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于1980年9月16日至25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的。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及九个部的106个科研、生产部门和大专院校的17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陕西省有关单位的200余名科技人员,也到会听取了大会的学术报告。会议期间,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专题组宣读论文和学术讨论,还穿插了野外地质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女石油地质学家吴崇筠教授在大会做学术报告。 讨论会于1985年9月在大庆嗽壤武图为大会会场。 赫III极 大庆油田管理局穹森》塑惑t大会做学术报告。 杜博民教授与陈焕疆高级工程师在 出席会议l 。在大庆油田岩心库一起看岩心、议盆地、谈找油。 观察岩心。全国第二届碎  相似文献   

3.
碎屑岩沉积相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根据1980年全国碎屑岩沉积相模式和相标志讨论会的分组总结并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成的.文中首先谈到沉积相模式的研究在科研和生产上的重要意义,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相模式的含义,以及鉴别沉积相的主要相标志类型.然后针对我国地层中经常见到的河流相、湖泊相、浊流相、三角洲相、海滩相和潮坪相,以及相标志中的层理进行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地质分会于1985年9月20日至24日在大庆油田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的42个单位共114名代表。大会宣读了“论松辽盆地的演化和区域构造对沉积建造的控制”等12篇论文,之后分三个小组,即:盆地分析及相模式;湖盆、沉积砂体沉积相及相模式;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继续宣读了论文共45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学会地质委员会和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地质分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20日在大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高等院校和石油工业部以及各油田科研部门四十二个单位的代表114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51篇,会上宣读论文55篇。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黑龙江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下旬在大庆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科研、院校、石油部规划院及其所属各油田科研单位和地矿部石油局系统共计42个单位114人。大会收到各类学术论文摘要151篇,在大小会议交流的论文有55篇。会议首先介绍了当前沉积学进展、河流沉积学和湖泊沉积学的现状和动向,其次是重点交流并讨论了近几年来沉积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并对有关沉积体的成因、分类、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矿产关系作了深入探讨。经重点讨论并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7.
全国第二届碎屑岩沉积相学术讨论会,于9月20—27日在大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高等院校和石油工业部各油田有关科研、生产机构的114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51篇,全文68篇,宣读论文55篇。参观了大庆油田岩心库与松辽各种典型沉积环境的岩心,并作了野外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8.
《石油学报》1980,1(2):42-42
中国陆相生油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0月24日至30日在大庆油田召开。石油工业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四十个单位共10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岩心相、测井相两个方面利用多个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建立了相应的地质资料库,为研究区沉积环境的识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九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在西安举行了全国碎屑岩沉积相模式及相标志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06个生产、教学和科研部门的174名代表出席。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篇。会议期间,组织了大会启发报告,分组宣读论文和学术讨论等活动,并且安排了野外地质旅行  相似文献   

11.
12.
沉积相的分析研究是储层特征和油藏综合评价研究的前提,沉积相及其微相的类型和分布决定着砂体的类型和展布,进而影响储层的发育[1]。本文对储层沉积相划分标准及研究区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河流沉积相鉴别标志及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盆地T湖地区为例,对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相进行分析比较,以录井、测井及钻井资料为基础,论述了研究区沉积背景、岩石类型、沉积粒度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砂体展布,识别出曲流河道、辨状河道、曲漉河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砂坝等几种主要沉积徽相类型并分析每种徽相的沉积特征,比较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以及网状河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不同之处.以此来对河流沉积相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珠江组碎屑岩体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平面展布,从东沙隆起整体出发,通过岩石学特征、岩心观察、综合录井、测井资料、单井沉积相研究,认为研究区的碎屑岩体系发育三角洲、无障壁滨岸一海滩和浅海3类沉积相,可识别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前滨、近滨、远滨、陆棚等6种沉积亚相及若干沉积微相;得出了研究区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并明确了物源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层控和层状矿床勘探业的发展,尤其在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事业的推动下,使得沉积相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出现了迅猛异常的发展局面。我国碎屑岩沉积相研究,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1.近年来对断陷型湖盆砂体类型及其含油性的研究,从单个的相模式扩展到对整个湖盆沉积体系的研究。基本搞清了坳陷型和断陷型两类湖盆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的差异性和分  相似文献   

16.
西湖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凹陷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目前对该区研究主要集中在始新统平湖组和渐新统花港组,但对于凹陷深层始新统宝石组研究极为薄弱.以典型单井岩心精细观察为基础,综合运用古生物、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主要发...  相似文献   

17.
在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红山地区下白垩统进行了层序划分,识别出了2个中期层序(MSC1、MSC2),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认为,在红山构造带,MSC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MSC2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坝;在红山凹陷,2个中期层序均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在2个中期层序中,上升半旋回底部和下降半旋回顶部为有利储集岩发育部位,最大湖泛期密集段泥岩可作为本区的盖层。同时指出油砂沟-红山参2井-东沟、科木尔、红山参1井以南一带为有利油气储集区带,为下一步的深入勘探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镜下相标志的分析,把华北地区下古生界地层初步划分为4种沉积环境和6个相带,即台地泥坪环境,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台地浅滩和开阔海四个环境;及台地泥坪,潮上带,潮间带,潮下低能带,潮下高能带和开阔海6个相带。沉积相标志可作为地层划分对比、推断沉积环境的可靠依据,而且,在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研究古生态、发现新的油气领域上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大量的露头和钻井资料,共识别出混积潮坪相、混积碎屑海岸相、混积台地相及混积陆棚相等4种混合沉积相类型。在对该区古生代沉积格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的分析,总结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沉积组合和滨岸—台地—陆棚沉积组合2种平面沉积相组合发育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强弱是影响沉积相组合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沉积组合模式主要发育在早古生代,滨岸—台地—陆棚沉积组合模式主要发育在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20.
混合沉积是沉积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区古生界沉积岩石类型多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替出现,为混合沉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古生代地层沉积格架系统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各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经过基础性研究后,认为研究区发育以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以及以早寒武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陆棚沉积2种混积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是主要发育于陆源碎屑滨浅海、砂泥质潮坪与碳酸盐缓坡或台地的过渡地带的台地沉积。混积陆棚是指同时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2种沉积的陆棚。研究区混合沉积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早期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组合和泥盆纪—二叠纪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台地组合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