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质特征分析法,对本区的主要含煤层段二叠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对比,准确确定了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二2煤层,并对这些煤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对比,获得煤岩层赋存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巷道开拓、采掘的正确部署。 相似文献
5.
6.
7.
综合利用标志层、古生物、含煤性及煤层煤质、测井响应等煤层对比方法对盘县某井田进行了煤层对比。结果表明,该井田煤系地层标志层不明显,对比困难,采用"先层段对比、再煤层对比"的方法,即先利用标志层、古生物、含煤性、测井响应进行层段对比,再在相应层段中利用煤层特征、煤层间距等进行煤层对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吴桂桥井田煤岩层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志层对比,层间距对比,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岩性、岩相对比,物性特征对比,以及媒质、煤层结构特征对比和古生物特征对比等多种方法,对吴桂桥井田的煤、岩层进行综合对比,对指导周边地区的地质勘探及矿井煤炭资源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了主要含煤层段中生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岩性组合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引用煤层对比标志、标志层,煤质特征分析法和物性法进行煤岩层对比.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古城一号井田各主采煤层的含煤性及其煤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井田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评述了井田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煤炭地质勘查基础工作,准确划分地层和煤层,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以大城勘查区为例,通过收集170余个钻孔原始数据,综合分析沉积环境与地层变化规律,采用标志层、沉积特征、岩性组合、物性特征与微量元素等方法对该区地层进行对比,总结出煤田地质勘查中煤岩层对比的方法与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14.
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沉积旋回、煤岩层组合特征、物性特征和煤质特性等多种方法,麻家梁井田的煤、岩层采用了综合对比是行之有效的,并对指导周边地区的地质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以河南省宜洛煤田为例,分析了深部煤勘探区煤层特征,主要分析了煤层的含煤性、可采煤层以及煤岩层对比。研究得出,勘探区可采煤层共有7层。二1煤层平均厚度5.72 m,煤层结构较简单,属基本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为层位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变化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中、西部。采用综合对比方法进行了煤岩层对比,主要含煤地层、二1煤层对比可靠,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对比基本可靠,二1煤适宜动力及民用。研究可以作为宜阳煤矿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鹤岗矿区峻德矿南部勘探资料和生产实践对比分析,总结出南部22-1和22-2层的发育规律,使22-2号煤层新增地质储量529.6万t。对指导今后的生产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分析了普查区的地层层序,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及物理特性,综合运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法、测井曲线对比法、地震反射波追踪法、煤质特征对比法对区内煤岩层进行了地层划分、煤层对比.并对煤岩层对比分析方法及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践表明:上述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地层划分、煤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庞井田含煤岩系为石炭~二叠系,属华北型含煤建造,煤系厚度稳定,旋回结构与粒度韵律清晰,且变化有一定规律,煤层沉积均较稳定,岩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