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深入研究了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在计量标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对JJF1033的剖析,将具体的考核要求抽象为电子化的数据模型,并引入分布式应用系统,使计量标准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工作。分布式应用系统和计量标准管理与JJF1033考核要求相结合,是本文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4版OIML D8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JJF 1033-2016与2004版OIML D8中关于计量标准考核要求的一致性.同时在文章末尾讨论了JJF 1033-2016附录里技术报告中计量标准不确定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JJF1033 -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已于2001年3月2日发布 ,并于2001年6月1日起实施。新规范中4.1条提出了新建标准之前应完成《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撰写 ,并在计量标准试运行期间要对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方面的考核 ;4.3条规定了申请应提供一份《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 ;8.1条则规定了标准复查申请也应提供一份《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以上条款说明 ,无论新建标准还是已建标准的复查 ,都必须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进行考核并提供完整的记录。本人认为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是建立和…  相似文献   

4.
正确撰写“建标技术报告”是摆在每一位建标负责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下面谈一下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与JJF1033-1992主要内容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吕静 《工业计量》2010,(Z2):329-330
<正>计量标准文件集是关于计量标准的选择、批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文件集合。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计量标准考核的质量和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对JJF 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做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新版JJF1033-2008新增加的文件集,第一次引入了计量标准文件集的管理理念,赋予了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新的内涵。为了满足计量标准的选择、使用、保存、考核及管理等的需要,作为技术机构每一项计量标准都应当建立计量标准文  相似文献   

6.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有严格的要求,现行规范中增加了"计量标准稳定性曲线图"这一项目。本文列出了四种关于新版的考核规范中计量标准稳定性曲线图的制作方法,通过分析这四种曲线图的绘制结果,判断这四种是否能够准确表示计量标准稳定性的变化,确定了其中两种稳定性曲线图的制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取的。本文研究得到的结果能够帮助计量工作人员在最短周期内发现计量标准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偏移情况,并提示计量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以防止因计量标准的不稳定引起检定结果不能准确地反应被检设备的状态,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丁跃清  邓媛芳 《中国计量》2023,(8):57-62+70
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国家对重要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并纳入行政许可的管理范畴。为了进一步加强计量标准的管理,规范计量标准的建立、维护和使用以及考核工作,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JJF 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该规范将于2023年9月15日起实施。文章介绍了JJF 1033—2023的修订背景,10个方面的主要修订内容及修订理由,以及技术规范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人员、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书面审查远程考评、计量标准环境条件及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的自我声明等6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够对计量管理人员及计量技术人员尽快熟悉新规范新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1月31日,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并将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侯力 《中国计量》2010,(3):46-47
<正>按照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规定,已建计量标准每隔四年应进行一次复查考核。如何使计量标准能够满足JJF1033-2008的要求,顺利通过复查考核,笔者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较为关键:一、修订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计量标  相似文献   

10.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明确提出了计量标准应进行稳定性和测量重复性考核及计量标准器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要进行运行检查或验证比对试验的要求。为此。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近两年在组织新建计量标准的申报和已建计量标准的日常管理中,均按此要求分别进行了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和稳定性考核,并对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党儿 《工业计量》2010,20(5):60-60,62
1修订背景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于2001年3月2日发布,2001年6月1日开始实施。原规范明确了计量标准考核的申请、申请资料的审查、组织和实施、内容和评审、复查、监督等有关内容,对规范和指导我国计量标准考核和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原规范实施已有六年多,在此期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发现原规范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对计量标准进行考核时,其稳定性是衡量计量标准的重要指标,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做了详细的要求,由于计量人员理解的偏差,针对是否对非实物量具进行稳定性考核存在歧义,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照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8.1计量标准复查前的准备”各条款.逐条介绍了对条文内涵的理解和具体执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读了《中国计量》2006年第3期《检定质量的保障——期间核查》(以下简称《该文》)一文,很受启发,根据《该文》提供的表1被核查煤气表检定装置情况,参加期间核查的3套计量标准装置,并不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其中一套是0.5级,另外两套是0.2级,而采用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C.2.2.2多台(套)比对法的判据是:|y-y|≤nn-1"U(1)前提是有3台(套)或3台(套)以上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它们的测量结果具有相同的扩展不确定度U。如果用3台(套)或3台(套)以上具有不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  相似文献   

15.
龚榕 《中国计量》2020,(1):44-46
一、范围1.计量标准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最高、次级)、部门计量标准(最高、次级)、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最高、次级)、计量授权部门的计量标准。不是所有的计量标准都要纳入计量标准的考核范围中。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只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最高、次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以及授权机构的计量标准纳入考核的范围,属于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分析了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检验规则,针对检验批实际平均含量的检验规则和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给出了两类检验规则的发生概率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检验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检验批实际平均含量的检验规则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所存在的不足及其可能的原因.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企业与单位开始应运而生,为中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管理与单位管理的重要性。这些年,计量标准的管理制度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然而,计量标准的管理系统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它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欠缺。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基于计量标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对其的研究,了解这一系统怎样在符合法制管理的要求下而进行运作,了解它的建立结构与运作过程,并评价其是否有序而高效。将计算机系统与计量标准的管理系统相结合,这样一来,在基于计量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高效性以及数据处理的高能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国家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用于开展计量检定,进行量值传递,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我院建立、保存华东地区和上海市的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4页(包括两项国家基准),这184项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1300多台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对社会开展各类检定项目达526项之久传统的人工管理办法──为每一个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立一本书面档案,需要其中任何一项信息时,翻遍184本档案,逐页找寻,抄录,整理制表,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出错。这跟现…  相似文献   

19.
郑党儿 《工业计量》2002,12(3):46-48
文章就执行新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有关测量不确定度比对验证的规定提出几点见解,并着重指出比对验证所用“测量结果”(新规范中用ri表示)必须是“已修正的测量结果”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主要变化 1.结构编排更加科学,程序化流程更加合理,文字表述更加清晰。 2.更加明确了计量标准考核的技术要求,技术准备的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