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一幢平、立面均不规则的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 ,并对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和计算中部分构件超筋信息的处理作了研究 ;同时对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设计作了详细论述 ,并重点介绍了其节点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2.
华电集团华中总部基地主楼的两个塔楼在顶部8层(47~54层)连为一体,为"门"形复杂连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存在楼板不连续、刚度和承载力突变、构件间断、局部不规则等5项不规则项。对主楼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确定了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目标。对主楼进行了小震静力弹性和弹性时程分析、中震和大震等效弹性分析及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对比了单塔模型与整体模型统计的力学和变形指标的差异、加强层及连体桁架屈服情况,验算了墙肢受力状态,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C类要求。最后针对地下室顶板开大洞、连体层楼板受力性能、结构抗连续倒塌等做了专门的计算分析与构造设计,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海油能源开发研究院项目为弱连接四塔连体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大跨连体多项超限。介绍了设计中所采取的针对超限的计算及构造措施;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空间分析程序进行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下的对比计算分析,详细对比了单塔模型和四塔连体整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大跨连接体两端均采用弹性滑动支座与主体结构相连,以减小地震作用下连接体刚度与质量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采用罕遇地震时程分析校核以多遇地震为基础计算的罕遇地震等效支座位移,进行支座设计;同时针对结构中不同的薄弱部位做了相应的局部分析,采取了对应的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结构.由于该工程存在扭转不规则、竖向构件不连续、连体、结构局部转换等超限项,因此工程采用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按多个软件计算校核,计算结果按多个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包络设计,且提出详细的设计措施.对连体结构的强度、支座位移、两侧楼板应力、舒适度以及转换结构的承载力、墙肢拉应力等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实现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天然地基变厚度平板式筏形基础加抗浮桩方案,有效控制基础各部分的沉降差异.  相似文献   

5.
《工业建筑》2013,(10):174-178
简要介绍太仓超高连体双塔的结构布置和超限情况。并针对该工程超限情况及平面不足,提出结构设计中采取的加强措施。并采用两个不同程序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要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和规程的要求。最后对其转换桁架和钢骨混凝土柱的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节点在不利荷载组合下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泉州润柏大都会1#楼的超限抗震设计,包括结构体系布置、整体结构的弹性计算分析、侧向刚度的计算、底部加强区的竖向构件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计算、罕遇地震下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转换梁局部受力分析,重点介绍了针对本工程特点与难点所进行的补充计算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调整和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案例项目在10层和11层位置,主楼之间通过空中连廊将两栋建筑连成整体,形成封闭的O字形连廊,连廊结构采用钢梁悬挑+钢桁架结构形式。为了研究悬挑连体结构受力性能及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本文通过这一具体工程案例,介绍连体超限结构的主要计算和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连体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和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桁架连体结构整体布置合理可靠,可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洪明  姬倩 《建筑结构》2020,50(5):58-65
普陀龙湾项目1号塔楼19层和2号塔楼18层连接形成连体结构。两栋塔楼高度不同,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空腹桁架。介绍了项目的工程概况、结构整体设计指标、连体结构的设计要点,并对多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构设计融入了抗震性能化的设计思想,对连体部分舒适度、构件受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满足中震不屈服(关键构件在中震作用下保持弹性)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某复杂高层建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7度区),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收进、连体等不规则情况。大跨连体采用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对结构关键构件提出了抗震性能设计目标,并针对结构的不规则项,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对整体结构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对转换桁架进行专项分析,包括转换桁架内力和变形分析、转换桁架上下弦楼板应力分析、支撑转换桁架的框架柱抗震性能分析和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加强措施能够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猜兵  肖志  高明宇  刘琳 《建筑结构》2021,51(21):42-46
某超高层建筑31层,房屋总高度144.55m,采用高位转换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叙述了该项目的前期设计思路、超限情况、抗震性能设计、高位转换结构专项分析及结构相应加强措施等内容,专项分析中对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比验算、型钢在转换构件中的应用、转换层上层墙超限分析、框支构件极限承载力验算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利用设备转换的空间增加转换层上层层高以及层高根据梁刚度作用点来计算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值;型钢转换梁、柱的采用,既能使结构构件满足建筑对空间尺寸的要求,又能有效解决柱轴压比、转换梁上层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超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北京金雁饭店是立面造型独特且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分析了结构的平面及竖向不规则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两程序的对比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作用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能够满足性能设计要求的结论;最后,对关键构件和工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与加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现有砌体结构房屋建造年代不一、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和建造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状况 ,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 ,选取了一幢具有代表性的房屋 ,依据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按照不同的地震参数 ,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 ,得出抗震鉴定结论 .然后由点及面地分析了该类房屋在结构抗震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之上 ,对加固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 ,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综合服务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分析了中外联合设计时对建筑形体及构件布置规则性等抗震设计内容的不同要求。针对办公楼竖向构件不连续的特点,使用MIDAS软件对采用不同转换结构构件的整体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腹杆桁架、空腹桁架、实腹钢梁均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三种转换结构的跨中挠度及用钢量依次增加。着重介绍方钢管与圆钢管连接的节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杰  王静  邱鸿 《工程质量》2012,(5):73-77
主——裙楼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主楼与裙楼的高度不同,使结构体型复杂,整体刚度不均匀,将影响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通过对某工程的结构抗震计算分析,掌握了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确定了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简述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老厂房改造是新形势下的需要,其结构改建设计的合理与否决定了该工程的建设造价、建筑设计的优劣。结合工程实例,对旧厂房改建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结构分析等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赵玉星  杨青  李立勇 《工业建筑》2012,42(1):94-97,148
采用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中,楼梯结构与框架结构组成完整的楼房结构体系——框架-楼梯体系。楼梯结构的不适当连接将使得这个结构体系出现不良的特性,遭遇地震时楼梯发生严重破坏而阻断逃生通道。Pushover分析说明了这种楼房结构体系的不良特性。基于Pushover分析的结论,提出框架-楼梯体系中楼梯结构的一种合理处理方法,切断楼梯结构中传送水平荷载的路径,楼梯构件不参与楼房水平地震作用的传送,避免楼梯构件的破坏,便于使楼梯成为安全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楼梯自身的抗震特性。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楼梯参与计算时框架结构整体指标和楼梯周边构件内力变化很大,楼梯自身地震反应强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层结构隔震设计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个采用夹层橡胶垫隔震技术的高层建筑(十七层)的结构设计,设计中分别采用能量方法和时程分析法对隔震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及优选,提出了确定隔震层上部结构的等效设防烈度以及水平位移计算及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某高层厂房结构选型为钢支撑-框架结构,通过将抗震概念设计理念运用到结构设计中,经过对结构的抗震分析和抗震性能化设计,采取加强的抗震构造措施,这种结构体系能满足规范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更加合理地进行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设计,以使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的基础隔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础隔震结构直接基于位移设计(DDBD)的一体化抗震设计方法.对于给定地震水准下预先设定的性能目标(即LRB隔震系统最大水平变形和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通过所提出的一体化抗震设计方法可以确定LRB隔震系统的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