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织物传统丝光方法中,用液氨代替烧碱,这在工艺和技术经济上都有很大优点。因此关于上述两种化工原料对棉纱物理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作者对环锭和气流纺纱法纺制棉纱的诸多重要特性,如断裂强度、伸长和断裂功等进行了测定。并对按下列方法处理的棉纱进行了研究:Ⅰ和Ⅱ先用液氨处理,随后分别予以加热和水洗,以除去液氨;Ⅲ是用烧碱溶液进行丝光。  相似文献   

2.
仲琪 《印染》1991,17(4):11-13
棉和麻类织物液氨处理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曾有过不少报道,但粘胶织物液氨处理后引起的织物性能和纤维结构的变化在国内还未曾见过报道,国外在这方面的报道也不多。本研究工作是探索液氨处理对改善粘胶人棉织物的性能及对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液氨处理对改善粘胶人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降低织物的缩水率、提高织物的弹性和耐磨性都起了较为明显的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织物切片技术的应用,对液氨处理后织物中纤维结构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从而解释了纤维结构变化与改善织物性能之间的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3.
张华  张杰  高燕 《纺织学报》2021,42(6):128-132
锦纶/棉混纺织物存在易折皱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高档服装上的应用。为此,以锦纶/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坯布预处理后染整前对其进行液氨处理,研究了液氨处理对织物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折皱回复角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滑感、温暖感及柔软感3个定量指标,评价液氨处理前后锦/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手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以提升锦/棉织物的拉伸强力及撕破强力,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218°提升至252.3°,粗糙度波长与振幅之比从50.46降低至44.87,表明液氨处理后织物的抗皱性和平滑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液氨处理未明显改善织物的柔软感,但处理织物的热导率较未处理织物仍有一定程度降低,致使织物接触温暖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液氨/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家好  张华  李俊 《纺织学报》2008,29(8):63-66
 观察并测定经液氨和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缩水率、舒适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亚麻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液氨处理对亚麻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缩水率和抗弯弹性模量的改善是有限的,但经液氨和交联联合处理后,亚麻织物外观形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交联处理会降低亚麻的吸湿率、透气量和相对透湿率,但液氨/交联处理后亚麻织物的舒适性能仍然好于未处理亚麻。液氨作为预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交联处理亚麻织物的强力保持率。  相似文献   

5.
液氨处理是国际上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棉、麻等天然纤维织物后处理的一种新的加工工艺.通过液氨处理,可以改进织物的理化性能,使织物具有穿着舒适、抗皱防缩、柔软亲水.外观平挺、富有弹件和手感丰满等优良性能,在国外,经液氨处理的产品售价可比非液氨处理的产品高出50%以上,大大地增加了纺织品的附加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该项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安装了十几台液氨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6.
无水液氨作纤维素的膨化剂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被学者所了解,但在棉织物印染加工技术上的应用却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传统丝光工艺中所采用的烧碱,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被丝光织物在膨化均匀度、应力应变分布均匀性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上国际上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因而对液氨在印染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液氨被考虑用以代替烧碱作丝光剂以期提高棉纤维的强力、光泽和减少污水。 织物液氨处理研究首先由挪威纺织研究院、挪威纺织发展公司(TEDECO)所进行,其后美国桑福赖士公司(Sanforized Co.)提出液氨处理加上机械防缩能改进棉织物的免烫性、尺寸稳定性、手感柔软性。从国外多年来的工作趋势表明,液氨并不作为代替印染加工某一固定工序来进行,而是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与机械防缩、树脂整理结合起来,从而改进了产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100%亚麻织物经液氨处理后,对其织物结构、抗皱性能、强力和色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液氨处理提高了织物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和水洗后的外观。工艺对织物的湿态折皱回复性影响显著,而对干态折皱回复角影响甚微。经纬纱的断裂负荷和伸长差别显著,经纱强力平均提高10%,纬纱则降低约25%.[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液氨整理对纺织纤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氨整理的特性和工艺方式,详述了液氨整理对各种纤维素纤维及织物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液氨处理用于亚麻纤维及其织物的功能整理与改性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膨化处理在亚麻织物整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并测定不同工艺处理后亚麻纤维的红外光谱、结晶结构、吸湿率、染色及其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膨化处理对亚麻纤维素的化学组成成分没有明显的影响;烧碱处理能够引起亚麻纤维结晶度的减小,液氨处理也能破坏纤维的结晶结构,使其结晶度下降;烧碱/液氨处理后亚麻织物的吸湿率和平衡上染百分率分别增加了19.08%和12.61%;烧碱/液氨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抗弯刚度、折皱回复角和拉伸强力等性能均好于用烧碱处理的织物。  相似文献   

