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群良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1):142-144
主要对自适应虚拟队列(AVQ)算法、动态阈值(DT)算法以及队列长度阈值(QLT)分组调度算法等异同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各个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AVQ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原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分服务的功能。基本上保持了原算法的优点,即具有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徐琴  孙金生 《电子学报》2014,42(5):833-840
针对Internet系统,通过对流体流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参数的计算相对容易,并且能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有效的预测拥塞窗口的变化.结合动态矩阵控制 (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 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DMCAQM 算法,给出了DMCAQM 的详细设计过程,稳定性分析和参数选取原则.大量不同网络环境的仿真实验表明DMCAQM 算法是有效的.与PI、RaQ 和REM 等算法相比较,DMCAQM 有收敛速度快、队列抖动小的优点.同时,由于DMCAQM 的采样间隔相对较大,而算法实现简单,所以计算量小,占用的路由器资源更少.  相似文献   

3.
区分服务模型中的一种动态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渝  雷维礼  黄顺吉 《通信学报》2003,24(10):55-61
在对区分服务模型和RED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ED算法的动态队列管理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算法在不损害高优先级数据流量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实时调整各优先级的门限值,减少网络资源的消耗,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龙艳 《电信科学》2011,27(8):89-94
针对BLUE算法缺少早期拥塞检测机制,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通过引进基于动态阈值算法的控制机制,借鉴RED算法所采用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提出了DT-BLUE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性,有效降低队列空闲或溢出现象的发生,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动态部分缓存共享机制的RED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1):59-61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部分缓存共享机制的随机早期检测(RED)拥塞控制改进方案,并给出了算法实现,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其为区分服务的不同性能要求提供了拥塞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汪洋  余少华 《电子学报》2009,37(7):1400-1406
传统的共享存储交换结构的门限控制算法通常以当前各个队列长度为依据,缺乏对网络节点设备全局流量场景的考虑,且对组播的支持不足.本文提出使用有效业务量作为控制各个端口队列门限的主要依据,让各个端口承担相同的流量压力,从而使系统保持均衡状态.在经典的有效带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输入流量速率和分配的缓冲区大小一起来定义输出端口的有效业务量,给出了"缓存换带宽"的计算公式,对流量压力进行准确度量.双门限的使用使得共享存储空间既能够保持在平均意义下的平衡,又能实现突发时段的调剂.进一步,对组播信元的转发也可以纳入这个算法框架.模拟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流量模式下,这个算法比传统动态门限算法在取典型值α=1和组播浓度为30%时,对芯片的使用效率和端口的公平性分别提高15%和25%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有的几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虚拟队列(AVQ)算法、动态阈值(DT)算法以及队列长度阈值(QLT)分组调度算法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AVQ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原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分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葛龙  孙金生  王执铨 《电子学报》2010,38(12):2816-2821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的不确定时滞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输出反馈控制(DOFC)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建立了TCP/AQM系统的时滞有界模型,给出了判定闭环AQM系统稳定的充分性条件,以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的网络环境中,能迅速地将队列长度收敛到目标长度附近,且在特征参数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李锁钢  吴建平  徐恪 《电子学报》2005,33(5):847-851
随着网络和应用的飞速发展,Internet不仅要提供尽力转发(Best Effort)的服务,还要支持各种传输类型和多个优先级的QoS服务.目前普遍认为区分服务体系机构是很有前途的提供QoS保证的Internet框架,而网络节点机制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我们提出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上实现的区分服务机制comBAQ(combining Buffer Management and Active Queue Management),它综合了适当的缓存管理和主动队列管理方法.我们详细介绍了它的服务框架和分组处理判决算法,实验模拟结果显示,它能满足我们提出来的五个设计目标,可以在网络节点上实现多个丢失优先级的区分服务:为需要可靠传输的多媒体应用提供"有保证"服务,为传统TCP传输提供"无保证"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分组交换网络中队列调度算法的研究及其展望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本文主要讨论分组交换网络中的队列调度算法,对现有的调度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分析了其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最后结合我们的相关研究工作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李寅  林闯  马宁  周文江 《电子学报》2004,32(2):214-218
本文基于IP网络提出了一种分组丢弃控制方案——动态部分缓冲共享.和已有的静态部分缓冲共享方案相比,新方案根据分组丢弃行为对控制阈值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对网络流量的变化具有更优的适应性.同时新方案也避免了复杂的阈值设置问题,任意设定的初始阈值都不会影响系统稳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案可以保证稳定的相对丢失率性能,并且在相同的流量条件下比原有方案具有更低的抖动延迟.  相似文献   

12.
文中提出一种Linux系统下基于共享缓冲区的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接口网络接口卡的具体实现中.介绍了Linux下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结构,分析多接口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需求,完成驱动程序设计和实现.该方案减少了硬件资源占用,降低了实现成本.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排队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调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排队管理系统。他包含核心主机、叫号器和显示模块3个部分,充分利用了嵌入式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对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同时,数据通道采用无线数据技术进行编码解码。设计中还发掘了单片机的优势,做到了精简系统。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设计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Markov链模型分析了拥有频谱转移机制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用户接入授权频段的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认知用户阻塞概率及被迫中断概率这两个重要的系统参数.此外,我们提出了一个认知无线网络的缓冲队列方案.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案的系统的认知用户阻塞概率及被迫中断概率均低于原系统,缓冲队列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a technique of sharing extra storage buffers among a number of nodes (for example concentrators) or among a number of output lines in a single node (for example, in a message switching center). Buffer sharing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that a message is blocked,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uffer storage cells can be conserved. In addition, buffer sharing reduces sensitivity to variations in traffic. Although the improvement increases as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buffer sharing system increas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s possible even for relatively simple systems. In modeling these systems, a precise model would use data unit storage. However, a simpler model using message storage is easier to analyze. A linear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for converting message storage into data unit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相同软件被重复安装在不同计算机中,造成磁盘空间浪费、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和引起软件版权纠纷的现状,提出利用基于OGSA体系结构的最新网格开发工具GT4构建一个网格平台,结合远程桌面连接技术,实现远程软件共享和各软件服务器的动态负载平衡。论述了通过在软件服务器端部署WebService,将软件服务器集成到网格中,并在网格平台上配置CA服务器、UDDI服务器和建立网格门户。利用CA服务器进行用户身份和操作权限的验证;利用UDDI服务器实现服务统一描述、注册、发布和调用;利用网格门户给用户提供统一的软件调用界面。最后给出整个系统实现和试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