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藏式民居     
《上海住宅》2006,(10):82-85
西藏拉萨八廓街民届楼群.是围绕着大昭寺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西藏城镇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城镇民居布局和结构为:四面楼房相围,中间为庭园,内院为回廊形式,独门独院。墙体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墙厚窗小,门低矮。楼以二层和三层为多,屋顶为平预。土石结构的外墙涂白粉.窗框和窗台涂黑色,院内有水井,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  相似文献   

2.
藏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民居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中国民居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藏式民居的空间形成与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民族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空间形成原理的分析,有助于对地域性建筑特色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性的认识,对藏式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许圣泽 《四川建筑》2010,30(5):70-72
硗碛,为四川省西部著名藏乡古镇。从硗碛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分析阐明了硗碛藏式民居的平面、立面特点,进一步挖掘硗碛藏式民居在处理功能、形式、以及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时所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面对旅游发展中民居的更新改造,针对藏区稻城传统藏式民居的地域性自然及文化特征,本文提出以个体追求为主导,自下而上进行的自发式更新改造。其中,专业设计重在全面的思考与分析,适度的引导与限定,准确的定量与预估,协助个体进行功能与空间的优化配置。进而归纳实践中自发式更新具体在空间扩张、功能重组、物料选择及文化传承方面的方式,并结合稻城一民居改造项目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川、藏、甘、青、滇地区地震频发,藏式民居的震害严重威胁藏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科学评估传统藏式民居的抗震水平,以藏区最为常见的石木结构房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类结构普遍具有收分墙、木构架和重楼屋盖的结构构造特点,且承重体系混杂。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康定6.3级地震现场震害调研,总结石木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并探讨其震害原因。广泛收集历年来藏区所遭受的几次典型地震中藏式石木结构的震损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石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及易损性指数,并与普通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藏式民居石砌外墙刚度大、石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房屋整体性差、各部分地震反应不协调以及缺乏专业抗震设计建造,在地震中表现出石砌外承重墙率先震坏、门窗洞口处薄弱且裂缝形态与普通砖混结构显著不同、上层破坏程度大于下层等特点;藏式民居的易损性明显高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外围墙体承重与否对藏式民居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建议震害评估或震害预测时将藏式民居单独列为一类考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硗碛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手,分析阐明了硗碛藏式民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特点及其与环境适应性的思考,进一步挖掘硗碛藏式民居在功能、形式、以及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时所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苏毅 《建筑与文化》2016,(10):148-150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香格里拉县主要人口由康巴藏族组成,藏式"闪片房"是香格里拉县本地最主要的民居形式,"闪片房"屋面因特殊的构造而赋予瓦片以"闪片"名称。其屋面形态独具一格,将当地藏式民居的传统风貌高度凝练,形成了最有特色的文化符号。然而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建筑活动对当地生态造成的破坏逐渐加深;更为遗憾的是2014年独克宗古城大火毁坏了当地大量珍贵的传统民居,重建中不得不面对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将依据测绘数据对藏式"闪片房"屋面进行分析研究,解析"闪片房"屋面风貌延续与生态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鲁慧  王丽 《城市建筑》2022,(10):52-54+74
川西藏式民居是四川特色民居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环境研究价值,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在实地调研测绘后,从选址、建筑文化、平面布局、外部形态与建筑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建筑特点,为今后川西藏式民居保护及乡村振兴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绿色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加以创新发挥。本文从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和热工性能,建筑绿化与遮阳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节能意识进行讨论,并提出现代建筑应借鉴、融合传统民居中的这些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0.
阿坝州地处甘肃、四川、青海三省的交界地带,在历史上受茶马古道的影响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驿道聚落,造就了形制多样的藏式民居.文章对茶马古道阿坝州段沿线民居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索民居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智慧与经验,为传统民居与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颜朝昱 《山西建筑》2014,(28):12-13
简述了传统民居建筑与风水学的发展历程,以乔家大院、丁村民居、平遥古城三个传统民居为例,探讨了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风格,分析了风水学在传统民居建筑中运用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为建筑领域进一步探索与应用风水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次角林村三户农牧民新、旧宅为实例,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在西藏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农牧民住宅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对新、旧宅进行对比探析。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认识了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古城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同民居、街巷的特点和现状的介绍,概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古城内的街巷、民居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析吴文化对苏州传统住宅建筑特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飞 《山西建筑》2007,33(4):38-39
通过对吴文化概念以及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吴文化在苏州传统居住建筑上的体现,并对苏州民居建筑特点的生成原因做了文化上的探讨,对吴文化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厦门当地气候特点和村镇住宅建筑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基于定量分析和技术对比,探讨出技术成熟,造价经济可行的节能化改造措施,最后通过科学量化分析,对典型村镇住宅样本在节能化改造前后的热工性能进行对比和验算,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米硕成  李亚光 《山西建筑》2006,32(22):30-31
在对京郊小城镇住宅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健康住宅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北京传统健康建筑四合院的特点,为北京郊区建造健康住宅提供了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冬季湿冷,夏季闷热,当地小城镇住宅建筑量大面广,热工性能普遍较差,但热舒适环境尚有相当的空间有待提高。本文根据通过对建筑设计控制气候变化范围的原则,提出了小城镇住宅建筑的几种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住宅气候适应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建筑节能》2006,34(3):19-21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冬季湿冷,夏季闷热,当地小城镇住宅建筑量大面广,热工性能普遍较差,但热舒适环境尚有相当的空间有待提高。本文根据通过对建筑设计控制气候变化范围的原则,提出了小城镇住宅建筑的几种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飞  付瑶 《山西建筑》2008,34(2):32-33
介绍了兴城古城的特点,古城内外民居及配套生活设施现状,分析了兴城古城内传统民居的特点,并对旧城区及传统民居的保护、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以使传统文化和传统区城的保护给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鄢泽兵 《山西建筑》2004,30(17):10-11
阐述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内涵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经济发展动态性的特征 ,通过对传统小城镇规划静态性特点的剖析 ,指出传统小城镇规划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