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5,(16)
平面构成是设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运用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创造出符合视觉美感的构成形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文章主要从自然信息、生活信息、传统设计信息、当代设计信息的采集与重构四个方面,论述在平面构成中注重设计信息的采集与重构,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在教学安排中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课程内容也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将两门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而且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连贯与融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从绘画性色彩思维到具有设计意识的色彩创作思维的转变,避免学生因课程衔接不当而出现的知识结构混乱、设计思维断裂等问题,从而保证对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其以后的设计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目前,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大部分属于知识普及型。在针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方面,思维模式的转化是讲授构成课程的基石。针对工科生的思维模式,应引导感性思维以提高其想象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将创新的思想贯穿构成课程始终;把多媒体软件功能运用在色彩构成中,以使学生准确把握色彩原理;加大立体构成课时比重与实践课题训练,将产品造型元素带入立体构成材料研究,建立构成与设计的衔接点。  相似文献   

4.
王向阳  张志华 《华中建筑》1999,17(4):134-135
构成艺术是现代设计中的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建筑是视觉艺术选定 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构成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完整,最壮观的产品,通过构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平面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平面构成"课程定位为"视觉转换"课程的突破口,从展示设计魅力、导入设计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对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色彩构成是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对设计应用有深远影响和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因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只有重视的创造性和借鉴运用,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主题性设计,从形与色的层面加强对设计色彩的表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是解决好这些问题,上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8)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也更高了,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还需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和价值情感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出发,对教学设计能力及小学数学教师该项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8.
钟原 《建造师》2010,(7):288-289
平面构成是高职设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打下基础。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高职学生的教学现状分析,高职平面构成与CAD在教学中可以相互融合,以起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
构成设计自被正式引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多元转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构成与产品外观设计、元素运用的课程教育目的是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艺术形态、构成元素和产品外观设计,这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大改进。从元素到产品,完成构成设计教育的多元化转变,能够使学生在设计时有要求、有目的地进行深入设计和创造,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开阔的创新思维和发展空间,进而让由元素到产品的转化过程更为自然,创造出更大的设计价值,获得大众认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美国景观设计师丹.凯利1940年至1957年所设计的花园,划分了其设计思维和手法转变的三个阶段,并总结了丹.凯利以现代空间理念和古典形式为特点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1.
郭巍 《风景园林》2006,(6):37-40
文章分析了美国景观设计师丹.凯利1940年至1957年所设计的花园,划分了其设计思维和手法转变的三个阶段,并总结了丹.凯利以现代空间理念和古典形式为特点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1)
在学习素描构成表现课程之前,如果学生进行了思维转换,就可以对素描基础与素描构成表现两门课程的异同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如果思维转换成功了,便可以排除原有的思维观念、行动方法对新的思维观念、行动方法形成过程的干扰,学习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1)
文章以庆阳香包艺术为切入点,探讨中、西艺术的共同特点,寻找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理论的融合之处,寻求两种语言的契合点。将现代构成理论与民间香包艺术结合不仅能使现代设计从传统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也丰富了庆阳民间艺术,为庆阳香包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和思维理念,充实了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了数字媒体时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的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不断地发展,逐渐打破原来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方向前进。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有很多种,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点、线、面。任何平面设计都要以点、线、面为基础,任何物体都可以归结为点、线、面,所以,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0)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立体形态及其构成法则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立体造型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形式感觉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造型基础与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因而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立体构成教学的初衷,即培养学生对形式的良好感觉,学会运用抽象的形式语言表达设计意图,从而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立体构成作品,这也是立体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入门者形成空间感知的能力,理解材料与构成的关系,熟悉基本表现工具及搭建技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抽象的形态构成训练出发,培养解析重构的设计思维,初步建立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通过设定场地和功能,以模型为空间操作手段,逐步引入行为与使用、空间形式及组合、材料及建构的设计概念,学习如何运用不同比例的三维模型来引导构思及参与设计搭建全过程,从中体验形态构成与空间结构的紧密联系,理解肌理感与材质的关系,深入完善细部节点与搭接方式,并以获奖学生实体建造作品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建造综合训练促进多元设计思维形成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以弥补当下建筑教育中设计与建造分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2)
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在设计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设计基础教学,造型基础课程以素描为基本表现手段,课程涉及形式构成语言的建立以及一些相关的试验性课题。从三大构成到设计思维的培养,设计的基础教学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基础训练的手与眼、观察与表现、自然造型的启示的训练目的,如何探索适合素描视觉形式语言的新型教学方式,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学的理念,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设计思想,探讨了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学的关系,指出现代构成学理论能够为园林设计提供一种造型手法和思维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设计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20)
如今,绘本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构成理念为绘本设计提供了启发性、创造性的思维途径。文章以点、线、面的构成方式探究绘本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以创作出兼具幻想与现实、单纯而富有美感并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绘本。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4)
文章通过对立体构成学习中空间形态创意过程的深入分析,总结在学习形态设计时,应用创造性思维将形象、灵感、直觉、审美、逻辑等因素交融在一起,形成立体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