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暖系统间歇运行时应对热负荷进行间歇附加,附加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对系统(尤其对蓄热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目前缺乏逐时间歇附加的设计计算依据和方法。结合《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修编中开展的设计日逐时热负荷专题研究,采用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分析了不同间歇运行模式、蓄热体结构、气象参数条件下的设计日逐时热负荷。提出了间歇运行逐时热负荷附加表,可用于对连续运行的设计日逐时热负荷进行逐时间歇附加修正,为工程设计中间歇供暖负荷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空调冷负荷计算是空调工程设计的基础,其计算结果决定着空调系统冷源及各末端设备的选配。采用鸿业负荷V6.2计算软件,选取4个不同功能公共建筑,计算了夏季逐时空调冷负荷,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夏季空调各项冷负荷中,新风冷负荷、人员冷负荷、围护结构冷负荷为冷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在人员密度较高、群集系数较大、人员劳动强度较高的房间,人体潜热负荷比重较大。进一步指出合理选择人员密度数值、新风量标准是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德宇  徐伟 《建筑科学》2011,27(12):109-113
本文从空调冷负荷计算的原理与特点、空调冷负荷计算的基础理论、负荷计算软件的开发与改进、间歇空调系统冷负荷的计算和不同软件之间的比对与分析5个方面回顾了空调冷负荷计算理论研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型铁路客运站来说,人员数以及据此计算的新风负荷是空调负荷的丰要影响因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员变动较大,同时新风负荷又和室外计算温度有关,这无疑给冷水机组选型及空调节能提出新问题.本文以上海某大型客运站为例,计算并分析了夏季设计日冷负荷,参照现有不同运行阶段使室外计算温度和人员数进行合理变化,分别汁算不同水平时的设计日负荷,为大型客运站冷水机组的优化选型提供依据.运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模拟出伞年动态空调能耗,并拟合出客流量与空调能耗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辐射热转移负荷仅考虑非空调区高温壁面对空调区低温壁面辐射引起的负荷,并未考虑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负荷,而将非空调区照明得热形成的负荷全数作为非空调区空气得热。为研究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后对热转移负荷的影响,以某体育中心比赛大厅为研究对象,在现行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非空调区照明负荷假想成比赛区非空调区上空一均匀面热源,假定照明灯具均带不透明的灯罩,并近似认为不影响室内气流流动。根据面热源辐射散热比例,通过计算该面热源与空调区地板之间的辐射量并附加一定的修正系数(取1.3)得到空调区辐射热转移量。同时,考虑到体育馆经常为间歇性运行工况,为研究间歇性运行工况与连续性运行工况之间的差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假想设定了一些通常存在的间歇性工况并基于间歇运行工况进行了照明辐射散热对负荷的影响。研究非空调区照明向空调区转移的辐射热转移负荷发现:在非空调区,与不考虑照明辐射散热相比,考虑非空调区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5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8.8%;考虑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0%~10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0.0%~19.0%。通过分析体育建筑运行及其空调负荷构成特点,提出了针对体育馆间歇运行特征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由论文设定的间歇运行工况计算得出间歇运行负荷是连续运行的92.3%。同时,还得到间歇运行时重型建筑分层空调负荷是轻型建筑的93.3%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办公楼类型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对间歇空调设计负荷的简化计算作了探讨。此简化计算法利用现有的连续空调负荷计算方法,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房间的计算和试验验证,具体给出了半小时、一小时预冷情况下的间歇空调负荷系数。从而得到一种间歇空调实用设计方法,可供进行办公楼类型或公用建筑物空调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7.
