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我国北方矿区煤-水资源逆向分布和矿井水回用率低等问题,以神华某露天煤矿为例,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通过分析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矿坑污水处理厂水量变化规律,重构矿区水量平衡图,最终确定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1)近三年矿坑涌水量、污水厂处理水量和回用水量均逐年降低,水资源利用率低;2)基于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变化分析,发现该矿区2016年到2018年的矿坑污水量主要受季节的影响较大;3)该矿区水资源在不同季节的回用方向和回用量也不同;4)综合考虑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确定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结合矿区实际用水需求,重构了水量平衡图,将采暖季与非采暖季的矿坑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9.9%与70.1%,促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可实现煤-水资源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全国、西南地区及因民矿区的水资源形势,叙述了开发利用矿坑水发电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查认为:因民矿区矿坑水流量稳定、水质良好、水头集中且落差大,具备发电利用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初步计算出矿坑水理论出力为13 956.21 kW,理论水能蕴藏量为1.21975 ×108kW·h/a,发电利用可带来60 987 500元/a的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矿坑水发电在云南东川因民矿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国、西南地区及因民矿区的水资源形势,叙述了开发利用矿坑水发电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查认为:因民矿区矿坑水流量稳定、水质良好、水头集中且落差大,具备发电利用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初步计算出矿坑水理论出力为13 956.21 kW,理论水能蕴藏量为1.219 75 ×108 kW·h/a,发电利用可带来60 987 500元/a的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中不可避免的伴生资源。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指出了矿井水资源化对实现矿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途径、效益、原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矿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会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概述了矿井水资源化处理的一般工艺,对我国矿区水资源化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鞍山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对矿基岩裂隙含水层介质系统和水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中借助GM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期间利用矿区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根据矿山开采规划设计了2种地下水疏干方案,并建立矿坑地下水疏干涌水量预报模型,对未来开采时刻矿坑涌水量进行数值预测,为矿坑疏干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开采引起的矿区水环境的污染,水资源的匮乏,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开采对矿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探讨了矿区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及保水开采方法措施。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方式能够减少矿区水资源的污染,确保矿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有的驼路沟钴矿区水文资料,分析了驼路沟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充水因素,概化了边界类型,用2种不同的方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  相似文献   

8.
矿井水资源化应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淄矿集团济(宁)北矿区为例阐述了矿井水资源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及综合效益;针对当前矿井水资源化遇到的困难,提出矿井水资源化必须依靠国家政策优惠、财力扶持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9.
矿井水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一项废水,从矿井水资源化、减少矿井水涌出量和矿井水污染程度3个方面,对矿井水污染进行控制,不仅能解决矿井水污染问题和矿区缺水问题, 而且充分利用了矿井水水资源, 节约了地下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离柳矿区概况及柳林泉域的概况,对离柳矿区域及柳林泉域的关系、矿区内煤层开采对奥灰水的影响及奥灰水进入矿坑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丁集煤矿特殊的地层条件,为防止井壁在冻结壁融沉和地层疏水沉降时发生破裂,在井壁设计时采用竖向可缩性井壁结构,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冻结井可缩性井壁接头形式.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表明:在竖向附加力作用下,该接头具有良好的竖向压缩变形特性、很强的抗侧压能力和可靠的防水、防漏性能,并且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丁集煤矿的三个立井井筒.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两淮地区掀起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新井建设高潮,此次开发均为深部资源,井筒穿越的冲积层深厚,为了降低井壁厚度,提高井壁混凝土的耐久性,筑壁材料采用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为了确保施工中使用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既经济合理又强度可靠,对深厚表土冻结井壁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成功在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矿井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井筒勘察中水文地质钻探和现场抽水试验的成果资料,分析了各拟建井筒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了井筒涌水量计算。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均表明:在上部白垩-侏罗系地层井筒涌水量相对下部二叠-石炭系地层井筒涌水量较大;主斜井筒相对其它井筒涌水量较大。此勘察成果可为未来井筒施工方法选择和井壁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庄矿斜井微裂隙围岩防渗化学预注浆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庄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副斜井穿越多个巨厚富水砂岩含水层,井筒水治理是掘进施工的难点。为解决斜井预注水泥浆反渗严重这一技术难题,在副斜井一强含水层段尝试采用化学预注浆新工艺,取得了一次性封水的技术效果,封水率达到98%,封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杨海平 《山西煤炭》2011,31(1):58-60,72
阳泉煤业集团天安煤矿矿井排水系统由主斜井和副斜井井底水泵房组成,计算了主斜井井底水泵房排水系统能力为114万t/a,副斜井水泵房排水系统能力为154万t/a,经综合评定该矿井排水系统能力为114万t/a。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非对称开采井筒偏斜机理问题,以山东郭屯煤矿立井井筒偏斜为研究对象,在阐释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覆岩移动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煤层开采沉陷理论、土体固结理论和随机介质理论,根据叠加原理给出了该类地层煤层开采和底含疏水共同作用覆岩移动变形计算公式,并得到实测验证;基于对该类地层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特征分析,揭...  相似文献   

17.
袁长勇 《山东煤炭科技》2020,(1):114-115,118
针对中天合创葫芦素煤矿矿井应急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离心式立井排水救灾系统,对该离心式立井排水救灾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厚表土层煤矿立井井筒支护难题,提出可适用于冻结井筒外层井壁的钢纤维混凝土预制弧板井壁结构。通过模型试验对该种井壁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可增强弧板井壁结构的韧性,井壁破坏前钢纤维混凝土环向峰值应变达2 200~2 300 με;钢纤维可改善井壁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井壁破坏时的最大径向位移可达20 mm以上。利用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钢纤维弧板井壁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井壁厚径比是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钢纤维掺入量对井壁承载力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弧板井壁的极限承载力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高强混凝土在立井井壁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变形小、良好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将高强混凝土用于深厚表土层立井井筒工程中,能满足我国不断加深的钻井和冻结井简建设的需要。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具有减小井壁厚度,防止井壁渗水,降低建井成本的优点。介绍了我国煤矿立井使用高强混凝土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今后深厚表土层中高强混凝土复合井壁的结构形式,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高强混凝土井壁,解决深厚表土层立井支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金莱矿业公司金矿主井建井期内井筒排水方案进行了总结 ,解决了建井期内如何以较经济的方法在立井内设置备用排水系统 ,以防突发涌水造成淹井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