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聚天冬氨酸优异的缓蚀阻垢性能,试验室人工合成并制得聚天冬氨酸。通过静态阻垢试验可知当聚天冬氨酸与羟基亚乙基二膦酸质量比1∶1混合使用后,阻垢性能优于任一单体。在PASP与PBTCA使用量1∶1(质量比)的条件下,复配制得缓蚀阻垢剂。通过静态缓蚀、阻垢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得出,复合缓蚀阻垢剂投加量为30 mg/L时,缓蚀阻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佳  李俊华 《应用化工》2013,(12):2240-2242
以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葡萄糖酸钠以及增效剂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缓蚀阻垢剂。采用挂片腐蚀和静态阻垢实验,研究了其缓蚀和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阻垢剂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可达89.04%,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其阻垢效果均明显优于油田常用缓蚀阻垢剂。  相似文献   

3.
孟祖超  刘祥  李谦定  符军放 《广东化工》2012,39(5):19-20,37
以聚天冬氨酸(PASP)为主剂,将其与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进行复配,研制了一种适合弱碱性条件新型缓蚀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及静态失重法研究了该缓蚀阻垢剂在弱碱性介质中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缓蚀阻垢剂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在弱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阻垢和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和氨水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聚天冬氨酸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黏度法测定了聚天冬氨酸的黏均分子量,用静态阻垢法评价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用旋转挂片法测定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比较聚天冬氨酸与水解聚马来酸酐( HPMA)、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的阻垢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最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氨水)=1∶1.1,热聚温度160℃,缩聚时间60 min;当阻垢剂浓度大于6.4 mg/L时,PASP和ATMP的阻垢性能相当,均优于HPMA.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旋转挂片腐蚀试验、静态阻垢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对一种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葡萄糖酸钠、L-抗坏血酸和硫酸锌)的缓蚀和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无磷缓蚀阻垢剂是一种以抑制阳极极化为主的缓蚀阻垢剂,具有优良的缓蚀和阻垢性能,其缓蚀率和阻垢率分别可达到95%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6.
聚天冬氨酸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为了提高聚天冬氨酸的阻垢缓蚀性能,目前对聚天冬氨酸的改性主要有引入羟基、磺酸基、羧酸基以及与谷氨酸共聚等方法。不同改性方法获得的聚天冬氨酸具有不同的生物降解性能,并通过改变结垢晶体的形貌和尺寸而表现出不同的阻垢缓蚀性能。因此,后续研究工作应从阻垢机理方面入手,为特定水样定制最佳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水溶性季铵盐、水解聚马来酸酐、聚环氧琥珀酸钠、聚天冬氨酸为原料,复配了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BW-3。BW-3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和良好的缓蚀效果。在所测浓度范围内,BW-3的阻垢和缓蚀效果均明显优于油田常用缓蚀阻垢剂;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BW-3的缓蚀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BW-3对CaCO3垢的阻垢机理主要是晶格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色缓蚀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绿色缓蚀阻垢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高效、多功能、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的新型缓蚀阻垢剂(如聚天冬氨酸型、聚环氧琥珀酸型、聚谷氨酸型及其复配和共聚物等)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阻垢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聚天冬氨酸与其它阻垢分散剂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阻垢试验验证新型绿色生物可降解阻垢剂聚天冬氨酸是CaCO3,CaSO4·2H2O和BaSO4垢的优良阻垢剂.对聚天冬氨酸和其它阻垢分散剂的协同阻垢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对不同的水垢,聚天冬氨酸和不同的阻垢分散剂产生协同作用.对碳酸钙垢,聚天冬氨酸与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和羟基乙叉二膦酸有协同作用,对硫酸钙垢,聚天冬氨酸与聚环氧琥珀酸、聚丙烯酸和2-膦酸基-1,2,4三羟基丁烷有协同作用,对硫酸钡垢,聚天冬氨酸与聚环氧琥珀酸有协同作用.试验结果为聚天冬氨酸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缓蚀阻垢性能,将其与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进行复配,研制了一种适合酸性条件新型缓蚀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及静态失重法研究了该缓蚀阻垢剂在酸性介质中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缓蚀阻垢剂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阻垢和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天冬氨酸对铜缓蚀作用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绿色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作用,铜在硼酸-硼砂缓冲溶液(pH=9.2)中,表面的Cu2O膜显p-型光响应,添加适量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后,PASP吸附在铜电极表面成膜促使Cu2O膜增厚,体现在电位在负向扫描过程中Cu2O膜的p-型光电流增大。 p-型光电流越大,缓蚀性能越好。当PASP浓度为3 mg·L-1时,Cu2O膜的p-型光电流最大,缓蚀性能最好。 Cl-的存在会阻止PASP在铜电极表面的吸附,使Cu2O膜暴露而受侵蚀,导致了PASP的缓蚀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2.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群杰  周国定  陆柱 《精细化工》2006,23(3):290-293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质量分数为9×10-6时,对B10的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65.0%;钨酸钠质量分数为20×10-6时,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53.8%。缓蚀剂总质量分数为20×10-6,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的质量比为1∶6时,对B10的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89.0%,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利军  林和群  钟健 《广州化工》2010,38(8):105-106
