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一种模型参考模糊 PI-PD 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型参考模糊PI-PD控制器,将自适应控制与变结构模糊PI-PD控制结合起来,仿真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一个机炉非线性模型,设计了一种炉跟机协调控制方式,对主汽压力控制回路采用基于专家规则的由PI类型模糊控制器和bang-bang控制器构成的智能控制器;对功率控制回路采用PI类型模糊控制器。通过仿真研究证明,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两回路均采用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从解析的角度分析了采用三角形录属函数,线性控制规则,Probavilistic AND和Lukasiewica OR模糊逻辑时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证明了在用某些推理和决策方法时,模糊控制器等于线性的PI控制器,而在其它情况下为非线性的PI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本模糊控制器,阐述了具有非线性PI控制特性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采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被控对象具有时滞环节和非线性时,它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本模糊控制器,阐述了具有非线性PI控制特性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采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被控对象具有时滞环节和非线性时,它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称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证明了具有线性控制规则、三角形隶属函数和不同模糊逻辑的模糊控制器是相同的二维多级继电器帮增益不同的局部PI控制器之和,并分析比较了各控制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为控制对象,研究了基于模糊推理的双变量模糊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的特性,为满足航空发动机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双变量模糊PI控制算法,构造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控制器  相似文献   

8.
连续消毒塔系统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是在传统的模糊PI控制器基础上增加了具有预测作用的模糊PD控制和性能指标监督的适应性控制,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且保持了控制器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的优点。仿真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FUZZY-PID的主汽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STAN-90火电机组全仿真机系统平台,选用全论域范围内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与PI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过热器减温控制系统:编程建立相关模糊控制算法并组态实现了控制系统功能.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现PID串级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达到了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PI调节参数能够在线修正的新型控制器,即Fuzzy-PI控制器。结合水轮发电机调速系统实例,通过信真研究,验证了这种新型控制器对时变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瓦楞纸板生产线原纸张力广义预测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瓦楞纸板生产线原纸放卷张力控制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广义预测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张力控制器。建立了张力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响应速度快、张力控制稳定,抑制扰动能力强,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控制理论与自适应控制理论应用于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使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自动适应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参数变化 .对这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了可行性设计 ,并运用C语言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证明 ,这种控制器在改善被控过程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动态静态性能以及对参数时变的适应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扰动法的光伏电池MPPT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搭建了其仿真模型,能够模拟不同日照和温度条件下电池的输出特性.针对占空比扰动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 PI控制的占空比扰动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占空比扰动法相比,该方法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能够快速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有效提高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遗传算法诸如局部搜索能力差、早熟收敛、“退化”现象等问题,在协同进化算法(CA)的基础上融入传统的单纯形算法,同时引入免疫算子来防止“退化”现象,提出了混合免疫协同进化算法(HICA),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交叉、变异算子以提高算法的运算效率;应用HICA对模糊 PI控制器的各个参数进行协同优化,设计了体现控制器综合性能指标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HICA模糊 PI控制优化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Festo教学演示型实验平台在扩展性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方案:利用Matlab实现模糊PI虚拟控制器的设计,利用组态软件实现虚拟控制器与实验装置I/O接口设备的无缝连接。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控制具有调节时间短、无超调量及稳态偏差、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为其在实验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飞机动力学模型因受损或者其他未知故障时,预先设计的飞机控制律可能会无法满足飞机的稳定飞行,从而需要设计自适应控制律以保证飞行安全.本文以非线性的NASA-GTM通用飞机模型为对象,运用基于回顾成本的自适应控制方法(RCAC)进行飞机未知故障情况下的平稳飞行控制,包括机体结冰与控制舵面卡死两种故障情况.根据飞机局部线性化模型得到系统马尔科夫参数来设计基于输出反馈的RCAC控制器.通过最优化回顾代价函数来更新RCAC控制器增益,从而调节飞机引擎与控制舵面的输出来补偿由未知故障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未知故障情况下,RCAC能够很好地通过自适应调整控制器的增益来保证飞机的平稳飞行和控制指令跟踪.  相似文献   

17.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CVT Vehic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 the simpl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VT) driveline model, the design o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ystem for CVT vehicle is presented. The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a scaling factor self-tuning fuzzy-PI throttle controller, and a hybrid fuzzy-PID CVT ratio and brake controller. The presente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trategy is vehicle model independent, which depends only on the instantaneous vehicle states, but does not depend on vehicle parameters. So it has good robustness against uncertain vehicle parameters and exogenous load disturba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fuzzy strategy has good adapt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value.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具有较大的滞后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的热电偶校验炉对象,常规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结合模糊专家系统控制器与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智能PID控制器结构.它具有PID控制器的参数在线白整定和直接控制型模糊控制器的功能,既保持了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常规PID控制器的动态跟踪品质好和稳态精度高的特点,解决了热电偶校验炉的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智能PID控制方案是可行性的、有效的,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了、超调量减少了.  相似文献   

19.
时滞液位过程模糊-PI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时滞液位过程模糊-PI控制系统设计。以工控机为核心,选用智能采集模块i-7017和i-7024、电动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完成系统硬件设计,采用阶跃响应曲线法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基于MCGS工业组态软件开发了系统监控软件。针对被控过程的特点,采用改进型模糊-PI复合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克服了PD型模糊控制器稳态性能较差的缺点,并通过增加设计积分系数的模糊整定规则库,对积分系数进行在线调节,有效地削弱了控制器的切换抖动,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以及抑制扰动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克服交流电子负载中单周控制技术负载稳态和瞬态抑制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主电路整流器采用单极性调制、控制器采用改进的带斜坡补偿的单周控制技术与比例积分(PI)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PI调节器参数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减少元件非理想性带来的稳态误差,增大负载调整范围,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应用上述方案设计1kVA交流电子负载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简单易行,能够较好地实现单相测试电源的各种阻抗特性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