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证人民消费安全的“民心工程”。为此,我县为实施该项计划,率先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葫萝卜、细毛长山药生产基地2万亩。为确保我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快速健康的发展,确保农产品品质,特制订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农业技术措施(一)选择优良品种基地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视优质抗病良种的引进工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措施。(二)科学应用栽培技术1.轮作换茬。在无公害生产中,实行轮作换茬,以减…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机制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农产品是伴随着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的, 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变化,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进入了改革过渡期。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历程, 总结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分析了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下一阶段无公害农产品改革建议, 即在充分肯定无公害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继续发挥无公害农产品的队伍体系和人力资源优势, 采取多种手段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承德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但还存在着概念不清、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监督检测体系不完善、检测力度不够、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推广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健全监督检测体系,培育壮大农产品质量信得过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严把质量标准关,让符合标准的无公害产品进入市场,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祁门农业生产的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茶园9512公顷,2005年茶叶生产量3200吨,总产值1.1亿元。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红茶之乡”。2001年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4年,全县9512公顷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论证,其中经欧盟BCS论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基地面积712公顷。目前是安徽第一个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颁证,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生产的产茶大县。  相似文献   

5.
6.
长沙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总人口74.5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2007年全县实现GDP287.9亿元,同比增长18.2%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达到3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分别居45、94、58位,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全国“三百强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98个行政村,10个农林牧场,总人口28.3万。现有耕地164.2万亩,草原25万亩,森林覆盖率22%。盛产大豆、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基地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受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从采摘到加工成成包皮棉机械化程度不高。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棉花收购放开后,许多企业因准入门槛低看好棉机市场的前景,不断进入棉机行业。虽然我国涌现了大量的棉花加工机械制造企业,但是其中不乏技术起点低、技术单一、工艺简单、质量低下的企业。从总体上看,棉机行业还处于散、乱、差的状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受利益的驱动,棉机市场出现恶意竞争等不良局面,给棉花加工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技术,而且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兴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本文从井研县县情出发,针对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公共安全品牌,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的3种基本类型之一。本文概述了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对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广大人民健康的民心事业。几年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在各地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由于它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认证方面存在的资金、机构、产品、市场诸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着重阐述了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的工作实践与管理模式,并通过实践与深入探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面粉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人才储备都具备了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只是缺乏某种“软件”,即新产品开发的机制和程序。新产品开发大体上要经历原则设想、调研、开发、市场反馈,改进生产等过程。其中调研过程最长,也最耗经费。很有可能调研结果是某种产品不适宜开发而见不到任何效益。开发面粉新产品,一般要经历以下程序:a.市场部人员平常要勤收集市场上畅销面粉产品的信息,特别是客户需要的产品而生产厂家至今仍未达到要求的产品信息。并动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将样品或客户的要求带回公司,以便研究人员化验、分析比较。同时要摸清竞争对手的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三明市蔬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无公害蔬菜的概念,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应注意确定适宜种植区域、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严格按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等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阐述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充分发挥资源、规模、组织、机械化等优势,结合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推进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任重而道远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目标为: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17.
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环境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农产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已是当务之急。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无公害农产品是伴随着环境问题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产生的。广义的无公害食品包括有机食品、天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等。我国现在所称的无公害食品专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