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村斜井,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就投身煤海一线,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完全融人‘‘角色",成为煤矿M生产的巾坚力量。他们在煤海深处挥洒汗水,给矿区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记得刚参加工作实习时,我跟着老师傅下井,经常看到在一线的煤矿工人在看不清人的环境中干活。老师傅告诉我,这是在煤矿井下作业时产生的粉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对身体有害,对煤矿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对我触动很大。”冯彩亮说。  相似文献   

3.
纯真年代     
正17岁那年夏天,在县城重点高中就读的我极不情愿地转到了父亲所在的煤矿读职业高中,只为了毕业以后能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我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刚开学时我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幻想着有一天能走进大学校园。可看到父亲因过度操劳日渐消瘦苍老的脸庞,我伤心得直想流泪。我懂父亲的心思,他怕三年后我不能  相似文献   

4.
我家住农村,父亲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原矿务局为解决一些井下老工人的子女就业,十八岁不到,我就被招工到某煤矿掘进队工作.刚跳出农门的我,一切感觉都是那么新鲜.  相似文献   

5.
孙君 《当代矿工》2005,(9):36-36
夜幕已然降临,远处的雷声一声接一声地响起,雨夜里,这个偏僻的小山沟愈加显得深邃与缥缈,雨丝把黑夜的苍穹和沟壑难平的大地织成了一张巨网。在这如丝如缕的雨夜,我这个异地他乡的人就加倍思念起了远方的亲人,特别是我的父亲,一旦想起,我便情不自禁有了想哭的冲动。父亲是个矮胖子,极像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但我看到他年轻时的照片,却瘦得像根竹竿。父亲的一生多劫多难,三岁时奶奶就撒手人寰,因无人照看,父亲经常被放在大院里,任其摸爬滚打,饿了就知道哭,哭累了就睡着了,有时竟饿得吃起土来。劳作归来的爷爷每每看到满身泥土、黑瘦弱小的…  相似文献   

6.
正上宽下窄的脸庞,一双炯亮的眼睛闪着慈祥的目光,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父亲。平日里,父亲爱穿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上衣的小兜里总喜欢插一支亮闪闪的钢笔,显得格外精神。但好景不长,在我六岁那年,父亲因一次煤矿井下事故离开了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这个平日里充满欢声笑语的家。说起父亲,还得从我记事开始说起。那时,父亲一个人在外工作,我和姐姐、哥哥、母亲一起住  相似文献   

7.
陈丹萌 《当代矿工》2005,(10):32-32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爱,而父母的爱却是最无私、最博大宽广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二十多年的生活中,父母就像一缕清晨的阳光,时刻给予我温暖和关爱。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哥哥和我在农村老家,父亲在煤矿当工人。在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有一名工人,是一件很光荣的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有过梦想,我也一样,只是我的梦想和煤矿没有半点关系。直到那年高考落榜,在外流离两年后,经父亲几番劝说,我才很不情愿地回到家乡,选择了投身煤矿。"暂且在这里栖身吧!"刚上班我时常这样想。第一次戴上安全帽,挂上矿灯,身穿肥大的工作服,脚穿至膝盖的胶靴,坐着人车缓缓驶入漆黑的井下,听着井下巷道顶板"滴答、滴答"的淋水声和皮带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看着巷道里纵横交  相似文献   

9.
矿工世家     
正窗外淅沥沥下着小雨,雨点轻轻地拍打着窗棂,像一首优美的轻音乐。我的思绪在这有节奏的拍打中飘飘荡荡,回到了在煤矿生活的日子,想起了离开我21年的父亲。父亲在煤矿工作了30多年,干的都是力气活。一生劳碌命的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那座矿山,把生命中最执著的情感也留在了那座矿山。听母亲说,1968年的春天,刚结婚两个月的父亲怀着让一家人吃饱饭的梦想,背着铺盖挤上煤矿来村里招工的卡车,踏上了去洛阳地区梨园煤矿(现在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的路,20岁的  相似文献   

10.
二姐     
父亲用麦秸裹住我,放在了村南的野地里。谁知他前脚刚走,二姐后脚就跟了上来。  相似文献   

11.
夏天过去我就是名煤矿工人了。想想我将要同那群满腔热情的黑脸汉子们工作在一起,禁不住有些激动。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那样的淳厚、朴实;同他们在一起,我想会让人振奋,对工作、生活会永远充满激情。 了解他们是在十年前。那一幕,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母亲带着我来矿看父亲,接我们的父亲显出按捺不住的欣喜,心情就跟他脚下被踩得咯吱咯吱响的雪地一样欢快。可是当打开他的宿舍门时,我的高兴劲一下子凉了下来。两张床、一个大箱子和两个板凳,便是父亲的全部家当了。里面显得有些阴暗、冷清,这就是父亲  相似文献   