测试分析了某机场航站楼夏季逐时冷负荷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歇附加冷负荷和热风侵入冷负荷是影响航站楼夏季冷负荷系数的主要因素;间歇附加冷负荷只出现在系统最初运行的7h内,小时最大值为当时基础冷负荷的15.9%;间歇附加冷负荷在空调系统启动后逐渐减小,不与建筑冷负荷最大值时刻重合,不增加建筑设计冷负荷;热风侵入冷负荷由航站楼风量不平衡导致,最大、最小值分别为当时基础冷负荷的22.4%,5.9%。此次测试参数的分布特性可为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间歇运行、邻室传热的特点,其运行模式对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单位面积负荷指标的估算法可能造成选型偏大,导致成本增加和能源浪费。本文以上海某办公建筑为例,使用DeST软件模拟不同运行模式下建筑的冷负荷,探究办公建筑推荐的负荷放大系数范围。结果表明,T/CECA 20016—2022《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应用技术规程》中推荐的负荷放大系数范围1.2~2.0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极端情况的房间还需要进一步放大,例如间歇短时运行。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国内外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发展现状,介绍了2种先进的冷负荷计算方法——热平衡方法和辐射时间序列方法;综述了负荷计算软件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现状。指出了新的空调系统形式和运行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室内得热到冷负荷的转化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负荷计算方法,指导新型空调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鸿业计算软件和天正计算软件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采用这两种软件,对某工程中单个房间和整栋建筑进行了负荷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总冷负荷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个别项冷负荷相差较大,参数选取依据不同和理论模型差异是影响其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围护结构热惰性对间歇供暖逐时热负荷附加的影响,笔者以北京某办公建筑围护结构热惰性作为分类,研究了围护结构类型Ⅰ、Ⅱ、Ⅲ以及围护结构类型Ⅱ保温形式对建筑逐时负荷、室内热环境影响,最后给出了在连续供暖耗热量基础上的逐时热负荷附加率,为间歇运行蓄热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住宅空调负荷和能耗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李兆坚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8):1-6,11
采用调查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城镇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与连续空调大不相同,现有的逐时空调冷负荷设计算法的误差较大;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对减少空调负荷和能耗的效果不明显,并可能起到相反作用;提高空调室温可以使空调能耗显著减少,空调室温提高1℃,一个空调季空调耗电量(按建筑面积计算)约减少1.4 kWh/m2;按照目前北京市的电价和空调器价格,节能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寿命周期的综合费用要比普通空调器多1 000多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规划设计阶段区域供冷系统能源站负荷预测及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存在的问题。并以重庆市江北嘴区域供冷项目为例,借助鸿业负荷计算软件对各终端建筑的总冷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分析得到其能源站设计总冷负荷为500943.00kW,进而计算出其冷负荷的同时使用系数为0.69。  相似文献   

14.
缪玉玲  丁勇  谢源源 《暖通空调》2020,50(1):70-77,49
通过分析长江流域冬季供暖特点,采用建筑环境动态负荷分析软件DeST-h对该地区典型城市重庆居住建筑在连续供暖和间歇供暖2种供暖模式下的冬季逐时热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2种供暖模式下的负荷分布特性。连续供暖的热负荷总体水平较低,波动较小,且与室外空气温度呈负相关,而间歇供暖的热负荷波动较大,具体表现为开始阶段热负荷较大,而后迅速降低并稳定。据此进一步分析了该负荷特性对长江流域居住建筑的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及运行调节的影响。分析得出:按照夏季供冷工况进行设备选型,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热量能满足连续供暖的最大热负荷需求和间歇供暖稳定阶段的热负荷需求;连续供暖条件下部分负荷率主要分布在25%~75%之间,机组的运行调节可采用定容量压缩机台数控制方式;间歇供暖条件下部分负荷率主要分布在50%~100%之间,建议采用变容量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负荷计算与普通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相比,具有风量仅取决于洁净度等级、湿度优先控制的特点,尤其是二次回风系统。因此,不能使用现有的常规空调系统计算软件进行负荷计算。为提高设计者工作效率,并保证设计的准确性,论文针对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负荷计算开发了专用的计算软件,可生成标准化计算表格,并对该软件的计算原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设计周期负荷的冰蓄冷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建筑的负荷分析,指出以一个周期(通常大于1 d)的逐时负荷,即设计周期负荷,代替设计日逐时负荷进行冰蓄冷系统的设计更能反映普遍情况。以设计周期负荷为基础,建立了满足室内空调要求的最小制冷主机容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应蓄冰槽容量的计算方法。应用算例表明,采用基于设计周期负荷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制冷主机容量通常会比传统设计方法的容量小30%~50%。  相似文献   

17.
陈玲  董重成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11):108-110
通过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h对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典型城市居住建筑连续和间歇供暖模式时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在满足建筑热工节能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间歇供暖热负荷的特点,以及不同楼层和不同朝向房间热负荷及室内温度波动情况。最后给出间歇供暖热负荷的百分数附加率,对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自编的《VCD-I》空调动态负荷计算程序,对宾馆类建筑分析了动态贞荷与设计负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由动态负荷确定设计负荷的《负荷系数法》.对深入研究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和编制我国空调设计规范又增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魏大俊 《广东建材》2006,(9):137-138
目前流行的几种空调负荷计算软件在计算空调负荷过程中均未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①送风温度;②不同的空调系统形式:③整个建筑物逐时空调负荷综合;④室内有无吊顶;⑤特殊区域的空调负荷。这些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一般只能通过人工计算,建筑物逐时空调负荷应在软件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以人工计算调整才能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0.
朱培根  周艳  罗青  杨仁忠 《暖通空调》2006,36(12):119-121
根据地下建筑供暖空调负荷设计计算的相关文献和规范,以Visual Basic6·0和Compaq Visual Fortran等为工具,研究开发了地下建筑供暖空调负荷模拟和能耗预测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简单,可计算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的各种地下建筑的负荷,并自动生成详尽的设计计算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