以3-氨基咔唑和聚琥珀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咔唑基的荧光标记聚天冬氨酸衍生物。通过荧光光谱法和静态阻垢法研究了产物的荧光性能和阻垢性能。试验表明,当试样浓度小于0.01mg/L时,该荧光标记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一定线性关系,咔唑基的引入对阻垢性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与聚琥珀酰亚胺(PSI)为原料,合成了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阻垢剂PASP/O-CMC。用FTIR与1HNMR对阻垢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静态阻垢法考察了PASP/O-CMC和聚天冬氨酸(PASP)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当阻垢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80℃、时间为16 h、pH=10时,PASP/O-CMC对BaSO_4的阻垢率达到93.6%,而PASP对BaSO_4的阻垢率只有78.4%。通过SEM、XRD和电导率法分析了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阻垢剂对BaSO_4的作用主要包括晶格畸变作用、吸附分散作用和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处理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建刚  张丽  丁庆伟  陈高华  张钒 《辽宁化工》2005,34(1):20-21,42
通过氨基甲基磷酸和聚琥珀酰亚胺的氨解反应对水处理阻垢剂聚天冬氨酸进行改性,合成了含膦酰基的聚天冬氨酸衍生物N-(2-膦酰基甲基)天冬酰胺酸/天冬氨酸共聚物,测试了其对碳酸钙和磷酸钙的阻垢性能以及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并与聚天冬氨酸和常用水处理阻垢剂聚丙烯酸钠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在聚天冬氨酸分子结构中引入膦酰基团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产物对各种沉积物的阻垢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绿色环保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和尿素为合成聚天冬氨酸(PASP),考察了磷酸和三氯化铝两种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同时利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PASP的FRIA性能,测定了PASP与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复配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在原料比为1:0.5,170℃下反应3h,产率为91.09%,阻垢率为81.17%,PASP与ATMPI:1复配,...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碳酸铵为原料,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防垢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天冬氨酸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聚天冬氨酸的最佳合成工艺:pH值为12,碳酸铵与马来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3,聚合温度为170℃,聚合时间为90min。在温度为70℃、pH=12、防垢剂加量为3mg/L时,测定碳酸钙防垢率为95.20%。  相似文献   

18.
杨伟  刘芳  高雅  闫茜  张利 《化工进展》2015,34(2):565-570
循环水排污水中残余的阻垢剂会导致其水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反渗透膜性能。本文以循环水中常用的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羟基亚乙基=膦酸(HEDP)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它们的阻垢性能,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浸泡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它们的存在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SP、HEDP和ATMP中,PASP的阻垢性能最优,阻垢率高达84.21%,三者均会对反渗透膜的表面结构、组成成分、膜通量以及脱盐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PASP、HEDP和ATMP的浓度分别为50mg/L、10mg/L和30mg/L时,在反渗透系统连续运行10h后,膜通量分别下降5.53%、4.89%和9.09%,小于空白时的18.95%;此外,脱盐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复配聚天冬氨酸对不同条件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群杰  金雯静  周国定 《精细化工》2007,24(5):504-507,516
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以模拟水溶液为介质,通过电化学谱图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复配对纯铜的缓蚀作用,同时通过改变模拟水介质条件研究复配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后对模拟水中的铜有明显的缓蚀效果,在缓蚀剂总质量分数为16×10-6,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的质量比为1∶1时,对铜的缓蚀效果最佳,其缓蚀效率为90.50%。当模拟水体系的温度升高、pH增大、氯离子含量增加及硫离子浓度增加时,都会使复配缓蚀剂对铜的缓蚀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20.
以马来酸酐(MA)和碳酸铵(AC)为原料,采用低温固氮、高温聚合,生成中间体聚琥珀亚氨酸(PSI),PSI碱性水解,生成聚天门冬氨酸(PASP)阻垢剂。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阻垢剂的浓度对PSI产率和阻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碳酸铵=1∶1.2,低温65℃反应1.5 h,高温178℃反应1 h,生成中间体PSI,在75℃下以2.0 mol/L的NaOH溶液水解PSI,生成聚天门冬氨酸盐阻垢剂,调节pH,生成聚天门冬氨酸。阻垢剂加量为2.0 mg/L时,阻垢率可达98.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