程的最新技术发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低温技术与应用》一书(舒泉声等编著),已由科学出版社于1983年2月出版,定价2.10元。该书介绍:①低温热力学基本概念;②低温的获得③氦液化技术;④超低温技术;⑤微型制冷机;⑥低温膨胀机;⑦低温传热和换热器;⑧低温绝热基础;⑨液化气体的贮运和输送;⑩低温在电子  相似文献   

4.
低温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具有基本技术的特点。回顾低温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自1877年液化了氧,获得-183℃的低温,开始发展深冷技术。随后氮、空气、氢陆续液化成功,到1908年奥尼斯液化了氦,获得-269℃的低温,使所有“永久性”气体都得到液化,经历了漫长的30年时间。本世纪初,应用液空发展了制氧工业,但液氢、液氦的温度条件当时仍属于实验室范围。1950年,用绝热去磁法获得0.00114K 的低温,后来又用核去磁法开辟了μK 范围晶格温度的新研究领域。60年代出现的稀释致冷机,可以较长时间保持 mK 温区,使低温物理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正>1.世界低温技术——瑞士苏尔土公司低温技术Cryogenics 1980 № 4 183—189(英)2.日本第23届低温工学研究发表会报导低温工学1980 № 1 69—77 (日)3.深冷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的利用化学工场1980 № 1 64—69 (日)  相似文献   

6.
通常,将在大气压下、-100℃以下的温度中呈液化状态的气体定义为低温液化气体。(也有将在-200℃以下液化的氦,氢,特称之为极低温液化气体或超低温液化气体来区别的)。已为人们了解了的气体有:乙烯(液化温度:-104℃、天然气(液化温度:-162℃)、  相似文献   

7.
<正>1.1988年低温技术会议已于 4月 19~21日在捷克的 Usti nad Labem召开,会议的议题是:空气分离;烃和氢的分离与液化;极低温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以及液氮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866001 第10届国际低温工程会议录(Proceediri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ryogenicEngineering Conference)1984 844页(英)会议录收集187篇报告,分别阐述下列主要问题:1)各种装置的冷却系统;2)磁制冷;3)超低温的获得;4)低温冷剂性能;5)超流态氦的利用; 6)低温技术的大规模应用;7)超导性的利用;8)超导磁体工艺;9)超导材料;10)超导感应蓄能装置;11)给热;12)测温和特种仪器;13)低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4)气体液化和低温液体输送。  相似文献   

9.
<正>一、总类* 1.低温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Indian Journal of Cryogenics 1980 №478-90(英)*2.苏联《化学工业-81》展览会的低温工程展品1982 №2 39-41(俄)*3.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现状与前景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82 №1 68-C~68-V(英)*4.日本氧气株式会社京浜制作所简介轻金属溶接1981 №7 43-44(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航天工程、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液氢的制取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氢能利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保障。简要介绍了氢液化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大型氢液化(LHL)的方法、循环及装置。在比较不同时期氢液化方法和氢液化装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大型氢液化装置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压缩机、膨胀机和换热器等主要系统组件的效率,采用混合制冷剂自复叠预冷的高效液化循环以及两相膨胀机代替节流阀的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正>1.宇宙开发中液氢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低温工学1980 № 2 84—96 (日)2.世界液化天然气供应与日本配管ら上装置1980 № 3 6—11 (日)3.氦的来源与回收过程——特别介绍了印度的情况Cryogenics 1980 № 5 244—246(英)  相似文献   

12.
<正>一、总类* 1.不可思议的低温世界Compressed Air 1980 №9 5-10(英)*2.食品工业中的低温技术Cryogenics 1981 №5 287-290(英)*3.牛津仪器公司的低温技术Cryogenics 1981 №5 259-266(英)*4.日立制作所研制成氦液化致冷装置日立评论1981 №1 34(日)该装置液化能力为 100升/时液氦,致冷能力为300瓦(4.5K)。与1968年制成的1号机相比,性能明显优越,紧凑,适于超导试验。为方便操纵,  相似文献   

13.
1.世界低温技术——英国英国氧气公司的低温技术Cryogenics 1979 №3 131—139(英)2.低温利用技术产业机械1979 №340 25—27(日)3.日本及国外液氢制取设备的设置情况溶接时报1977 №11 23—27(日)  相似文献   

14.
一、总类* 1.同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技术座谈简报低温与超导 1977 №1 82-85(中)*2.我们是怎样开展(制氧站)技术训练的韶钢科技1978 №1 31-33(中)3.低温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五、低温获得在今后的20年之内,低温获得的应用仍将在大型和小型低温装置这两个方面获得更大的进展。大型低温获得装置的应用引人注目。超大型氦液化器和氢液化器将在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和超导贮能装置中获得应用。这时,需要100千瓦(3万升/小时)的氦液化器或500千瓦(2.5万升/小时)的氢液化器。相比较之下,这样大的氢液化装置更容易实现。2.5万升/小时相当于42.2吨/天,目前美国已有60吨/天的液氢生产设备。对于更大型的托卡马克装置需要的冷量在4.2K 时为211千瓦,对于10~(10)瓦的超导贮能装置来说,需要的冷量在4.2K 时为51千瓦。这种需要就意味着必须考虑设计200吨/天的液氢生产设备。液氢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实现。氢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由于易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总类1.第七届国际低温工程会议(ICEC7)报导低温工学1978 №5 44—49 (日)2.世界低温技术——日本·东京瓦斯公司Cryogenics 1979 №2 67—72 (英)3.世界低温技术——英国·国际研究开发公司的超导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板翅式换热器(PFHE)为核心的30万方/天五级液氮(LN2)预冷氢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和四级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两种氢液化工艺均可将氢气液化为-252℃的液氢(LH2);给出了两种氢液化工艺具体参数和主液化装备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借助制冷效率、压力损失等主要参数理论计算和两种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深冷技术》2009,(3):61-61
据2009年2月1日《中国化工报》报道,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焦炉煤气利用新工艺——低温分离液化天然气(LNG),可高效利用中小企业产生的小规模焦炉煤气(生产规模在100万t/a以下的中小型焦化企业)。该套工艺采用了吸附剂脱苯、萘和焦油、水解脱硫、MDEA脱碳、等压干燥、膜分离提氢、氮气膨胀制冷等国内外先进技术,低温分离出LNG,并对膜分离提氢过程中产生的高纯氢进行综合利用。该工艺所需设备国内都有成熟的制造技术,投资少,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总类1.世界低温技术——瑞士、布朗·鲍维利公司的低温研究Cryogenics 1979 №8 435—447(英)2.日本第22届低温工学研究发表会报道低温工学1979 №4 43—54 (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制冷学会第一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制冷学会第一专业委员会,合办第四届全国气体液化与分离会议和第七届全国低温物性测试会议,将于1995年第四季度在上海召开。会议征文范围:(1)气体液化与分离的新技术;(2)液化天然气技术;(3)低温气体液化的新设备、新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