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根据汽车动力学理论,按整车道路行驶工况得到发动机转速和转矩特性的工况点,在发动机动态试验台上对重型车用柴油发动机进行了整车行驶循环的模拟排放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道路行驶循环下的排放与发动机认证试验的排放之间的区别,研究了实际道路工况下重型车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道路循环的排放与发动机认证试验的排放之间差别很大,高速工况下的排放因子低于低速工况的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开发的一种降低轻型车 NOx排气污染物的排气再循环系统以及该系统进行的发动机台架及整车排放试验 ,给出和分析了排放试验结果 .研究表明 ,该系统对降低轻型车的 NOx排放物有显著效果 .  相似文献   

3.
电控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及该系统的发动机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 ,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有较高的经济性和良好的动力性 ,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也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开发的一种降低轻型车NOx排气污染物的排气再循环系统以及该系统进行的发动机台架及整车排放试验,给出和分析了排放试验结果.研究表明,该系统对降低轻型车的NOx排放物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纯电动轿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一代纯电动轿车的技术方案,整车轻量化、系统一体化设计思想,以及在整车控制策略、CAN总线技术、电池组热均衡管理、整车故障诊断及高压电安全管理、车身舒适性控制等方面所取得创新性成果.利用仿真工具进行了整车性能评估和技术方案确定,并且对仿真结果做了整车试验验证.最后,系统介绍了纯电动轿车的性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某款增程式电动乘用车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系统架构和整车运行模式;对汽油发动机气态排放物生成机理进行了阐述;结合该车实际排放表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包括冷起动空燃比控制策略、发动机暖机工况策略等.通过发动机和整车控制策略的优化使其排放表现符合国家六阶段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轻型整车油耗限值法规要求的加严,使得整车油耗测量变得非常重要.基于发动机试验台架的一种整车油耗测试方法的应用技术,利用整车法规循环工况反算发动机运行工况,利用电力测功机发动机试验台架编制对应的发动机工况自动循环程序,利用台架设备温控及附件加载设备来控制试验边界条件,高瞬态油耗仪测量实时油耗,经验证,测量结果一致性达到0.5%以内,满足整车油耗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8.
混合动力车辆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以及整车仿真模型,制定了整车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对发动机与电机间的功率输出进行协调控制,能明显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并能够维持SOC在规定的工作区间变化.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对天然气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的变更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变化 ,发动机排放物中 THC、 CO和 NOx有较大变化 .综合考虑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及动力性等 ,得出了双燃料试验样机引燃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朝山  熊树生  任晓帅  姚红  徐进  谢莲  刘震涛 《兵工学报》2012,33(10):1162-1167
提出了将滑动弧电解制氢装置应用到天然气发动机中,通过电解天然气制氢,轻松实现天然气(CNG)发动机到天然气掺氢(HCNG)发动机的改装。通过自制装置,进行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与燃用不同掺氢比例的HCNG对发动机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HCNG,其HC和CO的排放都减少,NOx排放量增加,但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或点火提前角的减少,NOx排放会大大减少,排放性能得到优化。同时进行了体积掺氢比20%的HCNG和纯CNG外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CNG,燃用掺氢20%HCNG后,其动力性变化不大,燃料消耗率却相应的减少,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装甲车辆发动机载荷谱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载荷谱是装甲车辆发动机结构寿命研究的根本依据。为深入研究发动机载荷谱,以某型装甲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方法、多体动力学理论和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行动装置的整车动力性能仿真模型。模拟了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操作和路面状况对发动机动态工况的影响,并自主设计了挡位、车速传感器,通过实车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统计分析了装甲车辆发动机典型任务剖面下的载荷参数时间历程,得到了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载荷谱,为基于载荷谱的装甲车辆发动机可靠性设计和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的加速过程动力性能对车辆动态性能好坏有直接影响,本文介绍了在一台非增压柴油机台架上进行的各种变速试验结果,并用开发的发动机加速过程软件对该柴油机进行了加速过程的模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基于部件的物理原理或试验结果,建立了某轻型履带车辆动力 传动系的模块化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齿轮箱、换档离合器、换档控制器和车体等部件模型.使用该仿真系统可模拟不同油门开度下的车辆性能,及不同换档离合器结合压力条件下的换档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黄绵敦  张付军  崔涛  刘雪媛 《兵工学报》2016,37(10):1915-1925
针对重载越野车辆在高原环境下起步响应性差的问题,借助汽车仿真分析GT-SUITE软件建立整车模型,仿真研究了海拔因素对重载越野车辆起步过程的影响以及换挡时刻、前传动比对高原环境下起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原环境下整车起步用时14.7 s,而海拔高度4 500 m环境下用时27.2 s;相比于1 000 r/min转速换挡而言,2 000 r/min转速换挡所对应的整车起步响应时间缩短了3.9 s,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起步换挡时刻对应发动机转速的方法来改善车辆的起步响应性;随着前传动比的增大,整车起步过程中的加速度增大,但是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车速减小,因此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前传动比的方式来改善车辆的起步响应性。受到空燃比限制的影响,使得起步过程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输入特性与4 500 m海拔下外特性所对应的共同输入特性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When the mechanical drive is changed in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the cooling system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should be alter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increasing in equipment such as electric apparatus.In order to predict and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cooling system in the virtual engine compartmen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irflow field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echnique is necessary.An armored vehicle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research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hysical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computation of 3D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an armored vehicle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is established.Turbulent flow in the compartment is describ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k-ε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Th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of 3D air flow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different fan's flux.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an's flux is given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positions of the air-vent shutter are analyz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air-vent shutter can lead to different cooling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未来运载器对动力装置的任务需求及氢氧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基于50吨级氢氧发动机,以产品性能提高、功能拓展和可靠性增长为设计目标,开展了发动机衍生产品优化设计研究。衍生型发动机基于现有燃气发生器循环或开式膨胀循环,充分继承和借鉴了现有产品的技术基础和成熟组件,产品功能有所拓展,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有所提高,丰富了中国氢氧发动机产品库,有利于未来运载火箭构型优化和运载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原车辆冷却系统参数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原环境下,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T平台下建立了高原环境冷却系统仿真模型,采用参数化仿真手段定量分析了高原环境下各参数对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关系.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海拔3 000~4 500 m高原情况下,为了满足系统的散热需求,发动机散热量分别需要降低为平原的88%~94%;在发动机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风扇体积流量需要比调速前增加7.5%~15.2%.  相似文献   

18.
运载器发动机推力下降故障模式较为常见,对于典型的非致命故障采取姿态重构控制技术往往可以挽救一发飞行任务。随着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技术水平的提升,控制重构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开展了运载器故障动力学建模研究,提出了运载器重构控制技术方案。介绍了一种姿态重构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包括控制律设计与控制重分配方法,并针对所提出的姿态重构方法开展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姿态重构技术在发动机推力故障下仍可保证运载器良好的姿控性能与稳定能力。最后展望了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增程专用发动机,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2.0 L汽油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通过热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优化气门升程曲线和配气相位,实现阿特金森循环;预测发动机功率、扭矩、油耗等性能指标,提出发动机配气相位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发动机正向开发及性能仿真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