12.
韩艳 《当代矿工》2004,(2):59-59
我家住农村,父亲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原矿务局为解决一些井下老工人的子女就业,十八岁不到,我就被招工到某煤矿掘进队工作。刚跳出农门的我,一切感觉都是那么新鲜。 工作不到半年,一天傍晚,队上徐书记将我叫到办公室,他问我今年多大了。我说:“19岁差一点”。“有女朋友没有?”我满脸通红头朝下,吱吱嗜晤:“我还小”“我想给  相似文献   

13.
赴澳门旅游,首先引起我好奇的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身材、肤色、脸长得很像西方人,一身打扮却与澳门本地人并无二致,连举手投足都是一副“澳门味”。起先,我还以为他们是一群深谙中国文化、在澳门长期工作的西方人士及其随行家属。当看到这些“西方人”男女老少竞都能操一口纯正、流利  相似文献   

14.
戒牌     
我是煤矿的一名绞车司机,没什么高雅的业余爱好,最喜欢邀约几个兄弟在一起“斗地主”、打麻将。只要上了牌桌,爹娘老子什么都不记了,经常是刚到手的工资,三下两下就进了别人的口袋。一次事故却让我彻底戒掉了打牌这个恶习。 去年春节放了四天假,队长吩咐放完假就归队上班。我心里一阵欢喜,这一下可以好好地过过牌瘾了。于是每天泡在牌桌上,不分天南地北狂赌。到了第四天,口袋里的钞票所剩无几,满脑袋只有牌的影子。直到班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群监员是煤矿的安全卫士,是煤矿井下最前沿的"安全哨兵"。群监员和一线职工在一起作业的时间最长,对作业环境了解得最清楚,也是对职工作业现场最能起到随时监督作用的一个岗位。他们多说一句话、多排除一处隐患,就有可能避免一起事故的发生。6月3日早上7点20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六矿煤一队群监员马志旗像往常一样,参加完班  相似文献   

16.
“你认识这个人吗?”警官问,犯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根本没见过他。”警官马上拿出一张犯人和这个同案人一起喝酒的照片。犯人一看到照片就搭拉了脑袋,不得不承认了。 我们经常在侦探小说里看到这类描述,因为照片就是现场景象的记录,属于不容抵赖的证据。然而,上述的结论如今已经不全适用了,  相似文献   

17.
日子是一天一天过来的。 父亲刚退休那会儿,在家里闷得慌,就学着侍弄花草。不到半年功夫,就把我家那点小院搞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进院子,你就会看到那清雅的海棠、奔放的月季、娇柔的扶桑、含羞的夜来香等花卉。置身小院,花香扑鼻,秀色盈目。父亲颇有些怡然自得。 这时宋伯来到我家。宋伯和父亲是一茬的离休干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人     
魏之 《当代矿工》2000,(12):57-58
七十年代初来到煤矿下井,一进矿就吃56斤粮。半年后就拿四级工资。加上入坑费。一月七十多块,一下子就像是走进了天堂。 那时候正逢国家抓三线建设。煤炭非常紧张。一月三十天。天天三班倒,国家法定假日。还要组织放高产。国家领导人遇到春节也要跑到煤矿去下井,目的是对煤矿人鼓励和鞭策。煤炭红火煤矿人光荣。经常是广播里有声、  相似文献   

19.
永远的记忆     
高伟 《当代矿工》2004,(8):34-34
说来真惭愧,父亲去世四年多了,我这个被他称为“秀才”的儿子,却一直没为他写下任何怀念的文字。不是不想写,而是心情太沉重,每次未提笔眼泪就先下来了。母亲说:“你爸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这句话概括了父亲艰辛的一生。他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在日本鬼子开的煤矿挖煤,挨过日本把头的鞭子。解放后,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一名煤矿政工干部,赶上“文革”却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文革”结束,好日子总算来了,他却因为多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矽肺病和冠心病,他的晚年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在我们姐弟四人的印象里,父亲留给我们更多的…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我在衡水老家农村就听说过煤矿井下是多么的危险。因为父亲在煤矿工作,所以父母亲经常唠叨,嘱咐我们弟兄几个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千万不要下煤窑。现如今,我却来到了峰峰矿区百里煤海,成了一名矿工。井下恶劣的环境、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印证了父母当初的那些话,煤矿工作真的很危险。记得当初分到生产单位掘进区,我一直在掘进头工作,天天与煤共舞,老师傅们到了掘进工作面总是唠叨个没完,叮嘱工友们安全,小心项板掉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