10.
苎麻织物的液氨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明 《染整技术》2000,22(1):32-33
从液氨与苎麻纤维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液氨处理对苎麻织物密度,弹性,透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研究全棉机织物经液氨处理后对直接和还原两类染料的吸收活性,并与碱丝光织物进行比较;同时,应用Kubelke~Munk定律和织物切片摄影技术论证液氨处理织物比碱丝光织物的染色更加匀透。  相似文献   

12.
液氨处理过的棉织物采用两种方法染色:一是在空气中使残留的液氨从纤维中蒸发掉,再在80℃温度下烘燥后进行染色;二是液氨处理后直接染色。研究结果(表1)表明,织物经液氨处理  相似文献   

13.
液氨处理是指使用液态氨气对织物进行有效性处理。通过对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性能的测试,分析经液氨处理前后大麻纤维发生的结构变化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液氨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织物的光泽,上染率、K/S值,导湿性等。  相似文献   

14.
苎麻织物间歇式液氨处理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东洁  贾培清等 《印染》2001,27(2):15-17
以间歇式浸渍法对苎麻织物进行液氨处理,经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发现苎麻纤维的结晶度有所下降,其物理形态有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液氨处理有助于改善苎麻纤维织物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液氨处理对苎麻织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冯家好  李俊 《印染》2008,34(7):5-8
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液氨和烧碱处理对苎麻纤维的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影响;通过测试吸湿率、保水率和染色性能,研究其对苎麻纤维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液氨和烧碱处理没有改变苎麻纤维素化学组成;两种处理均增加纤维的无定形区,并破坏部分结晶,降低纤维结晶度.但液氨处理苎麻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略有下降,固色率和K/S值提高,折皱回复性、刚柔性和拉伸强力等机械性能优于碱处理苎麻.  相似文献   

16.
液氨整理近期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陶啟贤 《印染》2005,31(15):48-49,55
简要回顾液氨整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液氨的特性和液氨处理与碱液丝光的差别。目前,液氨处理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液氨整理与树脂整理相结合,可赋予织物超级柔软的整理效果。对于氨气的回收主要采用吸收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对比试验结果,证实液氨处理织物有优良的、独特的品质特色,是棉布深加工的有效途径。其次,设想利用液氨处理技术,开拓新颖染整工艺的前景。并对国内发展液氨处理产品,为设计制造适合我国国情加工设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前言使用液氨作为对纤维素纤维丝光的胀化剂已引起相当大的注意,这是因为它的固有优点:比烧碱溶胀快和因试剂可回收而成本较低。许多研究者已报导过棉花经液氨处理后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且也进行过纤维微细结构变化的详细研究。也报导过棉花在液氨丝光处理后增加断裂伸长率、长度、弹性变形、拉伸强度、光泽、韧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三种不同结构的直接染料对液氨处理前后的大麻织物进行染色,变化盐用量和染色温度,通过测定各染料对织物的上染率,分析三种染料对大麻织物的染色差别;同时将大麻织物与苎麻和亚麻织物进行比较,分析三种织物染色性能差异。结果发现,染料分子量较小的染料上染率较高,结构复杂的染料上染率不及直线构型的染料;液氨处理后织物的上染率下降;对于三种麻织物来说,亚麻织物染色性能较好,大麻次之,苎麻较小。  相似文献   

20.
液氨染色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染色工艺,染色时只需将染料溶解在无水液态氨(在大气压下的沸点为-33.4℃)中,然后将纱线或织物经过浸轧、汽蒸、水洗、皂洗等后处理,即可完成染色。目前,纱线染色一般是采用间歇式生产,具有染色时间长、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高的缺点,若采用液氨染色新工艺,不仅由于连续化工艺而使成本降低,而且液氨对棉及其混纺纱线或织物有丝光作用,使得丝光、染色并为一步进行,缩短了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简单,并能减少和防止公害。 上海先锋漂染厂和上海纺织工学院染整731班液氨染色小组一起,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对液氨染色新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和试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以硫化染料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