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锥面及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和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等环面蜗杆传动类型.阐述了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成形原理,环面蜗杆副的啮合理论、修形方法和失配技术.并对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发展历史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进展,进行了择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多头环面蜗杆传动的设计和制造是比较困难的.本文采用了运动学法推导了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计算公式.设计了蜗杆头数为5和9的两对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齿形,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制造出这两对环面蜗杆副.这两对蜗杆副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已具有设计、加工蜗杆头数Z1max=8、速比imin=5、中心矩αmax=500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经验基础上,尝试蜗杆头数Z1=12,蜗轮齿数Z2=47、中心矩α=600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设计、加工的可能.通过设计制作专用滚刀,应用现有加工设备与外部设备的结合,圆满制造出符合用户要求蜗轮副.此次研制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给出双锥面二包蜗杆副不同齿数比和中心距搭配时砂轮半径rα和砂轮车倾角β的推荐值;提出Ⅱ型传动修形参数选取方法。对有误差的双锥面二包蜗杆副进行了失配啮合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型和Ⅱ型对误差十分敏感。提出对磨蜗杆和滚刀砂轮的rα、β和齿形角α2进行综合修正的失配修形方法;齿面接触分析结果表明失配修形后接触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首先以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空间啮合原理为基础,推导了标准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通用接触线方程,然后应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接触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空间啮合原理,推导出环面蜗杆副的齿面方程。为改善蜗杆副的啮合性能,提出了采用变中心距和变传动比对环面蜗杆修形,分析了中心距和传动比变化对啮合性能的影响。通过变中心距或变传动比修形可以有效的消除二界限线,得到承载性能更好的II形传动形式。采用接触线点的相对诱导法曲率半径作为微观啮合质量评价参数,构造优化目标函数,确定最优修形参数的值,使接触线的分布更合理。加工了一对变中心距修形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滚检结果显示:蜗轮齿面无二界限线,接触区面积增大,与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万方美  张光辉 《工具技术》1999,33(12):14-17
计算和分析了用锥面砂轮和平面砂轮磨削加工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啮合性能及蜗杆的根切和齿顶变尖特性,结果表明,当锥形砂轮直径较大时,两种砂轮加工出的蜗杆极为近似,因此可采用大直径锥形砂轮代替平面砂轮近似加工平面包络蜗杆,以提高磨削效率。  相似文献   

8.
计算和分析了用锥面砂轮和平面砂轮磨削加工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啮合性能及蜗杆的根切和齿顶变尖特性,结果表明,当锥形砂轮直径较大时,两种砂轮加工出的蜗杆极为近似,因此可采用大直径锥形砂轮代替平面砂轮近似加工平面包络蜗杆,以提高磨削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Pro/E环境下,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进行虚拟装配,确定其相对位置以及啮合关系,并在运动分析模块中通过定义机构连接与伺服电机,实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的运动仿真,通过干涉检测和数据测量,验证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蜗杆副建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用锥面和直线分别展成蜗杆和蜗轮滚刀,获得失配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的方法。分析了该失配啮合传动的基本原理。求解了蜗杆副的占面接触状态和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失配啮合传动可实现良好的点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