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莎 《建筑与文化》2016,(3):176-177
目前,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和西方文化渗透的双重作用下,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一系列新型休闲商业空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从消费文化影响机制的角度出发,以重庆磁器口古镇和新天地商业街区两个消费空间为例,分析其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提出相应的保护规划策略,以期为此类消费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南京城市商业发展与中心演化的历时性梳理,指出在非西方文化语境下,传统城市是顶层设计下的空间生产机器,在特权消费与大众生产之间维持着精妙的平衡,商业则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的辅助性制度设计。近代城市工业化转型破坏了这一系统,但受地缘政治、工业基础等多因素影响,并未能在工业生产与居民消费之间重建平衡,商业空间发展两极分化。现代城市通过制度干预,重建商品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商业空间发展逐渐回归市场机制与公共政策的双重调节,并出现中心极化。在当前大众消费需求日趋分化的趋势下,商业空间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新供求关系下,对城市商业空间规划从等级设定、规模预测、区位选择、主体特征以及空间组织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商业设施的有效补充。以内陆城市兰州为例,从发展历程、分布情况、开发形式、规模等几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空间现存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地铁换乘点统筹规划、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改变地下商业空间单一形式,空间形态人性化设计等地下商业空间整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大量涌现,已逐步成为城市商业空间重组的高级产物和强大引擎,本文以宝鸡“乐活之城”为例,强调消费转型对商业综合体空间的影响.从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对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商业空间整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后军  黄晶  陈云琪 《华中建筑》2006,24(12):90-93
以城市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城市商业格局演进的历程.并分析当今消费经济时代的城市商业特色,进而以此提出城市商业空间的整合特点和发展趋势,即城市商业格局均质化与互动化,城市商业空间多样化、城市化与体验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的消费空间即商业空间是当今社会最为普及的公共空间,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加追求精神享受而非仅满足基本需求,所以商业运作模式也需要摒弃呆板的形象。艺术这种可以通过绘画、设计、雕塑或是建筑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的存在,将艺术与商业空间融合,这不仅可以提高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档次,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层面。文章从艺术为何介入到城市商业环境中入手,探讨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形式以及途径,从而促进艺术与商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气候因素对寒地城市商业空间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实例,分析了寒地城市商业空间中出现的由于忽视寒地气候因素而带来的问题,并从商业步行街,商业中心区等方面提出了寒地商业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商业的发展,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背景,消费的符号化特性已经成为商业的本质属性。杭州市商业空间肩负高要求、多功能、新活动的任务,是消费社会背景下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文章以杭州市为例,结合消费社会理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行为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商业空间正在向高级化、复合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启凡  李多  戴一正 《新建筑》2021,(2):104-109
我国铁路客站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旅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铁路运营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因此亟待解决换乘站厅商业空间使用效率较低、缺乏商业氛围等问题;同时,换乘站厅的商业空间具有以满足快速疏散需求为前提的特殊性。基于站厅商业空间设计与疏散流线组织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采用PathFinder软件对上海虹桥铁路客站换乘站厅商业空间进行疏散模拟,从流线组织的角度分析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商业步行街是人们消费购物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许多商业步行街的外部公共空间只是作为商业空间的衍生,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因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消失,城市活力变弱.文章以常熟方塔东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法,对该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升方塔东街外部空间活力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不断繁荣,需要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为商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并且对于商业空间的形式要求也越来越高。商业时代是消费的时代,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就是消费者,商业空间的设计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更与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将对商业空间针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设计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俊 《华中建筑》2006,24(2):84-86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文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日益严重。该文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劣,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商业空间对城市空间结构有着深刻影响,探究商业空间分布特征有利于了解城市商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本研究基于高德地图商业服务兴趣点(POI)数据,运用核密度法分析昆明市主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昆明市主城区商业空间呈“一核心、多中心”的空间形态,北部商业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南部。(2)各类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多中心集聚、连片簇集和单中心扩散分布。(3)商业地价、人口密度和道路密度对昆明市商业空间分布影响较大。(4)受商业网点特性、消费群体不同等影响,各影响因素对各类商业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交通枢纽区域地下商业空间的复合化设计对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大连市胜利购物商场地下商业为例,论述了交通枢纽区域地下商业空间复合化设计的意义,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基本要求,提出了地下商业空间的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昊 《建筑知识》2013,(12):34-34,3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也越来越浓,而传统的商业空间形式与这种消费文化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形式出现在城市生活中,而合院式商业空间作为其中的一个,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首先从合院的空间特性及当代消费文化对商业空间的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合院式商业空间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院式商业空间并对其特点进行阐述,并从设计思路、实施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当代合院式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合院式商业空间形态的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丁光辉 《山西建筑》2007,33(31):56-58
通过对大型Shopping Mall,商业综合体以及步行街等这几种体验式消费商业空间的分析,指出了在结合城市环境的条件下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满足体验式消费对建筑空间多样化、开放化、暖昧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及复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晓霞 《建筑知识》2014,(6):70-70,76
城市综合体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渐渐成为商业发展的主流。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商业中心区,打造城市新地标,创造城市活力之源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街区,创造充满活力和积聚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在避免城市中一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针对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究,意在抛砖引玉,促进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南通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南通市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严重。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低能耗、运载量大、高效的轨道交通建设被予以批准。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对城市商业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南通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总结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因素,预测南通地铁1、2号线建成后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为轨道交通建设后的城市商业空间能够得到合理布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俊 《南方建筑》2005,(6):103-105
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商业空间越来越需要整个城市的配套服务。然而地处历史街区的商业街虽然具有地理丈化优势,却缺乏与城市的有机交融,城市交通等问题目益严重。本丈以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其优势及缺陷,探讨旧城区商业空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商业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商业空间转型升级,新兴商业空间不断涌现。文章从消费目的与消费模式差异出发,实现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的分类,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核密度分析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表明:零售型商业设施整体低密度均质分布,于少数地段点状或条带式高密度集聚分布,呈现出扁平化等级结构特征;体验型商业设施则分布更为均衡,呈现出多层级化结构特征。最后文章剖析了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