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中充满了空间意识。文章穿越多层的历史空间,探索了伍尔夫短篇小说中的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挖掘了其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阶级政治和性别政治的空间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对后生产主义乡村内涵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大集镇淘宝村和王家岭网红村在由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的演进过程中的功能、空间、景观等方面的重构现象,由此归纳总结淘宝村和网红村在向后生产主义乡村转型中乡村重构的内容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淘宝村、网红村是互联网塑造的流空间和地方空间叠加的空间复合体,带动了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其本质是以增值消费为目的的乡村空间生产的过程,乡村振兴政策背景是这一过程的助推器.本文从空间重构视角拓展了乡村转型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地,更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抑或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使公共空间发生的"质变""裂变",都将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回归;二、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到"社会主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三、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共同体"的发展;四、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演进韧性理论,建构 2012 ~ 2020 年淮河流域行蓄洪区阜南县乡村韧性评价体系,开展乡村韧性测度及空间分布可视化分析,阐述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阜南县乡村韧性平均值为 0.410,处于较高水平,空间呈现“外高内低,不均衡布局”的分布特征。②阜南县乡村韧性空间分异明显,蒙洼蓄洪区乡村适应能力较低,抵御能力较强。③对阜南县乡村适应能力解释力较大的因素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脱贫人口占比以及平均中小学人数占比,对乡村抵御能力解释力较大的因素为规划聚焦度和政府投资力量。④从影响机制来看,公共资源和经济发展是阜南县乡村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乡村韧性的内在影响因素;社会关注度、规划聚焦度、政府投资力量是乡村韧性的外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乡村外部空间环境整治规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分析了乡村外部空间环境的现状,提出了乡村外部空间环境整治的必要性,以及在基于乡村空间形态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从环境整治的整体性、特色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乡村外部空间环境整治规划的要点,提出要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乡村城市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2014年SPOT5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估计、热点识别等方法,分析涉县2014年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涉县的乡村聚落斑块呈现出"北密南疏,西密东疏,清漳河流域密度大,离县城越近密度越大"的分布格局,西北部为乡村聚落的核心区;高海拔地区虽然人口密度比较小、但是乡村聚落的密度却比较高,低海拔地区人口密度大,但是乡村聚落密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宁波市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宁波市四个传统村落的文化建设情况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存在乡村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才缺乏、文化空间使用率低、文化产业开发人才缺乏、交通不便和开发模式陈旧等问题,提出设立乡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文化建设和文化空间布局、实行文化礼堂开放式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结对高校和旅游公司开发文旅乡旅产品和策划民俗文化活动等举措,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振兴乡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乡村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作用最紧密的地区,在内外源多重要素的影响下面临高质发展的新挑战.由于生活、生产及生态空间与乡村系统互为表里,探究"三生空间"现状发展特征有助于增强空间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为乡村系统各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以苏州乡村"三生空间"作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乡村公共空间是承载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它的建设与更新对推动新时期乡村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辨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关系的基础上,以皖北怀远县刘楼村为例,梳理村庄公共空间现状,总结皖北乡村公共空间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刘楼村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路径、技术手段,构建"美化边界、突出标志、优化节点、提升道路、整合区域"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并积极创新村民参与更新的方式,以期为皖北其他乡村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体特征的当代语境下,乡村文化传承及其空间重塑面临多重困境。以戏楼建筑为例,提出强化价值认同,实现价值转换;培育主体意识,优化治理模式;传承优质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坚守核心内涵,鼓励兼容并蓄四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策略,以期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重点村是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对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是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湖南省14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均衡指数与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重点村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均衡和集聚程度,使用灰色关联、相关性分析和叠置与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为显著集聚型,大致呈现出“主核心-次核心-边缘型”的集聚态势;重点村数量在各个市中分布比较均匀,但各市的空间分布类型存在差异,14个地级市共有4种分布类型;3类乡村旅游重点村类型呈“两高一低”的类型特征,且分布范围不尽相同;湖南省乡村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地形水系、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地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以长兴县为例,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自然、生态、开发建设及社会经济要素的因子进行评价,建立GIS分析模型,综合评价长兴县乡村空间的发展条件,划分为积极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并相应地制定适合各类型区域的乡村空间整合模式,为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减少人地矛盾,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经济支撑、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 个子系统筛选30 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借助ArcGIS10. 2、OpenGeoDa 工具, 综合运用熵值法、 ESDA 等研究方法, 测度贵州省88 个县域单元乡村旅游发展潜力, 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 (1)贵州省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明显, 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好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驻地附近,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2)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整体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 高水平聚集在省级行政中心和市级行政中心地带, 低水平县区分散且远离在省域和市域中心, 但高水平区域对周边发展潜力低水平辐射带动效应不显著, 整体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合作有待加强; (3)要积极引导不同县域根据自身发展主要制约因子, 通过政府公共职能、扩大旅游经济基础和客源规模、提升交通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 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苏州与徐州地区2007--2008年的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运用空间韵律测度、点模式空间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空间测度模型,深入比较分析了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苏州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集,而徐州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相对稀疏;在规模分布上,苏州地区乡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并具有显著的低值集聚特征,而徐州地区以大规模聚落为主,表现为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在形态分布上,徐州地区乡村聚落形态较为规整,且聚落连接性和完整性较好,而苏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聚落形态多为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有机结合乡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需要充分理解湖北省森林乡村的分布格局.据此基于ArcGIS10.5与Photoshop 2018工具,收集了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地理坐标及相关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分析了湖北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旅游区位论、乡村振兴的道路以及森林乡村评选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山.随着城市不断扩张,浅山区逐渐被城市边缘区覆盖,生态与乡村面临威胁,亟需明确生态控制边界,引导乡村空间进行有序可续的生态适应性发展.本研究基于多学科理论指导,借助多目标规划模型、空间句法等研究工具,全面认知浅山区生态价值、明确生态边界,基于乡村现代生态、生产、生活发展需求,通过多尺度探索耦合于生态格局的乡村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国家级和省级19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辽宁省全域及辽中、辽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均衡集聚态势,辽西地区呈现非均衡集聚态势。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整体上表现出东高西低、局部小集聚特征。依据资源特点,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分为农渔业特色主导型、少数民族文化型、红色旅游发展型、景区景点依托型和温泉康养型五大类,区域差异、空间分布及空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经济、交通和旅游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意义及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空间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界定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以及其社会学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几点措施,意在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