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及设计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次的地震震害都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梯间和楼梯被破坏的情况,导致撤离路线出现障碍而造成人员伤亡。破坏主要集中在楼梯梁、楼梯段、梯段与休息平台的连接处、设置在楼梯处的防震缝等。在设计中,防震缝不宜设在楼梯间的出入口门洞处,在不同的设计体系中都应加强楼梯和楼梯间结构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部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和倒塌,震害包括结构的整体倒塌、部分倒塌、薄弱层倒塌、底层柱的柱顶和柱底的弯曲破坏、短柱的剪切破坏、框架梁端的弯曲破坏等等;此外原先抗震设计时不被注意的楼梯出现受拉破坏,有的甚至被拉断;填充墙是框架结构破坏严重的非结构构件。框架结构这些震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实际地震影响烈度大大超过设计设防烈度、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设计不合理(刚度突变,强梁弱柱),等等。在对倒塌破坏的框架的震害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提出了解决框架结构抗倒塌的方法:加强柱的抗震设计、适当布置抗震墙、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技术。楼梯设计时应考虑地震下楼梯受力情况,采用刚性连接时,要求计算出楼梯地震效应,并进行配筋;楼梯一端与结构采用滑动连接时,可消除楼梯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影响;加强结构填充墙抗震性能,确保罕遇地震下不致倒塌伤人。  相似文献   

3.
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现浇板式楼梯的震害现象入手,探讨在地震作用下现浇板式楼梯发生破坏的原因,提出一些防御和减轻楼梯震害的经验、思路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西九江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介绍了江西九江5.7级地震造成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研究了房屋的震害特征,对房屋破坏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对甘肃省两当县建筑的破坏情况。主要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两当县建筑震害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对甘肃省两当县建筑的破坏情况。主要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1典型震害现象、震害分析及抗震设计建议与分析建议1.1楼梯整体破坏1.1.1典型震害现象楼梯间整体塌落,与主体结构完全分离。1.1.2震害分析在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中,通常考虑到梯板的水平刚度可补偿楼梯间"平面开洞"而造成的刚度损失,模型简化取楼梯间平面无限刚,荷载作为竖向外荷载加到主体框架结构上,再对主体结构进行整体抗震计算分析,对楼梯也仅作竖向荷载下的静力计算。实际上,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实际参与了主体结构的内力  相似文献   

8.
由汶川地震中楼梯破坏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臣  张保  张涛 《工程质量》2009,27(5):73-74
根据汶川地震中楼梯间及楼梯破坏的情况,结合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受汶川地震影响,河北保定某14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楼梯梁破坏情况,探讨了柔性结构的楼梯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汶川大地震”引发对板式楼梯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震时,楼梯是重要的逃生通道,然而,汶川大地震震害表明,楼梯间的破坏相当严重。以板式楼梯为例,探讨了常用的板式楼梯设计方法问题,在震害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了楼梯应进行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一些措施,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台湾9.21大地震多层框架结构震害特点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9月 2 1日 ,我国台湾省发生了M7 3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地震十分强烈、余震次数多、波及范围广、震害严重。根据震害统计 ,在这次大地震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破坏占很大比重 ,且震害资料十分丰富。本文试图对该类房屋的破坏现象和破坏机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可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是砌体结构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为反映砌体结构整体性的抗震作用,分析构造柱、圈梁和现浇楼板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提出结构整体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汶川地震中大量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分析,建议了考虑砖砌体结构整体性系数和承载力指标的震害程度指标,它可作为结构抗震能力指标之一。建立了不同地震烈度下震害程度指标与结构破坏程度间的定量关系,根据上述的定量关系,获得震害程度判断值,分析烈度和破坏程度的变化对震害程度判断值的影响。最后进行多幢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墙体破坏程度评估的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震害程度指标及震害程度判断值可以准确评估结构不同方向的墙体破坏程度,实现对砌体结构的抗震评估。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中底框和框架结构的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代明  赵攀  韩娟 《山西建筑》2009,35(13):66-67
通过对西南地区底框和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对底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类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以及初步探讨了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和抗震措施问题,从而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地震引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建筑结构地震火灾效应分析计算方法,此方法结合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火灾热力反应分析,通过简化的建筑结构地震损伤模型,考虑地震损伤的同时,连接结构的热传导分析与热力分析,从而实现地震火灾效应计算.运用此方法对一单层和一多层混凝土框架分别进行了分析,并与没有考虑地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白河市、须贺川市、仙台市、郡山市、福岛市等地震灾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资料,分别从结构的整体破坏、梁柱构件的破坏、填充墙的破坏以及相邻建筑物碰撞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典型的震害现象,震害现象表明,破坏主要集中于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根据此次地震的震害特点,从柱铰机制、刚度突变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条改善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以便减轻框架结构的震害,为今后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不同年代多层砖房的抗震性能,根据构造柱设置情况将多层砌体结构分为5个抗震措施类别,以静力非线性方法为基础,并利用层间位移角作为衡量不同破坏状态的量化指标,提出基于性能的多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为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和结构的随机性,采用蒙特卡洛法生成200万个结构-地震动随机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建立多层砌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构层数、抗震措施、材料强度、抗震墙面积率等因素对多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层数对多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最大,材料强度、抗震措施和抗震墙面积率对多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也有较大影响。基于易损性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某多层砌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可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蒋晓燕  谢建民 《建筑技术》2010,41(11):1032-1035
汶川地震后,西安的高层建筑业受到地震波影响,某高层建筑填充墙发生较大损坏,从地震能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震害原因,提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并对抗震理论研究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中薄弱层的判别方法,对该类结构体系震害预测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将此震害预测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中。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工程结构震害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历次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针对不同结构形式多层住宅楼的特点,研究其未来的震害情况,评估并比较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中部分建筑震害现象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都江堰市和映秀镇部分底层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建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实例,以及其他震害现象,对建筑产生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并对相关的抗震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汶川地震中此类结构的震害特点,着重探讨了纵墙承重结构体系教学楼的抗震性能,指出了纵墙承重砌体结构体系教学楼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此类房屋抗震鉴定、加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关键点,并探讨了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