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溧阳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根据溧阳市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及自然景观特质,对溧阳城市空间形态设计进行定位,并确定溧阳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引导的框架、设计引导原则以及设计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将其归结为二次空间形态与自然的冲突与脱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形态在宏观上的消极影响;空间形态缺乏明确性和完整性;建筑界面的矛盾,冲突与城市设施的混乱布置;对人的因素的忽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为消除这些弊端而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单元空间拓扑关系进行推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空间句法的系列变量 ,并以武汉市交通轴线为例 ,在GIS环境下对不同尺度空间范围的句法变量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 :(1)空间可达性是衡量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因素 ;(2 )集成度则是描述空间可达性直观而有效的变量 ;(3 )利用句法变量可以对人类活动与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区发展新趋势与城市空间形态互动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居住建设改变城市空间形态"现象的反思,重新审视住区建设给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不是孤立地研究城市中的居住模式问题,而是以城市空间形态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分析与探讨.以"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住宅模式变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目标,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城市住区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京津地区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rcgis9.0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两种方法研究京津地区人口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主城区点效应和主干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作用下,该区的人口分布趋势是以北京和天津的中心城区为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域,并沿主要交通动脉由中心向周围地区呈梯度递减变化,在两城市间沿京津交通廊道形成了一个人口持续增长和密集分布的廊道区域。近几年该区域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城市外围区人口增加,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研究并最终解决城市规划问题的有效途径 ,模型化的定量分析是城市空间分析的良好工具 .以居住空间为切入口 ,探讨了模型技术在居住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与演进预测中的应用 ,建立了居住空间分布区位预测、居住空间规模分布、居民个体居住空间选择等模型 .  相似文献   

7.
8.
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基础.分布轴线是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之一,它是指能使城市体系中各城镇功能有机地联系,并能连续地集中表现城市体系特征的象征性线性空间,体现城市体系发展理论上的中心带.以城市人口、GDP等为规模指数,结合关中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关中地区纵横交叉轴线的设想,借助于属性加权抛物线拟合的方法,计算了关中城市体系的分布轴线,在此基础上针对西安市城市行政中心北移以及西咸一体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定量研究城市空间特性对城市科学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城市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骨架,而城市外部形态是城市自组织演变的结果.在GIS环境下,利用分形这一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网络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及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分维数可以揭示城市内、外空间形态复杂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
科学预测城市需水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城市需水量的因素很多,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需水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挑选出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子,建立需水量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实例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Arcgis9.0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两种方法研究京津地区人口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主城区点效应和主干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作用下,该区的人口分布趋势是以北京和天津的中心城区为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域,并沿主要交通动脉由中心向周围地区呈梯度递减变化,在两城市间沿京津交通廊道形成了一个人口持续增长和密集分布的廊道区域。近几年该区域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城市外围区人口增加,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镇宁县为例,重点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县城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以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几个特征:(1)城镇整体人口密度偏小;(2)旧城区人口密度比较集中,而新城区人气不足;(3)居农混杂现象普遍.以此来探寻城镇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期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空间数据一般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地理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质性,存在高消费地区和低消费地区、中心(核心)和外围(边缘)等经济地理结构,从而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对此,本文试图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2-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挖掘消费的相邻影响关系以及检验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建立了空间消费函数模型。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基于数据特征的统计分析以及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某一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本文对潍坊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归纳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探求其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以社区为分析单元,结合调查数据和大数据,从城市物理形态和人为活动两个维度构建影响因子体系,采用OLS和GWR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热环境变化的关键性因子及其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城市物理形态因子主导了地表温度变化;常住人口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要远大于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工业功能和土地功能混合度对地表温度影响较为显著;水体和植被的降温作用在工业区和商业区会被削弱,建筑密度在工业区的增温作用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交通系统的发展是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不同时期天津交通系统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阐述了近现代天津交通系统变革影响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新形势下构建天津理性城市空间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系统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地热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大湾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地热流、花岗岩分布、断裂、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和居里面深度等空间数据层,综合分析地热异常与地质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空间关联关系,揭示研究区地热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地热流值大于75 mW/m2、燕山期花岗岩边界或内部、与主断裂距离小于3 km、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大于1.6 mGal/km、航磁异常值为-5~5 nT及居里面深度小于15 km等区域,与地热异常区的空间关联密切;强地热异常的出现与居里面深度、燕山期花岗岩和主断裂关系最为密切.基于数据层分类,采用证据权重模型和加权信息量模型两种矿产资源预测方法对上述多元信息进行复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广泛且岩石热导率较高的低山或丘陵区地区易出现强地热异常,具有这一特征的江门西部、肇庆中部、广州东北部、惠州东北部以及深圳等地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高潜力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电力需求量与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计及电力需求与GDP空间相关性的组合预测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说明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电力需求和地区生产总值GDP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电力需求量与GDP之间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计及电力需求与GDP空间相关性的组合预测模型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历史地图与Landsat遥感影像图,复原了明光市6个时间截面下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道路网络,综合运用分形理论与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明光市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明光市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成长、加速四个阶段,城市呈扇面状向东北扩展,外部空间形态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由紧凑趋向于松散;2)城市全局集成核范围不断扩大,集成核向东北方向转移,局部与整体耦合度较好,但新旧城区联系度有待加强;3)城市内外空间协同演变,空间扩展方向与集成核转移方向一致,内外空间发展相互引促进;4)从明晰发展方向、空间集约发展、优化交通网络三个角度为明光市城市空间发展提出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