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碳酸亚丙酯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而增强。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都比PPC高,Tg和Td95%最高分别达到51℃和410℃,比PPC提高了29℃和130℃。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2.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乳酸(PLA)的共混,提高PPC的热性能、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多晶X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拉伸力学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共混物为部分相容的体系;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比PPC提高30℃,分解温度Td5%最多比PPC提高42℃,Td50%最多比PPC提高67℃;PLA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优于PPC,40d降解后复合材料最大失重率为33.37%,是PPC的9倍;PPC-PLA复合材料有良好的成膜性,制备的薄膜透明均匀,复合薄膜材料拉伸强度为36~58MPa,杨氏模量最大为2943MPa。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与壳聚糖(CS)共混改性,研究了CS含量对PPC/CS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CS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PC与CS的共混属于简单物理共混,CS对PPC的Tg影响不大,但可显著提高PPC基体的耐热性能,扩大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同纯PPC相比,PPC/CS共混物的TGA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共混物的5%分解温度(T-5%)较PPC提高了51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21℃;另外,共混物的TGA曲线只存在一个高温区的失重台阶,这是由于CS的引入抑制了PPC在低温区的解拉链式降解,因而只有高温区的无规降解发生。此外,随着CS含量的增加,PPC/CS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不断增大,当CS含量增至2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由纯PPC的4.7 MPa上升至12.5 MPa。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共混物的性能,并对共混物进行了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PPC/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随着PLA的含量从10%(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90%,共混物热失重10%所对应的温度(T-10%)从255℃逐渐增加到281℃,当PLA的含量分别为10%、50%和90%时,最大速率失重温度比纯PPC分别提高了3.45、15.51和41.58℃;采用Coats-Redfern法得出,PLA的加入能提高PPC的活化能,其中PLA含量为30%和50%时,共混物的活化能比纯PPC分别提高了12.72%和40.68%,说明PLA改善了PP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聚苯乙烯(PS)的黏流温度以下制备了聚丙撑碳酸酯(PPC)和PS的共混物,研究了配比对PPC/PS共混物的热降解、形貌、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黏度随PS含量增加而增大。PS促进了PPC的热降解。PS质量分数为50%~70%时,共混物为共连续结构。其他配比下,共混物呈海岛分相,分散相呈片层状。随PS含量的提高,共混物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洛氏硬度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38℃下,共混物的水蒸气渗透率随P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20℃下,变化趋势相反。当PS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物的水蒸气渗透率在20~38℃内不随温度改变。  相似文献   

6.
《塑料》2018,(5)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膜,研究了其透光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A的加入会导致复合膜透明性降低,但因CA与PP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自然降解能力显著提高。当添加15%CA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24. 2 MPa,与纯PPC相比,提高了137%。同时,复合膜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其断裂伸长率可达624%。随着CA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热稳定性、亲水性和降解性大幅提高。当添加30%CA时,复合膜热失重温度T5%和Tmax分别为261. 6和290. 2℃,比纯PPC提高了约40℃;与水的接触角为71. 7°,比纯PPC降低了22. 2°;降解90 d后,复合膜的质量保持率仅为36. 3%。  相似文献   

7.
《塑料》2015,(3)
采用聚碳酸亚丙酯(PPC)对交联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运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万能拉力机等表征手段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PC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熔体黏度值不断增加,结晶度下降,相容性降低,拉伸强度降低,在PPC质量分数为40%时断裂伸长率为67.2%,比纯PBS提高了5.72倍,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塑料科技》2013,(12):31-33
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PC/PMM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140℃下添加PMMA,抑制了PPC"解拉链"降解;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速率最大温度随着共混物中PMMA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分别达到38.40℃和268.10℃,比纯PPC提高了25.01℃和54.4℃。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共混物性能的研究进展,从共混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降解性能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及表征方法,并阐明了PPC和PLA降解机理。最后,对可完全降解的PPC/PLA共混物的应用前景及表征方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转矩流变仪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相容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材料的相容性较好,聚氨酯弹性体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当聚氨酯弹性体的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达到23.5 MPa,提高了约13 MPa;5%分解温度Tb5为353.3℃,较PPC提高了10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